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龘”字见于梁代《玉篇》吗?

发布时间:2024-09-19 16:23:41 来源: sp20240919

原标题:“龘”字见于梁代《玉篇》吗?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将主题定为“龙行龘龘 欣欣家国”,并以“龘”字作为主标识,“龘”这个生僻字,一夜之间成了家喻户晓的网络热词。各大媒体报道均称,据《康熙字典》记载,“龘”出自南朝梁代顾野王编纂的《玉篇》,音同“沓(dá)”,形容龙腾飞的样子,含义为昂扬而热烈。然而,这个字真见于梁代《玉篇》吗?

   《玉篇》是我国现存最早以楷书建立字头、辨析形义的字典,现存两个系统:一是北宋陈彭年等重修的《大广益会玉篇》(刊本),一是散藏海外的原本《玉篇》残卷(写本)。前者是全本,又称为“广益本《玉篇》”“宋本《玉篇》”,但历经多次增字减注的删改,较《玉篇》原貌已有较大变化。后者现存七卷,清末由学者杨守敬、罗振玉等在日本先后发现,陆续影印公布,虽然仅占原书八分之一的篇幅,但释义完备,引证宏富,且保留了大量的顾野王案语,堪称梁代的“故训汇纂”,通常称为“原本《玉篇》”“《玉篇》零卷”。

   《玉篇》由“原本”到“宋本”,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是删除了大量的释义书证,比如“方”字,原本《玉篇》标出读音“甫芒反”,之后引证《周易》《尚书》《毛诗》《周礼》《礼记》《左传》《论语》《国语》《史记》《说文》《广雅》等书的故训资料,释义长达500余字,但到了宋本《玉篇》里,只剩12个字:“甫芒切。法术也。《说文》云:‘併船也。’”其次是宋本增加了大量原本的未收字,比如车部原本175字,宋本248字;阜部原本143字,宋本193字;糸部原本392字,宋本459字等等,可见宋本增字之多,像今天的常用汉字“软”“陡”“纹”产生时代较晚,都在宋本新增字之列。值得一提的是,原本《玉篇》因为编纂于南朝梁代,所以严格避梁讳,传世的“糸”部写卷完整,毫无残缺,却没收“统”“纲”二字,这是因为要避萧统、萧纲的名讳,到了宋本里,在“糸”部末尾的新增字里补进了这两个字。(详参拙文《古代字书中的阙字避讳》,《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7月15日A5版)除了这些“增字减注”的变化以外,宋本《玉篇》的反切表述也有变化,如上文举例的“方”字,原本作“甫芒反”,宋本作“甫芒切”。

   回到《玉篇》卷二十三“龙”部来看,宋本共收字8个,最后一字是“龘”,《康熙字典》引《玉篇》“音沓,龙行龘龘也”,正源于此。遗憾的是原本《玉篇》“龙”部残缺,似乎无从探晓原本有没有“龘”字,但其实是可以推考的。公元8世纪左右的日本学者空海,曾据原本《玉篇》等材料编纂过一部中文字书《篆隶万象名义》,是日本现存最古老的辞书。通过与原本《玉篇》残卷对应部分的比较来看,《篆隶万象名义》的部目次第与原本《玉篇》完全吻合,几乎就是原本《玉篇》的删节版。《篆隶万象名义》“龙”部收字6个,最后一字是“龖”,不仅没有收宋本《玉篇》“龙”部最后一字“龘”,连“龘”字前面的一个字“(见上图)”也没收。此外,公元9世纪的日本学者昌住曾编纂一部辞书《新撰字镜》,也大量地利用了《玉篇》材料,且很多地方比《篆隶万象名义》更接近今天所见的原本《玉篇》残卷,其中也没有收“龘”,可知昌住所见的《玉篇》应当也是没有“龘”字的。

   因此,我们认为“龘”字并不见于梁代顾野王编纂的《玉篇》。那“龘”字是什么时候增入《玉篇》的呢?遍检传世典籍,在北宋以前“龘”并没有文献用字。《大广益会玉篇》的序言中提到“唐上元元年甲戌岁四月十三日,南国处士富春孙强增加字”,如果这个记载属实,那就是说宋本《玉篇》的新增字很多都是唐代孙强增入的,“龘”字被增入《玉篇》的时间上限最早可能是唐代,当然也不排除是到了北宋重修《玉篇》时才被增入的。

   (作者:苏芃,系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责编:罗知之、杨迪)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