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开拓“出海”新航道

发布时间:2024-11-14 18:41:36 来源: sp20241114

  网络文学,开拓“出海”新航道(文化市场新观察)

  核心阅读

  从文本出海、IP出海、模式出海到文化出海,经过多年发展,网络文学出海之势渐成规模、传播半径不断延伸、覆盖范围持续扩展,中国网络文学已经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最具活力的创新载体之一。

  今天,中国网络文学出海已经不是个新概念。截至2022年底,海外市场规模超过30亿元,累计向海外输出网络文学作品1.6万余部,海外用户超1.5亿人,遍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经过20多年发展,中国网络文学已经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最具活力的创新载体之一。

  与此同时,网络文学海外传播呈现出更为丰富的形式和路径。从文本出海、IP出海、模式出海到文化出海,网络文学出海之势渐成规模、传播半径不断延伸、覆盖范围持续扩展。

  出 新

  题材和类型多样,优质作品激发共情共鸣

  在海外,《大国重工》《赘婿》等16部中国网络文学作品被收录至大英图书馆;在起点国际平台,来自100多个国家的作家共同创作……近年来,走出去的网络文学作品在题材和类型上呈现多彩的维度,回应着海外读者的多元审美需求。

  从2022中国网络文学影响力榜“海外传播榜”上可见一斑:《星汉灿烂,幸甚至哉》展现国风美学与传统文化魅力;《宇宙职业选手》将生命进化等多种元素融合,展示强大的想象力和叙述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文学创作独特的共情力和深刻的感染力,是中国网络文学远航出海的底蕴与动力。

  《宇宙职业选手》的作者“我吃西红柿”,此前创作的《盘龙》《星辰变》等作品被翻译成多语种,部分在海外出版实体书。他认为:“中国网络文学传播到海外,是从粉丝自发翻译到平台改编成动画、游戏、短视频,进而逐渐扩大影响力的过程,有潜力成为席卷全球的文化现象。”湖南省网络作协副主席丁莹同样感受深刻:“今年5月,我在马来西亚参加交流活动,发现提起国内流行的网络文学作品和网络热词,当地大学生都很了解且快速回应。中国网络文学在国外产生了巨大影响力,并且与国内传播几乎同步。”

  为什么网络文学能跨越国界、语言和文化,受到海外读者喜欢?“这离不开精彩的故事、丰富的想象力,以及背后所蕴含的或热血或感动的共通情感。”阅文集团首席执行官侯晓楠表示,无论是《斗破苍穹》《全职高手》中的成长和梦想,还是《庆余年》里的英雄情怀,“人类共通的情感,是好故事吸引全球读者的基础。”

  网络文学的跨文化传播,在不同国家、地区有着不同的航向和速率。从地区上看,中国网络文学以北美、东南亚等为重点传播地区,其中亚洲海外市场约占全球市场的55%。“先了解不同国家或地区受众对网文类型的偏好,才能更好地进行有针对性的市场开拓和运营。”晋江文学城总裁刘旭东说。

  出 彩

  “Z世代”成读写主力,高互动性助推文化交流

  今年4月,一封用汉字手写、长达4页的书信漂洋过海来到中国。“这是我第一次看中国网络文学,小说的角色很生动。文章很有节奏感,很美。”这名海外读者寄给《天启预报》作者“风月”的信登上热搜,网友评论“沉甸甸的文字是热爱的力量”。更难得的是,这名读者通过自学汉语,翻译了实体书推荐给朋友们。

  近年来,从原有的中国作者写作、海外读者阅读,发展到外国本土作者写作、本土受众阅读、本土读写互动,成为网络文学走出去的新现象。网络文学作家和读者呈现年轻化趋势,网文作家成为海外青年就业新选择。

  “年轻人当之无愧成为网络文学的主力,也是文化交流最活跃的主角。我们的海外签约作家中,95后、00后占七成。‘Z世代’读者接近八成。”侯晓楠说,网络文学不仅走了出去,更走进了许多海外青年的文化生活里。

