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技术守护文化遗产 让大众共享文化盛宴

发布时间:2024-12-29 05:09:23 来源: sp20241229

原标题:用技术守护文化遗产 让大众共享文化盛宴

  6月6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与冲突地区遗产保护国际联盟合作主办的“守护与重光”展举行开幕式。图为观众观看展览上展示的文化遗产保护成果。

  本报记者 洪星摄

  ◎本报记者 张盖伦

  2020年8月,黎巴嫩贝鲁特港口的一场爆炸,让该地一座博物馆展柜里的74件精美古代玻璃制品全部被摧毁。

  它们成了数以千计的碎片,已被认定为永久遗失。但一年后,修复团队将它们带回人间,文物重新屹立,讲述全新的守护故事。

  在6月6日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的“守护与重光”展览上,观众可以看到部分修复玻璃器3D打印的复制版。“对方将修复后的玻璃器进行了三维扫描,我们根据这些数据,选择合适材料,进行3D打印和做旧。于是,无法长途运输的脆弱玻璃器就能出现在中国观众眼前。”中国国家博物馆国际联络部主任、策展人朱晓云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今年6月8日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而在世界各地,文化遗产正在遭受威胁。一场冲突、一次危机、一次灾害,就能让屹立千年的古老遗产瞬间损毁。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合作已成为全世界的普遍共识。作为文化遗产大国,中国于2017年作为创始成员国加入冲突地区遗产保护国际联盟(以下简称“联盟”),积极参与联盟工作,并持续发挥重要作用。

  成立7年来,联盟已为四大洲超过35个国家的450个遗产保护或修复项目提供支持;未来,联盟也将为面临气候变化威胁的脆弱文化遗产提供保护。

  其实,要保护遗产,准确翔实的记录是重要和基础的工作。展板上也写道,面对各种各样的威胁,首先必须对文化遗产采取预防性保护。比如收集整理历史建筑和遗址的相关资料,清点藏品并采取安全措施等。

  在展厅中央,放着拉玛苏雕塑的仿制缩小版,它的形象为带翅膀的狮子。展墙上摆着的拉玛苏雕塑残片,则根据伊拉克摩苏尔博物馆提供的文物碎片三维数据制作而成。摩苏尔博物馆对这些碎片进行了扫描,以便日后修复。

  对历史悠久的手稿、书籍,当务之急是清点、修复、存储并将与这些知识智慧、精神活动相关的记录进行数字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要寻访和记录人们的实践,让它能代代相传。

  文化遗产大多身处自然和人文景观之中,同时又因自然和人文景观得到升华。构建文化遗产的材料,如砖、土、大理石或稻草,往往就地取材,将文化遗产与其所处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每一处古建筑,不仅是材料和技术的结合,也是科学数据的汇总。数据,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或修复至关重要。

  文化遗产资料整理的目的就是汇聚和组织这些数据,综合运用无人机、激光、照相机甚至卫星进行图像采集。这样一来,文化遗产从外形到内部的细节能被一一记录,从考古遗址的地形地貌再到釉面砖上毫米级的裂缝都能被尽数收录。

  依托对大型遗址的高清扫描数据,再对其进行艺术加工,就有了展厅里的沉浸式影片观看区。朱晓云说,多样的技术手段,让中国观众能够近距离感受多处遥远遗址的魅力。

  此次展览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和联盟共同策划,首次全景式呈现冲突地区文化遗产现状和保护成果。每一处重生的文化遗产,都在无声彰显着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携手捍卫人类共有精神家园的坚定信念,表达重建和平的美好愿景。

  (科技日报北京6月6日电)

(责编:杨曦、杨迪)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