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谈论癌症的时候,应该看到什么?

发布时间:2024-09-19 13:34:31 来源: sp20240919

  癌,一个看似遥远,却又近在咫尺的名词。

  有人认为癌是一种严重疾病,有人觉得癌是一种恐惧状态,而在常年“光顾”防癌科的人眼里:癌,就像是他们崩紧了“弦”,去抵御的“基因叛变者”。

  到底什么是癌?如何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率?本报记者近日走进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专访防癌科主任医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侨联副主席徐志坚,防癌科副主任医师、九三学社中央科普工作委员会委员毕晓峰,看到预防癌症的另一种可能。

  “防线”在哪里?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门诊楼里,总是挤满了乌泱泱的人。

  这是全国第一家肿瘤专科医院,也是我国排名第一的肿瘤医院。许多癌症患者慕名来到这里,寻找生的希望;也有不少非癌症人群用肿瘤筛查的方式,在这里寻找抵御肿瘤的“防线”。

  为什么没有身患癌症,他们却在主动寻找“防线”?

  “肿瘤是人类一生中没法回避的疾病,看似遥远,实则每个人都有患癌的可能。”徐志坚介绍,“过去,许多人认为得了癌症,就是‘死路一条’,但癌症的发展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从正常细胞变成肿瘤细胞,再演变成侵袭性的癌症,其实会经过几十年的时间。”

  超长的癌症发生发展周期,让“早”成了癌症治疗的关键词。“早期发现”对于肿瘤治疗来说,好过任何的治疗方案,徐志坚说,“晚期恶性肿瘤的致死率很高,但哪怕是恶性度很高的肿瘤也是有可能治愈的,只要是‘早’。”

  位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门诊楼5楼的防癌科,就是一个以“早”为重点工作方向的科室,也是全院唯一以“癌症预防”为专业的科室。

  毕晓峰说,“现在大部分的常见癌症都可以通过针对性的体检发现,如肺癌可以进行胸部低剂量CT检查,消化道癌可以进行胃镜结肠镜检查,甲状腺,乳腺癌以及肝癌可以进行超声检查,宫颈癌可以进行宫颈细胞学以及HPV检查,这些癌症都有早期发现的检查方法。”

  而透过“防患于未然”的肿瘤筛查,患者的确诊时间可以大大提前,防癌科的医生们从“肿瘤萌芽期”手里“抢”过来的几个月、乃至几年,也将为专业的肿瘤诊疗争取到宝贵的时间。

  “预防对肿瘤的治疗很重要。癌症早期没有症状,所以我们不要靠症状来早期发现肿瘤”,毕晓峰介绍,从癌症的预防来讲,首先要树立防癌意识,对癌症有清醒认识和警惕的心理。

  用“精准筛查”打破肿瘤认知信息差

  “肺癌高危人群为年龄≥40岁,且具有下列情况之一:吸烟≥20包/年,职业接触石棉、铍等人群,合并慢阻肺、弥漫性肺纤维化或者既往有肺结核病史者,既往罹患恶性肿瘤或有肺癌家族史者……”

  在防癌科的门口,随处可见这些关于肺癌、乳腺癌、肝癌等不同癌症的高危人群说明。

  徐志坚介绍,肿瘤的病理类型、分化程度、生长周期各不相同,预防癌症的一大关键,就是要结合患者的年龄、性别、家族病史,以及肿瘤的生物学特点分析,再针对不同癌症的“高危人群”,确定专业的筛查技术方案和筛查间隔时间。

  “目前,大众对于癌症的了解还是非常不够,很多人谈癌色变,归根到底是因为对癌症缺乏充分的了解和正确的认识”,毕晓峰认为,明确自己是否为某一癌症的高危人群,是大众做好防癌的重要一步。

  其中,四种影响癌症发生的危险因素,需要重点关注,徐志坚提示:一类是物理因素,如日光照射、核辐射等射线的影响;一类是化学因素,如烟草里含有的苯并芘,食品里含有的亚硝酸盐、黄曲霉毒素等化学致癌物质;再者是生物因素,即由于微生物感染或病毒、病菌感染,导致的慢性炎症;最后还有遗传因素,即家族是否有肿瘤患病史。

  “癌症源于基因突变,与遗传有关,但癌症不是遗传病。大部分癌症和遗传的关系,可以理解为是一种癌症易感性的遗传,或者说由于基因的缺陷,使后代患某种癌症的倾向,会比普通人群患癌的风险更高一些。”毕晓峰认为,如乳腺癌、卵巢癌、胃癌、结直肠癌等癌种,与遗传的关系较大,家族有这类癌种患病史的人群,应当格外引起重视。

  通过肿瘤筛查,来降低被筛查人群的死亡率和死亡风险,是衡量筛查手段有效性的一个“金标准”。但徐志坚也提醒:防癌是套“组合拳”,肿瘤筛查无法把所有癌都筛出来。

  当普通大众想要进行肿瘤筛查时,一定要选择精准有针对性的体检方法,“肿瘤筛查手段的选择,就好比根据出行的距离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一样。这些方法不一定是最贵的,但一定要适合某个器官。”毕晓峰具体建议:如做肺癌检查,推荐胸部低剂量CT而不是胸片;消化道癌可以进行胃镜结肠镜检查而不是肛门指诊,而PET-CT的准确度虽然很高,却不适合用做体检。

  癌症年轻化的背后,我们还能做什么?

  近年,癌症的发展逐渐走向年轻化,青年患癌的消息也变得屡见不鲜。

  去年5月,浙江大学研究员李雪和教授丁克峰等,在学术期刊BMJ Oncology上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近30年来,全球50岁以下的癌症新发病例增加了79%,癌症死亡人数增加了27.7%。

  “不仅是年轻人患癌数量在不断增加,年轻人的各类癌症发病率也在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毕晓峰认为,虽然随着年龄的增加,癌症的发病率会逐渐升高,但在今天,年轻人、儿童也不能忽视癌症的患病可能。

  在徐志坚看来,当下,年轻人的一些生活方式可能会对肿瘤的发病产生影响,如长期熬夜、饮食不规律、吸烟、心理压力大、少运动等,“这些不良生活方式,及其导致的人体细胞代谢异常,与遗传因素的共同作用,便会导致个体肿瘤发病的风险增加。”

  年轻人如何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

  “由于每个人的患癌风险不一样,大众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个体化的体检内容和间隔时间。如正常人可以一年体检一次,但如果有肝炎肝硬化,可能需要半年甚至三个月检查一次;同理,肠镜可以5-10年检查一次,但如果有息肉的话可能需要一年复查一次。”毕晓峰建议:对于大众来说,定期进行精准、有效的个体化防癌体检是个体防癌的关键。(完)(《中国新闻》报作者刘益伶报道) 【编辑:张子怡】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