  一边实时追更、一边点赞或“吐槽”,在作品评论区,随处可见剧情分析、人物点评、文化介绍、常识普及、术语解释、剧情建议——“即看即评”、高互动性,让网络文学拥有旺盛的生命力。如今,“10万+”甚至“100万+”评论量已成为爆款作品标配,作家与读者之间的互动、读者与读者之间的互动,系紧一部作品的情感纽带。据介绍,2023年,起点国际用户的日评论数最高突破15万条。读者讨论最多的中国话题,分别是道、美食、武侠、茶艺和熊猫。

  “实时的读者反馈,让作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受众的喜好,并感受到读者对自己作品的评价,也可以据此调整创作方向。网络文学拥有了海量的生产力和‘质检员’(读者)以及低成本的试错机会,也更容易产生和筛选出优秀的作品。”刘旭东说。

  年轻创作者和读者的涌入,带动了网络文学的多元发展,让作品成为投射时代特征和当代人审美心理的一扇窗。海外原创作者大多结合自身语境和文化特色进行创作,同时也深受中国网文类型的影响。国内流行的奇幻、仙侠等类型,熊猫、高铁等元素,常见于海外作家笔下;融合精灵、魔法等元素,海外作家又探索出自己的风格。起点国际上近95%的东方奇幻题材作品都是由海外作家原创的,有的直接以中文命名角色,在主题设定、作品内涵上都带着浓浓的“中国味”。

  出 圈

  IP改编作品海外影响持续走高,成为世界级文化现象

  中国网络文学海外营收从10年前的不足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超30亿元,网站订阅和阅读APP用户1亿多,庞大的消费群体孕育了IP的富矿。

  “网络文学IP改编的海外影响持续走高,创作本土化生态初步建立。从文本出海、IP出海、模式出海到文化出海,网络文学将中国故事传播到世界各地,日益成为世界级文化现象。”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主任何弘介绍,目前中国作协大力推动“网文出海”,打造“Z世代”国际传播工程,推动网络文学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亮丽名片。

  出海不仅仅是文本走出去,更重要的是让中华文化走出去。文字本身的影响力有限,出版物、影视、动漫、广播剧、短剧、舞台剧等网络文学衍生转化作品形成的影响力却无限。愈发多元的模式,让从业者不断探索网络文学的更多打开方式。扬帆出海首席执行官刘武华观察到,短剧在海外传播方兴未艾,推动短篇网络文学小说创作,正成为新的风口。

  如果说IP是网络文学出海的“放大器”,那么新技术的应用就是网络文学落地的“加速器”。尤其是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于文本翻译,正在突破产能和成本的限制,让网络文学作品大体量、规模化走出去成为新的可能。

  业内专家表示,“人工+机器”是目前最常用的翻译模式。AI(人工智能)翻译、绘图技术等极大降低了作品的翻译成本,缩短了转化周期,准确度达95%。有的平台还会对AI模型进行集中性的“专项训练”,将既往优秀的译本、原作、标准词库等纳入学习语料。

  未来,网络文学如何更好走向海外?“海外读者品位的提高,迫使网络文学出海经营者必须寻求更加精细化、本地化的翻译作品。实践证明,‘中国编辑+海外作者+中国网络文学经典叙事模式+海外优质本土语言’可以培育出符合全球化阅读审美的优质网络文学作品。”在甘肃省网络作协常务副主席刘金龙看来,以短剧为代表的网络文学衍生内容有巨大开发空间,中国网络文学发展模式将持续为全球网络文学发展贡献文本、运营、商业化的示范和标准。

  走出去还要走进去。“跨越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要做好作品的本土化适配,让作品输出不再只是跟风,而是创造风向。”刘旭东认为,“还要储备足够多的作品,给眼下不赚钱的、冷门题材和试验性作品以生存空间,为影视、游戏、动漫、有声读物等形式的文艺作品提供更多‘养料’。”

  “网络文学,既是世界读懂中国的一扇时代之窗,也是文明交流互鉴的一座数字桥梁。”侯晓楠表示,“伴随着科技变革,我们正面对全球化浪潮,期待网络文学拥抱IP发展的新阶段,让更多好故事走向世界舞台。”(人民日报) 【编辑:付子豪】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