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蒙古观展 看与古人内心连接的“老文具”

发布时间:2024-11-15 08:55:55 来源: sp20241115

   中新网 呼和浩特4月20日电 (记者 刘文华)20日,“无上妙品、翰墨所依——古代文房清供展”在内蒙古美术馆开展,众多古人用过的“老文具”亮相。

观众欣赏臂搁。臂搁是写字时为防墨沾手,垫于臂下的用具。  中新网 记者 刘文华 摄 儿童观看毛笔。  中新网 记者 刘文华 摄 儿童观看北魏时期展品“铁制暖砚”。该展品为古代兵士所用,内部可点燃牛粪升温,防止顶部墨汁冻结。  中新网 记者 刘文华 摄 儿童观看镇尺。  中新网 记者 刘文华 摄 清代御制棉花图(墨、朱砂)展出。在图左棉花图墨上,有布种、灌溉、耘畦等16幅图,描绘了农民从播种到纺织织布的全过程。  中新网 记者 刘文华 摄 观众欣赏香具。  中新网 记者 刘文华 摄

  本次展览展期16天,征集到古代文房清供艺术品300余件,涵括铜器、竹器、木器、漆器、玉器、瓷器、赏石等品类。

  展品包括笔筒、笔洗、笔架、笔枕、墨床、印规、扳指等,令现代人叹为观止。

  文房清供,即书房的陈设器具,与笔墨纸砚相随发展而来的各种辅助用具,是翰墨丹青的必用之物。其特点是“小巧”,大不盈尺,小不足寸,供置于书斋案几之上,朝夕相伴,使用、观赏、把玩,将心外的物质世界与心内的精神世界和谐地连接起来。

  小观众王梦涵学习书法已近一年,她和妈妈一起津津有味地观看展品,不时一起讨论,“没想到砚台还能加热啊,我喜欢这个有花纹的镇尺。”

  “对这些精妙的文化遗产,进行新的历史审视,开展追索研究,传承弘扬国学同时,也彰显了中华文化自信。”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学会常务副会长杨玉成表示。(完)

【编辑:黄钰涵】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