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文明如水润物无声——世界瞩望中国以对话推动文明和谐共生

发布时间:2024-09-20 02:33:15 来源: sp20240920

  新华社北京6月12日电 特稿|文明如水润物无声——世界瞩望中国以对话推动文明和谐共生

  新华社记者朱瑞卿 王雅晨 汤洁峰

  今年6月10日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从汨罗江到墨西哥霍奇米尔科湖、英国曼彻斯特运河,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龙舟竞渡的团结拼搏和欢快氛围中,体验文明交融的魅力。这一天,也是联合国大会设立的首个文明对话国际日,见证了中国携手各国推动文明对话、促进文明互鉴的最新努力。

  “在此,我愿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去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面向世界发出深入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真挚呼吁。

  全球文明倡议为不同文明更好地实现包容共存、交流互鉴,为世界文明百花园更加繁荣贡献中国智慧,提出一年多来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和呼应。正如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所说,联大关于设立文明对话国际日的决议,充分体现全球文明倡议的核心要义,再次彰显中国理念和中国方案正越来越多地成为国际共识。

  文明的活力在于交往交流交融

  中国提出决议后,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联合国大多数会员国联署、支持该决议。文明对话国际日的设立,众望所归。

  “充分发挥文明对话对于消除歧视偏见、增进理解信任、促进民心相通、加强团结合作的重要作用,为人类社会团结应对共同挑战注入正能量。”傅聪如此阐述推动联大设立文明对话国际日的初心。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助理总干事拉莫斯表示,跨文化对话是相互理解、合作和建立信任的一种手段。而设立文明对话国际日正是一个“挖掘对话潜力的机会”,它能够“跨越差异建立桥梁”,从而提供解决所有挑战的手段。

  对文明交流互鉴的倡导与珍视,与习近平主席10年前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所阐述的文明观一脉相承:“我们应该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

  “10年过去,习近平主席演讲中说的每一句话都没有过时,甚至更具现实意义。”时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曾在现场聆听习近平主席那次重要演讲。“习近平主席推动文明对话、尊重文明多样性的理念,对当下至关重要”,她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文明互鉴对促进世界和平发展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中国将在这方面为世界作出很多贡献”。

  巴基斯坦前驻华大使娜格玛纳·哈什米说,中国始终坚定倡导和推动文明互鉴,通过发起文明对话国际日等方式,推动不同文明、种族、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她感到由衷赞同。

  文明的活力在于交往交流交融。“万里之遥,不以为远。文明之光,相互映照。”作为今年中法文化旅游年的一项文化盛事,“紫禁城与凡尔赛宫”特展正在北京故宫举行,以约200件文物详尽展现中法之间互学互鉴的文化交流史。

  在埃及南部古城卢克索最具盛名的卡尔纳克神庙区,中埃两国考古学家经过近6年合作发掘,让尘封3000多年的孟图神庙遗址逐渐重现往日图景,为中埃文明交流互鉴搭建起一座新的友谊桥梁。

  从与多国互办文化旅游年、合作开展考古研究、开展经典作品互译,到举办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等主场外交,中国践行全球文明倡议的行动有目共睹。塞内加尔通讯社前总编谢赫·恩迪亚耶认为,中国一直积极倡导不同文明间的对话,“为世界作出长期贡献”。

  南非西开普大学孔子学院外方院长武长虹说,有关设立文明对话国际日的提议,“不仅体现了中国对多边主义和联合国工作的坚定支持,更体现了中国在百年大变局中的大国担当”。

  “人类前行之路将越走越宽广”

  今年5月,习近平主席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向法国总统马克龙赠送多本中国翻译的法国小说,包括《九三年》《包法利夫人》《红与黑》《高老头》《茶花女》《三个火枪手》。马克龙总统也为习近平主席准备了一份“书礼”:1856年出版的雨果著作《沉思集》。

  “作为东西方文明的重要代表,中法历来相互欣赏、相互吸引。”习近平主席道出“以书会友”的文明底蕴。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新时代以来,从主场外交、国事访问到多边舞台,习近平主席一次又一次向世界阐释中国的文明观,顺应时代潮流提出促进文明对话交流的中国倡议,亲力亲为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增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

  “文明是多彩的”“文明是平等的”“文明是包容的”,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习近平主席提出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和羹之美,在于合异”,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阐明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强调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

  希腊前总统帕夫洛普洛斯告诉记者,从雅典到北京,他多次同习近平主席就人类文明展开对话,在思想交流中深感共鸣。在他看来,正如习近平主席所阐明的理念,世界文明应当在不同文明的合作与对话之中不断丰富完善,各国携手加强文明对话才能有益于和平与团结。“如果世界各国都秉持这样的理念,人类前行之路将越走越宽广。”帕夫洛普洛斯说。

  “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习近平主席的这番话让巴西东方学教授、《易经》葡萄牙文版译者古斯塔沃·平托印象深刻,并感同身受。“不同文明要保持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

  在英国国际关系专家基思·贝内特看来,习近平主席倡导多层次推进文明交流互鉴,“这不仅将促进科学和认知的发展,也将促进相互了解、和平与友谊”。

  “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文明对话”

  位于中国河西走廊的敦煌莫高窟,在千百年前东西方文明对话中塑造了交流交融的奇迹,如今继续见证着新时代鲜活蓬勃的文明对话。近日,来自22个国家的驻华使节、高级别外交官来到这座文明殿堂,共同探讨文明交流互鉴的时代意义。

  萨摩亚驻华大使卢阿马努韦·马里纳说,这样一场关于文明的对话“有趣且成果丰硕”,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将为世界作出更多贡献,与此同时,相隔千万里的国家还可以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寻找文化的共通之处,在对话中求同存异。

  纵观人类历史,把人们隔离开来的往往不是千山万水,不是大海深壑,而是人们相互认知上的隔膜。当前多重危机挑战交织叠加,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人类社会再次来到历史的十字路口。

  “文明的繁盛、人类的进步,离不开求同存异、开放包容,离不开文明交流、互学互鉴”“我们应该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为人们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习近平主席的声声话语,蕴含着如何用文明对话之钥破解时代困境的答案。

  不久前,“文明交流互鉴理念国际研讨会”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行。参会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跨文化对话部门项目专员尤安·麦克韦-琼斯认为,对话有助于建立信任与合作,当今世界面临气候变化、地区冲突和数字治理等诸多挑战,文明对话可以成为有效应对上述挑战的工具。

  在肯尼亚国际问题专家卡文斯·阿德希尔看来,文明对话正是一条实现可持续全球和平、安全和包容性发展的必经之路,“期待中国继续推动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文明对话,促进不同文明间通过对话达成共识”。

  面向未来,新时代中国将继续做文明对话的推动者和践行者,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开创世界各国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的新局面,将世界文明百花园建设得更加繁盛多彩、生机盎然。(参与记者:张文静、徐永春、林晶、蒋超、陈刚) 【编辑:曹子健】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