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文化生长的土壤

发布时间:2024-09-29 18:30:02 来源: sp20240929

  《文化土壤论》:何大新著;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在当今世界,多种多样、光彩各异的文化成为醒目风景,文化命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何为文化土壤?为什么说文化土壤影响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生存发展、兴衰成败?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什么?怎样客观、理性看待今天的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何大新《文化土壤论》一书旨在探寻这些问题的答案,探究文化土壤对诸多文化现象的影响。作者以理性的思考,带读者走近文化背后更为本源、更深层次的文化土壤。

  在当今世界,多种多样、光彩各异的文化成为醒目风景,文化命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作者在手记中写道:“文化不同,是因为孕育文化的土壤不同。我们塑造了文化,而后文化又塑造我们。”文化与人就是这样交替影响,循环往复,人类就是这样一步步走向文明和进步。文化土壤是生成各种文化形态的条件、要素和养分的综合体。历史上出现的事件和人物看似偶然,从文化土壤的角度分析,就会发现其中隐含着必然,是特定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思想环境孕育了这件事、这个人。书中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人是从“土”里长出来的,有什么样的文化土壤就会“长”出什么样的人。

  本书将文化土壤分为环境、社会、意识三个层次,三个层次中的不同元素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文化生态。所有人都在某种文化生态中呼吸生存,其思想、价值观无不受到所在文化生态的影响。作者既从“纵”的角度谈论文化的起源、世界不同文化圈的文化土壤特征;也从“横”的角度论述文化土壤与哲学、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等各种文化形态和经济、科技等社会领域之间的关系,探索这些文化形态和社会领域背后的文化根源。

  书中强调,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很大程度上也是文化土壤的竞争。中华文化在过去几千年里发挥强大动力引擎作用,支撑中华民族历尽波折、顽强奋斗走到今天。如今,面临变化的国际国内形势,迫切需要厚植中华文化土壤,在赓续文脉中促进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

  书中以较多篇幅阐发中华文化土壤,强调要有文化自知,准确把握中华文化的内涵,客观评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辩证取舍、古为今用。“自知”的同时也要“知他”,不了解世界文化特别是具有明显特征的其他优秀文化,“自知”就不完整。在“自知”的基础上,要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一步步实现文化自强。作者特别强调创新的重要性,创新符合文化升级发展的一般规律,也是中华文化繁荣发展的关键所在。

  该书从古今中外文化变迁实践中遴选事例,一些发现与见解耐人寻味。例如,由于文化土壤不同,东西方哲学也有差异。欧洲古典哲学的思维特点是“推”,推理求证,从已知推未知,而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思维特征是“演”,循序渐进,探索规律和事物本质。中西哲学各有特点、各有优长,作者提出中国哲学取长补短,需要增大逻辑思维的比重,并分析阐述了逻辑思维在历史进步中产生理性、产生科学、产生创新的重要意义。

  文化无处不在,文化的重要性与日俱增。《文化土壤论》作为一部通俗社科读物,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对文化、文化起源、文化土壤等重要概念进行了阐述,从优化文化土壤的角度提出振兴中华文化需要夯实基础,具有现实启发意义。“文化土壤”是一个宏观话题,还需要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论述,对话题进行深入开掘。文化发展生生不息,作者在一些概念论述上也保持开放态度,给读者留下思考空间,邀请读者一同持续关注文化发展。

  《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18日 20 版)

(责编:岳弘彬、牛镛)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