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首付还返1年月供!“零首付”危险游戏加码,背后藏着哪些猫腻?

发布时间:2025-01-07 02:39:14 来源: sp20250107

  第一财经 作者:王方然

  一套成交价200万元的新房,在合同中被包装成236万元,从而向银行贷出200万元,多贷出的36万成了购房者的首付款。

  这是近期一名房产销售向华南购房者王易(化名)提供的“高评高贷”零首付购房方案。在上述销售的描述中,这种通过做高合同价、变相零首付购房的方法有很多客户使用,是刚需客户快速上车的“取巧办法”。

  第一财经记者发现,近期,这种通过“高评高贷”进行“零首付”购房的模式在全国多个城市又开始卷土重来。与此前相比,当前,零首付操作多为开发商牵头,手法更加隐蔽,力度也更大。有楼盘销售称,其所在楼盘不仅可以做到零首付,多“套出”的资金甚至可以用来还1~2年的月供。

  看似“一本万利”的操作,购房者会不会承担风险?又有哪些隐患?第一财经记者采访发现,一来,购房者拿到了更多的贷款,将承担更多的贷款利息,增加月供负担。另外,通过“阴阳合同”获取更高的贷款额度,可能涉嫌骗贷,存在法律风险。由于“零首付”的操作过程隐蔽且缺乏书面证据,一旦办理过程中出现纠纷,购房者维权困难。

  “零首付”危险游戏加码

  第一财经记者从多名资深地产从业者处获悉,利用“高评高贷”操作进行“零首付”买房并非新鲜事,多年前就曾流行。但此后由于房产备案价与市场价的价差小,甚至出现“倒挂”,拉高评估价的空间不足,因此一度熄火,仅在操作弹性更大的二手房市场存在。

  2023年,随着不少楼盘的市场价下滑,一手房市场上利用高评高贷“零首付”购房开始重现。近期,伴随房价下滑,零首付在多个地区蔓延,操作也更加隐蔽。

  首先,开发商提供零首付购房的路径更加隐蔽,购房者首付资金短缺、意向度较高,销售才会推荐零首付操作,作为“逼定”客户的手段之一。

  记者以购房者身份咨询时,华南一名楼盘销售告诉记者,目前该楼盘可以利用一些手段做到零首付,但是需要特殊申请,且本月结束将关闭这一优惠活动,建议尽快购买。此外,多名楼盘销售称,其所在楼盘有“零首付”操作,但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特殊申请。

  当前,部分楼盘操作“零首付”的手法也更加低调。多名楼盘销售告诉记者,在缴纳首付之前,需要客户提供多个亲友的银行账户,开发商将资金转入多个账户“洗”过后,再转向客户账户,用来支付首付款。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部分去化压力大的区域,零首付策略还层层加码,成为多数楼盘的标配。广东惠州一名地产中介阿明(化名)告诉记者,目前他所在城市大多数楼盘都可以做到“零首付”,只是不同楼盘的操作细节有所差异,初期缴纳的金额有所不同,但都“可以和开发商谈”。

  据记者了解,部分楼盘不仅送首付,甚至还可以返1年的月供。据阿明介绍,目前惠州市惠阳区某项目除了送首付,还额外赠送月供。“开发商会把第一年的月供资金分批打给购房者,相应的,合同整体金额会拉高。”阿明介绍。

  针对这种说法,记者向该楼盘现场销售求证。该销售表示,目前确实有“零首付+送月供”的销售策略。以购买一套92平方米房产为例,备案价是153万元,实际折扣价为136万元。如做零首付需要按照备案价153万元做合同,首期款为21万元,开发商提前打20.4万元到购房者账户,购房者首期实际仅需付8300元左右。月供为4900元,特殊申请可以返一年的月供,合计5.88万元。

  模式揭秘

  第一财经记者采访发现,开发商推出的零首付策略还有多种操作模式。

  最常见的模式就是通过“阴阳合同”进行“高评高贷”,即做高合同价格,贷出更多资金,并将多贷出的资金用于支付首付款。上述楼盘大多采用这种模式。“实际上,这种‘零首付’只是把首付做进贷款合同里,不是真正的减免。”王易告诉记者。

  阿明则向记者介绍了更详细的操作流程。以惠州某楼盘为例,他用76.5万元购入首套房产,进行“零首付”操作时,需先带个人银行卡到售楼处,和开发商签订一份“抽屉协议”,约定退房需退回开发商垫付款。之后,开发商将13.5万元的首付款打入购房者卡中,用于支付首付款。接下来,双方签订一份购房合同,购房款为90万元,以此向银行申请贷款,购房者后续向银行正常还贷,但却承担了增加的利息成本。

  华南一位国有银行人士告诉记者,银行内部有严格的审核环节,但此类操作相对隐蔽,加上房价波动大,仅从提交的贷款申请材料上较难识别。一般而言,新楼盘会与多家银行有固定合作关系,不排除双方提前达成默契的可能。

