人民论坛网评|让文艺之花为人民绽放

发布时间:2024-11-07 11:02:42 来源: sp20241107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10周年之际,10月16日出版的第20期《求是》杂志重新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014年10月15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明确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刻阐述了“人民需要文艺”“文艺需要人民”的辩证统一关系,科学回答了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指路领航。

  人民作品为人民,人民作品人民创。为人民大众服务,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发展文化的价值取向。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动力所在。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新时代,中国人民为美好生活不懈奋斗的伟大实践,为文艺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从脱贫攻坚的壮丽画卷到乡村全面振兴的生动实践,从科技创新的迅猛发展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扎实推进……我国文艺园地百花竞放、硕果累累,呈现出繁荣发展的生动景象。如电视剧《繁花》、电影《第二十条》、话剧《情系贺兰》、舞剧《草原英雄小姐妹》等一批反映时代变迁、深刻描摹现实、书写普通人奋斗的精品力作竞相涌现。这些文艺作品立足中国时代变革、聚焦人民生活发展、为人民鼓与呼的同时,也赢得人民的叫好声。

  “文者,贯道之器也。”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重大任务,对文艺工作高质量发展提出新的要求。近年来,文艺作品的表现形式千差万别,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推进了文艺创新,拓宽了文艺空间,但也出现了不少“唯市场”式的庸俗、低俗、媚俗“三俗”作品。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当始终坚持与时代同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扎根基层,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创造出更多接地气、有生气、扬正气的文艺作品。要积极顺应群众的新期待,不断开辟多样的文艺服务渠道以及更为有效的文艺载体,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根本方向,坚持百家齐放、百家争鸣方针,从人民呼声、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中提炼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题,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使我们的文艺作品在守正创新中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

  十年探索奋进。新时代中国文艺百花园气象万千、硕果累累,展现出昂扬自信的时代风貌。《永不消逝的电波》等舞剧、《觉醒年代》《问苍茫》等电视剧广受好评,描绘新时代的精神图谱;电影《长安三万里》、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电视节目《唐宫夜宴》“圈粉”无数,“诗词热”“文博热”“国潮风”引领潮流,彰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舞剧《咏春》走出国门、昆剧《临川四梦》巡演欧洲、电视剧《欢迎来到麦乐村》海外热播、“感知中国”“欢乐春节”等中国文化品牌活动点亮“中国红”……如今,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文艺为人民”的旗帜愈发鲜艳夺目,展现开放包容的博大胸襟。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我们党以文艺方式昭示光明、凝聚力量的初心没有变,用文艺作品观照百姓生活、表达群众心声、不断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要的使命任务没有变。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立足新时代实践,文艺战线和广大文艺工作者当不辜负时代召唤、不辜负人民期待,创作出更多无愧于伟大时代、伟大国家、伟大民族的文艺精品,让社会主义文艺“百花园”开出更鲜艳的花朵、结出更丰硕的果实,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者:唐代远) 【编辑:王琴】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