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式服务就在家门口(人民眼·创新基层治理)

发布时间:2024-11-28 00:51:56 来源: sp20241128

  居民在杭州市西湖区古荡街道民生综合体练习书法。   张闻涛摄

  古荡街道民生综合体内,市民使用智慧屏查看民生综合体相关情况。   本报记者 江 南摄

  市民在西湖区三墩镇民生综合体城市书房阅读。   张闻涛摄

  西湖区转塘街道长埭村民生综合体内,居民在健康小屋做健康筛查。   张闻涛摄

  引 子    

  上午在城市书房读书看报,中午到幸福餐厅吃实惠午餐,下午去百姓健身房打乒乓球。作为浙江杭州市西湖区三墩镇民生综合体的常客,居民金传锦说:“在这栋楼里,看书、娱乐、健身、吃饭,应有尽有。哪怕待上一整天,也不乏味。”

  社区虽小,连着千家万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区工作是一门学问,要积极探索创新,通过多种形式延伸管理链条,提高服务水平,让千家万户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2020年起,杭州市西湖区试点建设民生综合体项目,通过整合空间场地、服务力量、财力资源,推动实现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等公共服务综合集成,为群众提供家门口一站式优质服务。截至目前,全区共建成民生综合体58个,实现镇街全覆盖;依托民生综合体开展5400余场活动,服务群众逾320万人次。2022年2月,西湖区“以民生综合体打造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新样本”,入选民政部发布的2021年度全国基层治理创新典型案例。

  2023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实施方案》,提出“重点推广和优先建设(改造)功能复合集成的社区嵌入式服务综合体(社区服务中心),为居民提供一站式服务。”

  民生综合体怎么建?场地、资金从哪来?多种服务如何集成和保障?记者在杭州市西湖区作了实地探访。

  

  缘  起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呼、我有所为

  “民生综合体共有九层,室内面积6900多平方米。我们把助老、文体、教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和功能都‘装’了进来。”站在一楼电梯口,指着楼层分布索引图,三墩镇民生综合体运营负责人徐曜介绍。

  一层的城市书房温馨敞亮,书架上书籍琳琅满目。从二层到四层,时而传来朗读声,时而听到合唱声,三层楼共21间教室,社区学院、青少年宫和老年大学的学员错时共享,一张张课程表排得满满当当。五层是百姓健身房,运动爱好者们或围着乒乓球桌一较高下,或在跑步机上挥汗如雨。再往上,还有心理咨询室、无障碍电影室……

  中午时分,一层的幸福餐厅飘来菜香。正在城市书房看书的居民金传锦起身来到餐厅,点了一荤两素,花费10元。“餐厅提供主食和几十种菜品,价格实惠花样多。”

  “来这就餐的多是老年人,我们根据他们的意见,把杂粮尽量做得软一点,多准备些小菜,少放盐,让饭菜健康合口。”餐厅负责人胡俊说。

  居民的需求和意见,是民生综合体服务改进的方向。在三墩镇民生综合体,大到整合哪些公共服务资源,小到健身房淋浴间数量,便民理发、缝纫等服务频次,无不来自前期收集到的数十条居民意见。

  三墩镇民生综合体门前的呼应为广场,正是在大家的呼声中建成。记者采访时,一场公益市集正在广场举办。中医保健、口腔义诊、听力测试……多种免费服务引来不少居民咨询、问诊,其中就有新星社区居民陈阿娟。

  “广场名称的‘呼’字里,有我的声音。”陈阿娟说。

  2021年初,为让民生综合体建设契合居民实际需求,三墩镇专门举办“民意小圆桌”活动。十几把椅子围成一圈,区里、镇里负责人和陈阿娟等热心居民,以及社区工作者、社会组织代表等坐在一起,聊得坦诚:

  “我们老旧小区公共空间小,还停满了车,居民没有休闲、活动的地方,希望有个大一点的广场。”陈阿娟的发言,引发共鸣。

  “我们会深入调研,详细制定建设方案,一定把事情办到大家心坎上。”镇里相关负责人表示,办好民生综合体这样的民生实事,要充分倾听群众声音、服务群众需求。

  “广场的名字‘呼应为’,体现了民生综合体建设的初衷: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呼、我有所为。”三墩镇党委书记张文新解释说。

  这一理念贯穿西湖区民生综合体建设、运行全过程。民生圆桌会、入户访谈、问卷调研……西湖区多措并举,听民声、问民需、集民意,努力找准居民关切的“最大公约数”,力求让民生综合体的功能布局、硬件设施、特色服务等,都能贴近居民需求。

  在翠苑街道翠苑一区社区民生综合体,有一处名为“翠科馆”的服务场所。在这里,面向社区青少年,每年由专业社会组织开展100多场科普活动。“这是我们采纳居民建议,专为孩子们开辟的课外活动场所。”翠苑一区社区党委书记项菲菲说,为提升民生综合体建设实效和群众满意度,在民生综合体正式开建前的两个多月里,社区党委组织召开了22次民生圆桌会,还发放问卷、入户访谈,征集3100余户居民意见,采纳了其中300多条建议。

  “我们以民生综合体建设为重要抓手,助推民生服务更加精准和专业。”西湖区委主要负责同志说。

  布  局

  宜建则建、宜改则改,讲求规模适度、经济适用、服务高效

  呼应为广场位于三墩镇中心位置,这里原本交错分布着各类设施、建筑,2400平方米的广场怎么建起来的?

  “镇里挤出专项经费,拆掉民生综合体原大楼外的封闭式围墙,又优化整合楼前车道、停车场、绿化带等,这才‘凑’出一座广场。”张文新说,以往各类服务设施零散分布,难以为居民提供一站式便利服务,而要建设民生综合体,对三墩镇而言,场地不够是一大难题。

  如何破题?三墩镇详细排查全镇空置房,最终物色到这栋地处中心区域、原本利用率不高的大楼,通过置换、整合、收回原出租房屋等办法,获得整栋楼9个楼层的空间。这才有了如今服务周边14个社区、10余万居民、月均人流量超过3万人次的三墩镇民生综合体。

  “民生综合体怎样选点、如何布局,都是结合实际,一步步摸索着来。”西湖区民政局副局长顾余丹介绍,像三墩镇民生综合体这类体量大、功能全的一栋整楼,被称作“旗舰式民生综合体”。但在许多街道,来回摸排好几遍,也难以找出一整栋楼。

  紧挨西湖、寸土寸金的北山街道,就被“逼”出了新思路:依托文化味浓、环境优美的弥陀寺文化公园,收回原先对外出租的几处房屋,分别改造成西湖书房、北山邻里坊、长者俱乐部、托育服务中心……围绕公园,新建成的这些民生服务设施如“众星托月”,融合互补。

  ——一个主体,多处配套,相对集中在一片区域,形成设施集群,这是“星月式民生综合体”。

  在翠苑街道翠苑一区社区,一条小路串联起社区文化家园、日间照料中心、老年食堂、托育园、青少年科普活动中心等服务空间。“并不是简单地给分散的服务空间挂牌,而是对空间优化重组、科学布局。”项菲菲带着记者走在小路上,用双脚实地丈量:改造后,任意两处相邻的服务空间距离最远不超过150米,社区居民从家步行到任一服务空间一般不超过15分钟。

  ——一条主路,将纵向分布的服务设施“串珠成链”,彼此间快速互通互达,这是“珠链式民生综合体”。

  “从群众需求出发,各镇街因地制宜创新思路。”西湖区民政局局长楼颖平说,民生综合体并非将服务设施都“装”进一栋大楼,“而是宜建则建、宜改则改,讲求规模适度、经济适用、服务高效,尽可能花小钱办大事。”

