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课程科普”,走进自然和生活

发布时间:2024-09-19 12:46:16 来源: sp20240919

原标题:立足“课程科普”,走进自然和生活

在现代社会,要想让高质量科创人才不断涌现,须构建起“接力培育共同体”。在校内,要树立“人人都是科学教育工作者”的理念;在校外,要营造“处处都是科学教育资源”的氛围;在此基础上,同步建立校内外协同衔接的科学教育机制。

人人都是科学教育工作者

一个优秀的科创人才,仅仅拥有科学知识与技能是远远不够的。培养科创人才的关键在于锻造思维方法、思维品质和个性化的兴趣与人格。人的大脑学会知识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通过每天、每节课细水长流的方式完成。大脑中形成的一个个脑神经回路,到某一阶段才会呈现出整体的学习效果,实现这个效果需要全体教师共同努力。

所有学科都有一套长期积累形成的符号和概念系统。孩子在学校里经过长时间的符号和概念学习训练,才能形成较强的思维能力。学科教育最大的优势是结构化,这种结构化是知识、概念、原理、理论一层层叠加关联的过程。一旦这些结构化的学科事实被人掌握,就会上升到学科观念层面,使学科思维能力提升为普遍的问题解决能力,这是人脑适应学科教育的非常有趣的事实。

任何学科都包含着丰富的科学教育机会,我们应该提倡“课程科普”的教育理念。语文课中有许多经典名作,比如郁达夫《故都的秋》里,北国的槐树有“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我们是不是可以让孩子们走上街头去看一看槐树;当讲到“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我们是不是可以让孩子们走进自然,去听一听蝉鸣?音乐课程中,我们在教学生弹奏乐曲时,是不是可以让他们了解一下钢琴的历史、研究一下吉他的原理?美术课程中,我们在用水彩或油画颜料作画时,是不是可以谈谈颜色的奥秘、议议人对色彩的感知差异……多样化的学习,本质上是在创造我们大脑多样性的新连接,并为未来的创新奠定基础。

处处都是科学教育资源

学校教育在形成学科思维和抽象概括能力方面存在优势,但若方式方法不够科学,只是教学生记忆大量学科事实、事无巨细地训练学科技能,反而易使学生思维模式固化,创新能力受限。而校外教育的内容、方式、评价更加灵活多样,与学校教育相互补充,可更好满足人的个性发展所需要的宽松环境。

由于学校教育的严肃性,其课程标准制定、教材编写、完成教师培训等往往需要数年时间。但现代社会科技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导致校内课程的滞后性越来越明显。博物馆、科技馆等非正式科学教育场所,可以及时展示最新科技成果,从而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

当然,科学教育并不等于高科技教育。科学教育的本质是让孩子们学会发现现象、产生问题、形成志趣。万物皆可研究,比如在农村地区,每一块泥土、每一朵鲜花、每一片夜空,都是科学教育的重要资源。在校外,我们拥有无数的科学教育资源,关键是如何把这些资源有效组织起来,成为可及有效的学习资源。

建立校内外协同衔接的科学教育机制

要实现校内外科学教育的真正协同,首要是让孩子们有闲暇时间。笔者认为,可减少共同学习的内容要求,减少重复训练和过多的考试,让孩子有时间走出校园。当前,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已普遍开展课后托管服务,然而,校内资源有限,不少学校无法为孩子提供充足而丰富的课外活动。最好的做法是增加校外资源供给和服务能力,比如,各类博物馆、科技馆可推迟下午闭馆时间,让孩子们放学后能进入场馆参观学习。

整合校外非正式科学教育资源也十分重要。事实上,校外科学教育场所绝不限于公共科技、文体场馆,大量的社区、企业都拥有许多可供开展科学教育的资源。以学校周边的面包店、咖啡店为例,我们可以带领孩子研究“面包是如何发酵的”“咖啡是如何拉花的”等问题。要想让校外非正式科学教育资源成为学校科学教育的有效补充,关键是要提高校长课程领导力与教师教学能力,通过培训,让学校各方了解应用校外资源开展科学教育的基本路径和方法;同时,依靠第三方机构形成枢纽来提高校外资源的统合力度,形成更加明晰的协作流程,从而降低学校和学生获取校外非正式科学教育的机会成本。

校内外科学教育的协同是一门大学问,也是时代给全社会出的一道共答题。只有当科学教育的空间被打开,全社会都能为孩子们的成长提供资源,孩子们能够在“玩中学,做中学,创中学”,拥有引以为傲的个性化特长和兴趣爱好,我们的科学教育才能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

(作者:倪闽景,系上海科技馆馆长)

(责编:李昉、李依环)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