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评: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提振发展信心

发布时间:2025-01-07 06:56:54 来源: sp20250107

海南弄潮,当地首艘民营大型自航半潜运输船舶“微笑天使”轮顺利取得船舶证书,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推动海南自贸港建设蹄疾步稳;浦东逐浪,近日发布的《上海市落实〈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总体方案〉的实施方案》提出117项措施,加大商品和要素流动开放力度,稳步深化制度型开放;雄安扬波,从京雄高速全线通车到天津港雄安新区服务中心首批签约入驻雄安综合保税区,这座未来之城正“拔节生长”……

改革开放,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同样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一言以蔽之,改革开放的重要性,怎么说都不为过。“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坚定决心与发展信心,已深深嵌入每一位实干兴邦者的基因中。

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这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走得更加坚定、更加有力,其重要表现之一就在于改革开放纵深推进、发展活力进一步释放。这一年,我国全力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有效提升了经济发展的动力活力。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关键之年需要关键之举。为此,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总结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提出“五个必须”,其中之一就包括“必须坚持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吹响了新的一年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嘹亮号角。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作答的工具就是“改革”。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国家深化改革,绝非易事,要抓关键、抓牛鼻子,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突破。如今,改革已进入深水期,更多面对的是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向最难处攻坚、向最关键处挺进。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作为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的重要抓手。为此,我们要锚定关键领域与最难之处,先立后破推进改革。我们要按照党中央的部署,不折不扣抓改革落实,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和关键环节,行改革之道、革烦苛之弊、开创新之门,为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持续注入强大动力。

日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上调了2024年中国经济和亚洲新兴经济体的增长预期。同时,基于中国等主要经济体增长充满韧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今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上调0.2个百分点至3.1%,这表明,中国仍然是全球增长最大引擎。一个国家强盛才能充满信心开放,而开放促进一个国家强盛。过去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条件下进行。我们要按照党中央的部署,敢作善为抓开放落实,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塑造我国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改革开放奔涌向前,历程进程值得铭记。从上世纪70年代末在全球仅有1.8%的占比,到如今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改革开放创造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也映照着中华民族拼搏进取、海纳百川的奋斗精神。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让我们坚定信心,砥砺前行,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以更多勇气、更大的魄力推出更多改革开放的真招硬招实招,奋力走好改革开放这条“必由之路”,不断书写改革开放新的历史篇章。

相关链接:

人民网评:把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图景一步步变为现实

人民网评: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人民网评: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

(责编:王曹群、曲源)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