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绿”前行 能源低碳转型助力可持续发展

发布时间:2024-12-25 02:39:57 来源: sp20241225

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双碳”目标下,电力行业作为碳排放大户,是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领域。近日,国家能源局召开2024年全面深化改革暨推进职能转变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提出加快建立新型能源体系、新型电力系统,促进能源高质量发展。

新型电力系统既是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又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载体。多位专家在接受人民网采访时表示,要抓住调整能源结构的“牛鼻子”,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以能源行业的深刻变革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绿色转型。

加快技术迭代 促进清洁能源高效转化

先进能源设备是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技术基础,转化利用清洁能源既离不开锂离子电池材料、压缩空气储能、液流电池储能、飞轮储能等核心储能技术,又离不开技术固碳、碳捕捉及利用和封存(CCUS)等关键工艺领域。

近年来,各地因地制宜,探索适合当地资源禀赋的能源转型和设备更新之路。宁夏腾格里沙漠富集了大量太阳能资源,日前,当地新能源基地200万千瓦光伏项目正在建设,广泛采用了“平单轴式太阳能光伏板支架”这一创新设备。据当地负责人介绍,平单轴式支架的“追光”效果明显优于固定可调式支架,在同容量下每个月新增发电量近800万千瓦时,3个月新增超2.4万兆瓦时,相当于2万多户家庭1年的用电量。

沙漠地区富集太阳能,山区和林区则蕴含着大量风能。吉林白城位于大兴安岭和长白山脉之间的西南下降气流通道,年有效风速时长达7000小时以上,具有广阔的风电发展空间。截至目前,当地已有20多家风电装备制造企业,实现了风电主机叶片、塔筒、机舱罩、电机、紧固件等风电全产业链的“一站式采购”,风电生产所需全部配件都可以实现本地化供应,生产成本大幅降低。

透过数据看实力,科技创新为我国清洁能源发展和能源低碳转型注入关键动力。我国申请的动力电池专利占据了全球的74%,已成为驱动电机最大的生产国;2023年风电机组等关键零部件的产量占到全球市场的70%以上,光伏多晶硅、硅片、电池片和组件产量占全球比重均超过80%……

“建议推动电力领域科技创新,加快新型电力系统、储能、CCUS等标准体系研究。”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专职副理事长王抒祥表示,下一步,要研发适应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友好的先进电网和储能等新型电力系统支撑技术,研究上述设备接入电网的运行控制系统,加大新技术应用示范的支持力度。

开拓绿电市场 保障绿电高质量发展

电力消纳正在成为绿电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构建高比例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是当前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数据显示,在近年来新能源装机年均增长26%的条件下,我国新能源利用率连续五年保持95%以上,总体保持高速度发展、高比例利用、高质量消纳的良好态势。

智能化发展是电力行业实现绿色转型的重要方向。在江苏宿迁沭阳县,国网沭阳县供电公司大力推行电能替代和智慧用电,打造“全电厨房”“全电商铺”,构建“全电街区”,推动能源绿色消费,保障绿色电力消纳。截至目前,国网沭阳县供电公司已为餐饮商户配套了变压器43台,架设低压线路及改造低压电缆线路约84.63公里,推动餐饮商户内部完成“瓶改电”改造909户,让绿色电力“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居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除了智能化用电,扩大绿电消费也是减排降碳的重要举措。在电力市场,被称为“绿证”的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制度为消费绿色能源提供了保障。日前,国家能源局在京召开绿证核发工作启动会,12家发电企业和10家用户代表获得国家能源局核发的首批绿证,每个绿证都对应1000千瓦时的可再生能源电量。四川、新疆、湖南等地纷纷创下绿证交易新纪录,部分地区首次突破100万张。

“绿电消费既可通过单独购买绿证以‘证电分离’方式实现,也可通过同步购买可再生能源电力及相应绿证以‘证电合一’方式实现。”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激发绿电消费潜力和需求,对推动全社会提升绿电消费水平意义重大。

夯实保供基础 提升能源供应链韧性

能源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能源低碳转型需要兼顾能源的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原副校长姜耀东表示,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尚需时日,煤炭能源是我国向现代能源体系平稳发展的重要过渡桥梁。

富煤、缺油、少气的资源禀赋决定了我国以煤为主体的能源结构短期内难以改变,煤炭能源仍然是我国能源保供的“压舱石”。数据显示,当前全国煤炭生产供应平稳有序,全国统调电厂存煤超过2亿吨,全国规模以上原煤产量38.3亿吨,同比增长3.1%。煤炭市场运行逐渐趋于平稳,煤炭现货价格向合理区间回归。

为加快煤炭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山西长治建设“多能融合、多能互补”的新型能源体系,2023年实施绿色开采的煤炭矿井累计20座,先进产能占比达到93%,预计在2025年实现绿色开采煤矿30座,到2027年全市各类煤矿基本实现智能化。

煤电稳定而不够清洁,新能源清洁而不够稳定,如何有效兼顾能源体系的安全和低碳?有关专家指出,要鼓励新能源与煤电的发电组合,推动煤炭与清洁能源技术、产业与模式的有机融合,实现“1+1>2”的协同效应。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科学统筹能源安全、绿色、经济三者的关系。”国家能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推动煤电和新能源一体化发展,促进新旧能源的优化组合,提高我国能源供应链的韧性。

(责编:杨虞波罗、高雷)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