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驼队”再提速 为中欧经贸往来注入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4-12-28 15:29:18 来源: sp20241228

  近日,京津冀首列跨里海中欧班列(石家庄—巴库)从河北石家庄国际陆港鸣笛启程,满载机械设备、丝网、壁纸等货物,从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出境,经哈萨克斯坦港口城市阿克套换船运横穿里海,从阿塞拜疆阿利亚特港上岸转铁路运输,最终抵达阿塞拜疆首都巴库,全程7800多公里,在途运行时间15天左右。

  本趟跨里海中欧班列采取铁路运输与海运相衔接的铁海联运模式,比传统海运节省约三分之一时间。“开辟跨里海线路,为我们夯实了中欧班列‘南通道’的发展基础,扩大了中欧班列辐射范围。”石家庄国际陆港总经理刘金朋表示,未来将优化班列运输组织,继续拓展中欧班列“南通道”更多直达站点。

  京津冀首列跨里海中欧班列是石家庄国际陆港开拓的第18条国际线路,开启了京津冀积极参与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建设的新篇章。这是今年以来中国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也是中国中欧班列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和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一个生动注脚。

  记者从国铁集团获悉,今年1-7月份,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1403列,发送货物122.6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12%、11%。其中7月份开行1776列,发送货物18.5万标箱,连续3个月单月开行超过1700列。

  国铁集团货运部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我国持续提升中欧班列运行品质和效率,有力保障了国际供应链产业链稳定畅通,为服务我国外贸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注入了新动能。

  据国铁集团发布数据显示,1-7月份,西(经阿拉山口、霍尔果斯口岸)、中(经二连浩特口岸)、东(经满洲里、绥芬河、同江北口岸)三条运输主通道中欧班列开行量同比分别增长15%、22%、2%。

  2011年,中欧班列前身“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正式运行,从重庆出发,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最终到达德国杜伊斯堡。一端连着长江黄金水道,一端连着欧洲大陆,中欧班列(渝新欧)构建了一条横贯东西、全长1.1万公里的陆上国际物流大通道,降低了我国与欧洲大陆之间货物运输成本。

  从最初的每月仅开行1列,到每天开行超10列;从最初装载单一的产品,到如今涵盖上千种货物……如今,中欧班列(渝新欧)搭建起四通八达、畅通全球的国际大通道。

  2015年年底,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启动建设,具备一次完成班列到达、装卸、编解、查验、发运功能,为班列提供一站式服务。2016年,中欧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建成并投运。3年后,集结中心扩建工程二期完成,可满足每日20列以上的发运需求,班列的作业时间也缩减至原来的三分之一。目前,新疆中欧班列开行线路已达23条,通达19个国家、26个城市,形成了疆内多点始发、多地运行、多点到达的运输格局。

  2018年6月,石家庄国际陆港首列中欧班列顺利发车。6年来,石家庄国际陆港已发展成为国家一级铁路物流基地、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货运量增长非常快,我们现在都是三班倒,随时待命。”石家庄国际陆港场站调度员崔子良介绍,石家庄国际陆港每天都要发出1列至2列同规模的中欧班列,但仍一“仓”难求。目前,石家庄国际陆港中欧班列已累计开行超1600列,带货超16万标箱,货值300多亿元,今年已发运货物2.67万标箱,货值超43亿元。

  据了解,中欧班列装运的货物日益丰富,除了广受欢迎的义乌小商品、苏南纺织品、服装外,更具产品竞争力和高附加值的光伏组件、汽车配件、机械装备等也不断进入欧洲市场。返程的货物品类也从早期的木材、汽车零配件等逐步扩展到机电产品、食品、医疗器械、机械设备、酒类等,实现了多样化发展。目前,中欧班列运输的货物品类达53大类5万余种,综合重箱率稳定在100%。

  如今,新时代的“钢铁驼队”已跑过10余年,以更快速度、更低运价、更强集结能力,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中欧班列运输货物。目前,中欧班列已通达欧洲25个国家224个城市,连接11个亚洲国家100多个城市,一大批国际贸易、供应链服务等企业在沿线区域落地生根,中欧班列为保障产供链稳定、促进中欧经贸往来注入了新动能,成为满载发展机遇的“黄金列车”。

  国铁集团货运部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推动中欧班列朝着更高质量、更好效益、更加安全的方向发展,为促进中欧贸易发展、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有力运输保障。(人民网记者 乔雪峰 来源:人民网) 【编辑:叶攀】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