  建好更要用好。民生综合体实现可持续运营,配套资金使用至关重要。

  作为杭州市西湖区文泽社会组织服务中心负责人,徐曜和团队2021年6月承接起三墩镇民生综合体日常运营工作。“2023年,获得镇政府购买运营服务经费75万元、镇级公益创投特色项目专项资助8万元、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专项工作经费5万元。”徐曜动笔算了算,“这些资金加在一起,与民生综合体每年的运营支出基本持平。”

  “各部门和各镇街的资金原本是分散的,用于建设单一的服务设施,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如今各类资金高效整合,共同支撑起民生综合体的运营。”顾余丹举例说,民政部门将原本分别用于老年食堂、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等养老服务设施的运营补助,汇集到民生综合体统筹使用,“我们还将构建财政资金、集体资产、社会资本等多方保障机制,发挥社会企业、社会公益基金等社会慈善资源作用,推动民生综合体建设运营提质增效。”

  集  成

  整合优化各部门单位、各组织机构的政策和资源,形成服务合力

  “我已经签了就业合同,到软件公司上班啦……”在古荡街道民生综合体二层的助联体服务中心,听到华星社区居民杨蕾带来的好消息,几名工作人员都格外高兴。

  助联体,全称是社会救助服务联合体,2021年7月由西湖区民政局牵头成立,面向低收入群体提供综合救助服务,迄今服务群众11万余人次。目前,全区11家镇街级助联体都已入驻民生综合体。

  杨蕾是低保对象,听力一级残疾,虽然一直想就业,但迟迟找不到合适岗位。半年多前,她听说古荡街道助联体服务中心设有零工市场,便过来试试看。这个零工市场自2023年6月开始运行,集求职信息发布、劳动维权、法律咨询、劳务派遣等公益性功能于一体。

  “你虽然有听力障碍,但是大专毕业,再通过相关培训,能胜任一般的文字处理工作。”第一次见面,华星社区人社专员帮着杨蕾出主意。助联体工作人员则登录西湖区灵活就业人员信息库,把杨蕾的联系方式、个人情况等信息一一录入,并将她加入古荡街道就业意向招聘专用微信群实时接收岗位信息,还请她来参加民生综合体里的专项技能培训。

  2023年底,了解到辖区内一家企业在招文员,杨蕾条件正合适,古荡街道助联体工作人员立即帮她和企业牵线。很快,双方签订了就业合同。随后,华星社区人社专员还帮杨蕾办好灵活就业相关手续,对接“社会保险先缴后补”等政策。

  “像杨蕾这样的残疾人低保对象,民政、人社、残联等都有帮扶政策和资金扶持。现在,通过民生综合体和助联体一体化发挥作用,他们只需登门一次,就能享受‘一站式’优质服务。”西湖区民政局帮扶救助服务中心负责人蒋跃平说,“在民生综合体,各部门单位、各组织机构的政策和资源得以有效整合优化。”

  民政部门主管的助餐、托老等服务,卫健部门的医疗、康复等服务,文体部门的城市书房、全民健身等服务,教育部门的校外课堂、托幼等服务……民生综合体汇集西湖区20多个部门力量和11个镇街资源,集中建设、集约服务,攥指成拳、形成合力。

  “单靠政府部门提供服务,力量有限。我们持续推进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等‘五社联动’,探索民生综合体集成供给机制。”顾余丹介绍。

  政府购买服务,引导社会组织参与民生综合体运营或承接具体服务项目。

  在古荡街道民生综合体助联体服务中心,墙上的一张表格把服务项目、认领组织列得清清楚楚——困难群众精准化帮扶项目,由西湖区心汇西溪社会公益事业发展中心负责实施;关爱社会救助对象的“幸福走访”项目,由西湖区雨露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承担……

  “目前,古荡街道民生综合体已引入7家社会组织入驻,并与11家社会组织开展项目合作。”古荡街道党工委书记王盛介绍,7400多平方米的综合体内,有为随迁老人提供的交流聚会空间,为低保对象等困难人员兑换爱心食品、用品的“善粮公社”,为居民提供健康服务的“便民诊所”……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各类社会组织在综合体内各尽其能、各展所长。

