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数字人何以成为行业“香饽饽” 有哪些新特点?

发布时间:2024-11-05 04:00:26 来源: sp20241105

  2025年核心市场规模有望达480.6亿元

  AI数字人何以成为行业“香饽饽”

  【AI世界】

  在近日举办的第二届上海法治文化节上,AI数字人普法成为亮点。不少网友表示,在AI数字人的宣讲下,干巴巴的法条变得生动了。

  上海法治文化节对AI数字人的应用并非个例。日前,北京市首个社保数字人——朝保宝AI数字人“上岗”,为居民咨询社保相关事宜提供便利。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金涌与数字人“钱学森”跨时空对话,引起与会者关注。

  资料显示,早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数字人这一概念便已出现。近年来,随着AI、虚拟现实等技术的进步,AI数字人驶入发展快车道。全球新经济产业第三方数据挖掘和分析机构艾媒咨询近日发布的《2024年中国虚拟数字人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2023年中国虚拟人带动的产业市场规模和核心市场规模分别为3334.7亿元和205.2亿元,预计2025年分别达6402.7亿元和480.6亿元,增长态势强劲。腾讯、阿里、京东等企业也纷纷入局,围绕这一领域的市场竞争愈发激烈。

  那么,与此前出现的数字人相比,AI数字人有哪些新特点?其发展还需攻克哪些难题?带着上述问题,记者采访了行业专家和从业人员。

  交互能力显著增强

  数字人,是通过数字技术创造的与人类形象相似的数字化人物。近年来,在AI技术加持下,数字人智能化交互能力显著提升。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执行院长张洪生介绍,数字人的发展经历了从真人驱动到程序驱动,再到如今AI驱动三种主要形式。真人驱动的数字人虽然在用户面前呈现出虚拟的数字形象,但仍需真人在语言、动作等层面对其进行支撑;程序驱动的数字人基于数据库语言,只能给出机械化的回答;AI驱动的数字人不仅在自然语言播报方面更接近真实人类,还更具备强大的交互能力。

  腾讯云数智人产品经理刘晶介绍,该公司与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打造的AI数字人——可交互数智员工,可通过真人形象信息采集、动作捕捉、二维建模等技术,高度还原员工形象。它不仅能在实际业务场景中支持开户环节相关工作,还能指导客户了解操作流程、注意事项,甚至能精准解决客户在业务办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具有很强的互动性。

  未来生产门槛将进一步降低

  “AI数字人核心技术涵盖计算机图形学、动作捕捉、图像渲染等多个领域。随着技术迭代更新,AI数字人制作效能和智能水平持续提升。”刘晶指出,在AI大模型加持下,AI数字人生产门槛进一步降低,“自助式”生产制作得以实现。

  此外,通过导入专属知识,AI数字人能够拥有“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超级大脑”,为各行各业用户提供更准确、个性化和贴心的交互服务。

  在刘晶看来,自动化的“AI+数字人工厂”或许是今后发展方向。目前,腾讯云已经可以高效、快捷地完成大批量AI数字人形象、音色定制,同时还在开发更多适用于垂直行业、垂直场景的AI数字人服务。未来,专业性更强、“开箱即用”的AI数字人或将成为可能。

  立足行业提升智能化水平

  张洪生认为, 目前市场上许多AI数字人产品尚处于试验与体验阶段,它们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好奇心。

  “一些AI数字人徒有其表,并不具备独立解决问题和个性化思考能力,回答问题质量不高。”在张洪生看来,AI数字人的应用前景并不仅限于和公众对话,深入行业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才是其核心价值所在。这要求AI数字人不仅要有更加立体的形象,更要基于通用和垂直大模型进行深度训练,提升其解决问题能力。为此,应建立专门的行业语料库,有侧重地对AI数字人进行训练。张洪生认为,AI数字人落地进程取决于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AI技术发展进度。

  刘晶说,AI数字人要加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消费市场和企业创造更大价值。但推动AI数字人发展不仅要依靠技术,也需要规范指引。对此,张洪生建议,一方面要顺应市场规律,通过以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推动更多AI数字人应用场景落地;另一方面,政府在出台扶持和引导政策的同时,也要加强对AI伦理道德、隐私数据保护等方面的研究和监管。

  “AI数字人不可能完全替代人,只能辅助人们进行部分工作。”张洪生表示,目前AI数字人可胜任一些简单、重复性强的工作。未来,随着大模型的进步,AI数字人将朝更加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其应用范围也有望得到拓展。

  链接

  全国多地布局数字人产业

  随着交互智能技术加速发展,数字人正在从技术创新走向产业应用,全国各地也正在加速布局。

  2022年7月,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等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尝试运用虚拟人代言带货地方农产品、手工艺品。

  2022年8月,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国内首个数字人产业专项支持政策——《北京市促进数字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提出到2025年,北京市数字人产业规模将突破500亿元。

  2022年12月,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等6部门联合印发《上海市时尚消费品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提出鼓励数字领域企业发展虚拟时尚,重点发展数字精品、数字时装、数字虚拟人等新时尚。

  相关人士呼吁,数字人产业要形成更为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确保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科技日报实习记者 宗诗涵  薛 岩 【编辑:姜雨薇】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