  除了利用“高评高贷”变相降低首付,第一财经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还有两类零首付模式比较隐蔽,不过,大多适用于低总价的房产中。一类是开发商直接送首付,变相降价促销。据阿明介绍,一些地区政府规定了降价幅度,开发商为了变相降价吸引购房者,会选择直接送首付。第二类则是开发商自己或与金融机构合作推出首付延期、分期,在一定时间内实现“零首付”。东莞城区某楼盘的中介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该楼盘与金融机构有合作,可提供一年期免息贷款用于首付,具体贷款额度需现场评估,有一定可能实现“零首付”。

  华南一名地产客户研究人士对记者表示,零首付在国内多个区域流行,主因还是开发商去化压力大。从他所在区域看,近期降价配合零首付或低首付的项目一般能维持较长时间热销。与直接大幅降价相比,零首付策略更具有弹性空间,开发商可以在冲刺业绩阶段推出“零首付”,在市场回暖时“收回”优惠。如果采用的是拉高合同价进行“零首付”,对开发商利润的影响也不大。

  “这可能也是目前开发商为数不多可奏效的策略。”他进一步解释,近期市场销售的楼盘很多是高位“拿地”,不支持全面降价,只能在“螺蛳壳里做道场”,在首付上做文章,圈选更多的客户群。

  多重风险

  “零首付”买房的危险游戏背后,操作是否合规?开发商、购房者、银行等主体承担着哪些风险?

  对于购房者而言,这种看似一本万利的交易隐藏着重重暗雷。近期,郑州、南宁等地开始针对零首付风险进行提示。记者也大致梳理了零首付买房潜藏的三重风险。

  第一重隐患在于,大多“零首付”操作并非真正免去首付,而是将首付资金变相置换进贷款,增加购房者月供负担。部分购房者可能还需要承担做高合同价、开发商垫付带来的隐性成本。

  以上述76.5万元的房产为例,假设使用等额本息法贷款30年、房贷利率3.05%,记者粗略计算,在不使用零首付的情况下,每月偿还月供2757元。使用零首付后,每月月供是3245元,一年多还5856元,如果不考虑提前还贷,30年多还17.568万元。而如果月供增加过多,超过了购房者的承受能力,一旦断贷,还将面临银行收回房产的可能。

  郑州市住房保障局近期在风险提示中也指出,“0首付”不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购房者短期资金短缺问题,通常还需借助于签订阴阳合同、高评房屋价格等违规行为来实现,增加购房者贷款利息及按揭月供还款负担。

  在采访中,记者也了解到,部分“零首付”操作还有隐性成本。一名房产中介向记者坦言,使用高评高贷进行“零首付”,实际总房款并未减少。但由于合同金额更高,需要缴纳更多契税。同时,部分开发商垫资过程中可能还要收取手续费,大多在房价的0.3%~0.5%之间。

  第二重隐患在于,“零首付”购房的多个环节处于暗箱操作,购房者很容易利益受损且维权困难。

  上述风险提示也指出,“0首付”涉及的部分违规操作行为,无法在网签合同中明确约定,更得不到法律应有保护。一旦房地产开发企业无法兑现承诺,银行也不能完成贷款审批手续,将会给购房者造成经济损失,购房者也很难依法追责索赔。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有多个楼盘的购房者反映“零首付”购房存在隐患。有购房者称,在开发商承诺可以零首付购房后,自己缴纳了1万元认购金。但是购房过程中,开发商称他的银行流水不够,“要花钱去办流水”,他要求退回1万元认购金未果。

  也有购房者称,楼盘销售人员承诺可以做“零首付”购房,缴纳6万元定金后并未解释合同内容就催促他签字盖章。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他签订了一份借款协议,向开发商分期借款来支付首付款。这样的案例不在少数。

  第三重隐患在于,“零首付”的贷款操作存在一定骗贷嫌疑,购房者可能要承担法律责任,后续隐患重重。

  “从商品房销售的角度来看,部分0首付、低首付的方式是违规的。”北京金诉律师事务所主任王玉臣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早在2017年,住房城乡建设部、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部署规范购房融资和加强反洗钱工作时就明确规定,严禁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中介机构违规提供购房首付融资,严禁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小额贷款公司违规提供“首付贷”等购房融资产品或服务。

  而从银行贷款的角度,如果真的是零首付,意味着购房者不符合银行贷款及放贷条件,存在骗取银行贷款的行为。

  对于开发商而言,虽然是“操盘者”,也不是全无风险,零首付并不一定是快速去化的良策,已有早期推出首付分期的开发商尝到“恶果”。在采访中,华南某楼盘内部人士告诉记者,该楼盘2022年开始推出首付分期,购房者仅需缴纳0.5成首付(定金)即可“上车”,剩余首付可以缓缴一年。但到了2023年正式网签阶段,由于该地块房价下跌,跌幅超过了缴纳的定金,有购房者选择了放弃定金,开发商不得不再推出400元/平米的留客优惠。 【编辑:刘阳禾】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