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小溪河(大地风华·家乡的那条河)

发布时间:2024-12-05 11:40:28 来源: sp20241205

  初夏的一天,风和日丽。清晨,我们乘车从湖南浏阳城出发,直奔浏阳河源头的支流小溪河。妻子神情专注地凝望窗外,不时用手机拍照。我知道,今天我重回小溪河,其实是一次人生旅途的回望和忆念。

  我出生成长在小溪河边一个名叫石湾的小村。当我来到这个世界上,湿润的空气、明丽的阳光,就赋予我生命明朗的底色。童年的印象,就是从我眼前流过的小溪河,它洁白清亮的浪花,映照着澄蓝的天、苍翠的山、河岸的丝丝垂柳,带给我美丽与欢乐。

  我清楚地记得,1968年3月,我参军入伍,过小溪河时,因为没有桥,是大队支书驾着一只小木船,把我送到对岸。从小溪河畔,我走进航校,飞向蓝天。

  如今,桥建起来了。我站在桥上,凝望飘浮着朵朵白云的大围山,山里隐藏着杜鹃花海、峭壁尖峰、峡谷漩流和石桥岩梯,更有鬼斧神工般在山巅锻造出的巨大石钟。洪亮的钟声,仿佛正从空中传来,将往事荡回我的耳边。

  那是1964年的夏天,14岁的我刚上初中,回乡度暑假。我那位当过赤卫队员、参加过农会活动的伯父,便有心带我去小溪河上放木排。那是我人生第一次行走小溪河。那时的小溪河,山林丘冈蓄水充足,春夏季节容易水涨水落。沿河而下的木排,要经过不少的激流、漩涡和峡谷、险滩。站在剧烈颠簸、摇摆不定的木排上,我手里抓着长长的竹篙,胆战心惊、浑身发抖。

  这时,伯父亮开嗓子,用盖过浪啸的声音,给我讲当年战斗在小溪河边的英雄红军的故事。伯父告诉我,小溪河边的小河乡,曾走出过我党早期党员罗汉。

  1930年秋天,毛泽东带领红军来到这里,播下革命火种。同时借用范家祠堂,创建了一所红军医院。

  当时,这个山村的一百七十多户人家,都明白眼前的红军就是为穷人求解放、打天下的队伍,住进医院的伤病员都是自己最亲的亲人。当他们得知医院缺医、缺药、缺人、缺粮、缺盐,就主动成立了接送伤病员的担架队,还上山采中草药。

  后来,在我从军的日子里,每当遇到困难时,总会想起小溪河畔的红色故事,想起罗汉家门口那棵古老的罗汉松,我在心里告诫自己要坚强挺立起来。

  我和妻子站在白色游轮上,继续在清波荡漾的河面上航行。沿途经过牛头坪、大溪、排上、红庄、高枧等村庄。航道逐渐变宽,河水也越来越深。我突然发现,四周的山峰从水面上升起,把一河碧水染成一片青蓝。河心岛上群群飞翔的白鹭,在我们头顶盘旋,是那样矫健、自由、活跃。

  和我们一路同行的电站管理局王局长告诉我,自从大坝蓄水发电后,小溪河的环境治理、生态保护,成为管理局的重要任务。现在几乎没有人在河里采砂、爆破淘金、开矿修建阻水建筑、丢弃垃圾或捕鱼了。王局长风趣地说:“你们知道吗?鱼能吃掉水中的绿藻,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这座水库,已经不是水养鱼,而是鱼养水,好水离不开鱼。”

  我这是头一次听到鱼与水相生共存之道。这是大自然的智慧与当地居民的守护之心,凝成洁净的水库。

  正午时刻,游轮抵达株树桥水电站水库大坝。我们离船登上了大坝顶端。

  站在大坝上,强烈的太阳光芒挽着阵阵河风向我袭来。我望着雄伟的溢洪道闸门,脚下是宽敞明亮的发电机厂房,前方隐约可见云影苍山,我再也抑制不住胸中奔涌的波涛,回忆起当年奋斗的日子……

  1985年夏天,正是早稻收割的季节,浏阳河沿岸一垄垄成熟的稻穗,在阳光下闪耀着金灿灿的光芒。我感受到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带来的深刻变化。那一年,我正作为工程指挥长,怀中揣着一幅兴建株树桥水电站的蓝图。我知道建水电站是浏阳老区有史以来的一个重大工程,它的建成将变水为宝,对浏阳河下游的灌溉、调水防洪有重要作用,还能解决全县的缺电问题。

  入夜,踏着铺满月光的小路,我沿着弯曲的河床朝下游走去,有丝丝凉风从河面上飘来。我好像听到了流水与青山在对话,土地和稻穗在低诉,还有从农家窗口飘出的欢歌笑语。我这个从军营归来的退役战士,是时候为家乡的建设献出全部力量了。

  临时指挥部和工棚就搭在大坝左岸山坡的梯田里,工棚里住的干部、技术员,几乎都是两人一床将就着睡。大家关心我,怕我睡不好,硬是腾了一张床让我单独睡。工地上建设大军日夜苦干,水库移民举家搬迁,我也忘记了自己关节炎的痛苦,跟大家一起投入防洪度汛抢险、大坝截流、开挖导流隧洞的战斗行列。

  1986年是株树桥水电站建设开工的第一年。那一年的除夕夜,建筑大坝的工地灯火灿烂。一辆辆高大的推土机,轰鸣着把泥土石块推走。高挺的电铲伸出钢铁巨臂,把一铲又一铲的碎石投入翻斗车里。夜里,汽车仍在山路上穿梭奔驰。

  从指挥长、工程师到工人、民工,没有一个脱下工装,脸上、头发上都还沾着沙尘泥星,但大家是那样欢悦、激动地举杯祝酒。工棚外,雨在下,风在吹。大家吃过团年饭,又立即投入施工中,迎接新年的到来。

  经过一千五百个日夜的奋斗,建设者们运走了一百多万立方米土石,又从六公里外的松岗山运来八十万立方米石灰岩石,浇筑起一座高七十八米、坝底宽二百多米、长二百四十五米的钢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大坝。大坝连接两岸青山,漾成一万六千亩的水面,蓄起两亿多立方米碧水。

  望着大坝电站的雏形,我当时写下如许诗句:

  一边是流翠的山峰/一边是飞腾的浪花/把梦碰飞了/把爱盛满了/从大山的脊背抽出/一条光的隧道/点亮了万家灯火。

  2010年8月29日,我听到长沙引水工程顺利通水,从此市民喝上了来自小溪河的“放心水”时,热泪止不住夺眶而出。今天,站在大坝上,我再一次回望从水库大坝的取水闸门每天流出六十多万吨的“纯净水”,通过如巨龙般的输水管送进长沙城,就好像看到故乡的小溪河,意气风发地汇入了时代的澎湃潮涌。

  我终于悟得,人生就是一条奔跑的河流,在百转千回中积蓄着创造的力量。故乡的小溪河,我还会回来重走,一次又一次……

  《 人民日报 》( 2024年07月22日 19 版)

(责编:赵欣悦、袁勃)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