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起中非六国第一条玻璃生产线

发布时间:2024-10-22 03:59:27 来源: sp20241022

  图为建成的刚果(布)红星玻璃厂工程。   中铁八局海外公司供图

  “这是我们修的玻璃厂!”近日,当看着大型纪录片《通向繁荣之路》中展示的中非六国第一条玻璃生产线、刚果(布)第一家玻璃制造厂——红星玻璃厂时,中铁八局海外公司员工张剑波感慨万分。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他们当初下定决心要出色地完成这项备受瞩目的工程。

  2020年3月,刚果(布)红星玻璃厂项目顺利落地开工,这座为解决当地玻璃材料完全依赖进口、玻璃相关产业成本高昂且周期较长等问题而建的玻璃厂,承载了无数当地人的希望。

  工期紧,任务重,材料配件组织困难,时任项目书记张剑波感到肩上沉甸甸的责任:“这个项目的工作面多,机械设备需求巨大,刚开工又遇上了新冠疫情暴发,施工人员不足,现有的人员便以‘两班倒’形式施工,一人顶多岗,既管施工生产进度,又管物资设备供应,还要兼顾当地工人管理,见缝插针推动施工生产,即便是在疫情最严峻的时期,项目部未曾停工一天。”

  建设过程中,项目部常常面临着各种挑战。红星玻璃厂项目退火切裁工段预埋件种类繁多、数量庞杂。在接近2800平方米的板面上,分布着共计181处预埋钢板,尺寸规格各异,标高也不尽相同;预埋套管、预埋孔洞共计24处,预埋锚栓26处,共计208根。将所有预埋件精准定位成为了影响整个工程顺利推进的关键工序,尤其是预埋锚栓的焊接,由于锚栓需要焊接在柱头上,而设计所用锚栓长度总长均超过1.2米,尺寸规格较大,错综排布的钢筋给锚栓的精准定位带来了许多困难。

  “反复校对调整,这是唯一的办法,没有捷径!”张剑波说,“我们成立了一个技术攻关小组,大家对照图纸,划分区域。每个技术员认领一块区域,仔细核对区域里每一个预埋锚栓的焊接点位。”

  沉淀池完工、玻璃厂主体封顶、完成装饰装修……一排崭新的“蓝房子”拔地而起,2021年9月点火仪式的举行标志着红星玻璃厂正式投产。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建设期间,项目部聘用了600多名当地工人,采用工长负责制,按工种分工班。“一名中国工人任工长,对口管理5—10名当地工人,手把手地教手艺,项目迟早会结束,但学到手的技术可以让他们长期受益。”张剑波说。

  梅尔·格雷尔是土生土长的刚果(布)人,也是当时项目部聘请的翻译,他说:“中国不仅为我们修基础设施,也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机会。投产后的玻璃厂,解决了当地300余人就业,还拉动了玻璃加工行业、玻璃销售行业的发展。我们能挣到钱,日子也一天天好起来了。”

  如今的红星玻璃厂日均产量超过140吨,不仅占据刚果(布)80%的市场,还出口刚果(金)、摩洛哥、加蓬、东非等地。

  (本报电  冉佳蕊)

(责编:刘叶婷、崔译戈)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