  搭平台、畅渠道,支持社区志愿者参与民生综合体服务活动。

  每月底的那天,志愿者、三墩镇居民马胜利便会准时出现在三墩镇民生综合体一层,那间便民服务工作室里摆放着两套理发椅,预约本上写着当天要来理发的居民姓名。在六层,身材矮小、身有残疾的三墩镇居民孙菊萍,则在镇里支持下创办起“一米之家公益中心”,带动社区10多名志愿者,为附近社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提供创业就业、心理咨询等服务。

  “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我们协同多方合作,激发形成服务合力,努力把每一个综合体都建成民心工程。”顾余丹说。

  优质高效的服务,离不开务实管用的考核评价机制。目前,西湖区为民生综合体制定了23项评价指标,包括服务空间规划、组织运营管理、服务开展情况、“五社联动”成效和社会评价影响等方面,探索完善管理运营模式。

  “以社会评价影响为例,我们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居民议事会成员等对综合体建设进行评议,强化民主监督,健全社会满意度评价体系。”顾余丹说。

  赋  能

  打造群众家门口的“便捷空间”“智慧空间”

  走进转塘街道长埭村民生综合体二层,健康小屋内,68岁的长埭村村民郑大金正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呼吸机进行治疗。

  “老伴说我打呼噜太吵,没想到在健康小屋睡一觉,测出来我呼吸暂停最长达到70秒。”郑大金说,长埭村民生综合体健康小屋配备了睡眠监测设备,经过对村里中老年人的筛查,他和另外两名村民被查出患有睡眠呼吸障碍,于是定期来这里做治疗。

  不只治疗,郑大金还时常到这里用健康检测一体机测血压、血氧等,几分钟就出结果。这些健康数据连同体检报告等信息,共同生成村民的电子健康档案,上传至全民健康数字管理平台,与家庭医生、相关医院等“云共享”。“进市区的医院看病,不用总拿着一沓沓检查报告了。”郑大金说。

  信息“上云”,便捷就在身边。治疗结束,郑大金夫妇走进民生综合体里的老年食堂,“刷脸”之后,取餐窗口上方显示屏立即显示“您有高血压病史,饮食应注重低盐、低油”的提示,还推荐了健康菜谱。郑大金选好三菜一汤,再次“刷脸”,一键确认并付款。

  在长埭村民生综合体一层大厅的“长埭共富云”智慧大屏上,数据不时跳动。“这块大屏与区民政局建立的‘幸福荟’数智平台相连,可以查看全区民生综合体分布情况。”长埭村党总支书记李卫东边说边点开西湖区民生综合体分布图,“每个街道已建成民生综合体的名称、位置及链接的社会组织一目了然,各民生综合体的实时人流量、场馆举办活动场次等数据实时更新,方便村民预约参加活动、体验项目等。”

  这也为民生综合体的绩效考评、服务改进提供了数据支撑。“通过分析平台数据,能更科学地掌握民生综合体的人流量、服务质量等情况。”西湖区民政局社会工作科工作人员周淼淼说,“如果有些活动、有的区域热度太低,我们就要考虑改进,或者调整引入新的资源。”

  在西湖区,不少民生综合体都有这样一面智慧大屏,大屏连着“幸福荟”数智平台,平台又通过小程序等连接居民的手机小屏,带给居民更“智慧”的民生服务体验。“每次到健康小屋做治疗,我都通过村里开发的‘长富云’微信小程序预约,一键操作,方便快捷。”郑大金说。

  “聚焦群众实际需求,通过数字化赋能,让民生综合体实起来、活起来、好起来,打造群众家门口的‘便捷空间’‘智慧空间’。”顾余丹说。

  《 人民日报 》( 2024年03月15日 13 版)

(责编:胡永秋、杨光宇)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