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数实融合增强产业体系竞争力

发布时间:2024-10-16 08:31:02 来源: sp20241016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新发展格局的基础,也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关系我们在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近年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加速创新,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习近平总书记站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强调“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指出“要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推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产业数字化,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改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发挥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这为进一步发挥数实融合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指明了方向路径。

  更好以数实融合推动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需深刻认识数实融合的重要作用。

  其一,有效强化产业之间的协同联动。现代化产业体系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政策、产业类型、产业环节构成的有机联系,以及各产业要素产生的互动关系。数实融合既是不同产业之间互动联系的典型表现,也是强化产业协同发展、提高产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动力。通过新技术融合运用,能够促进信息流、技术流、人才流、资金流、物资流的高效畅通,压缩技术和知识的时空距离,打破产业链环节、地域之间的限制和壁垒,全面提升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水平。

  其二,有效增强对实体经济的支撑。当前,数字技术加速向农业、工业、服务业各领域广泛渗透,制造服务化与服务制造化协同并进,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迅速发展。数实融合为我国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潮流提供了活力和动力,能有力提升我国实体经济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推动实体经济朝着智能化、高端化、数字化、网络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利用数字技术对传统制造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的改造,能够推动工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向智能制造方向迈进;加快建设数据中心、数字平台、数字车间、灯塔工厂、工业互联网、智慧园区等新型基础设施,能够推动产业集群化、高端化发展,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的领先地位和竞争力。

  其三,有效催生现代产业的新形态新模式。数实融合深刻改变了经济生产函数,推动生产组织和社会分工方式向网络化、扁平化、平台化、小微化转型,为产业和企业的创新提供了条件和空间,能够促进新网络、新形态、新模式、新产业不断涌现。大规模定制生产、个性化定制生产、无人工厂、云制造等成为制造业新模式,虚拟实验室、工业互联网、智慧园区以及电商直播、数字农业、数字金融、数字展演、智慧物流、无人配送等新业态和新模式也蓬勃发展,这些都能深度嵌入现代化产业体系之中。

  其四,有效提升产业体系的国际竞争力。当前,一些国家实行“脱钩断链”,构筑“小院高墙”,推动制造业回流,构建排他性的产业链供应链,同时加大对数实融合领域发展的战略布局和政策支持。充分利用我国实体经济规模大、门类齐全、完整性好、增长潜力大以及数字经济迅猛发展的综合优势,推进数实融合,能够形成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效应,真正形成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在全球产业体系竞争中占据优势。

  今天,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科技创新不断取得新突破,企业发展整体实力持续提升。同时也要看到,我国部分产业“大而不强”“全而不精”,国际竞争力还不够强,部分关键核心技术被“卡脖子”。我国数字技术尚未全面融入实体经济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数实融合动力还不足、融合尚不平衡。进一步以数实融合提升产业体系竞争力,需做好几个方面的统筹。

  一方面,要统筹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数字经济是新一轮国际竞争的重点领域,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基,需将两者统筹起来一体推进。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正确把握国内国际经济和科技发展态势,加快推进数字技术运用和智能化改造、企业数字化转型、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等。重点在制度创新和政策供给、关键领域布局、数字产业优势锻造、数字平台和企业培育、人工智能生态构建、数字治理体系完善等方面加强统筹,全面提升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质量和水平。

  另一方面,要统筹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我国是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要把产业体系的完整性和自主性摆在重要位置,保持并增强产业体系完备和配套能力强的优势。以数实融合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要坚持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坚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既要看到一批先进产业具有实现数实融合的优势,能够快速发挥引领作用,又要看到数实融合对传统产业的重要意义,利用先进适用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改造,能够让传统产业焕发新的生命力,不断强化传统产业对先进产业发展的基础性、支撑性作用。

  同时,还要统筹发展和安全。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对“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作出重要部署。推动数实融合,也要着眼于这一要求,朝着增强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发力。既要防止闭门造车、低端锁定,掉入低水平重复陷阱,又要防范“脱实向虚”“断链断供”等风险,提高产业体系的韧性和安全水平,构建优质高效的流通体系、工业体系和服务业新体系,实现各产业之间有序、畅通、高效运行。

  面向未来,进一步激发数实融合的引擎动力,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需在以下几个方面切实发力。

  一是坚持“以数强实”。将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摆在重要位置,围绕数实融合过程中产业变革、企业创新、组织革新、技术进步、产业链升级、场景创造等,推动形成更多产业新模式与企业新形态。要遵循产业和企业发展规律,打造开放开源的创新生态,引领各类中小企业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推进数实融合,强化技术经济联系,提高协作配套能力;在重点领域加快形成平台化设计、数字化管理、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全链条循环的数实融合生态,推动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蓬勃发展,引领各行各业消费升级;引导和支持传统产业加快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二是强化引领示范。加快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地区的产业科技创新步伐,以产业创新、科技创新推动数实融合领域的创新,在科技前沿方向加快突破;打造一批高质量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数字工厂、算力中心,加快推广集成化、标准化、模块化运用,提供行业系统解决方案;推动智慧园区建设,支持重点经济开发区数字化改造,建立科学的数实融合评价体系,推广标杆建设经验;加快数实融合在先进产业集群的创新实践,可考虑打造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数实融合发展试验区,深化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三是推动开放创新。数实融合必须着眼于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实施动态开放、内外联动的融合。要学习借鉴其他国家在数实融合领域的先进理念、经验做法,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与合作,嵌入全球创新网络,提升话语权和竞争力。在全球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和市场快速扩大、技术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加快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应用创新,利用我国市场规模大、应用场景丰富等优势,加快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步伐,开辟新领域、新赛道。

  四是加强政策保障。需完善顶层规划设计,坚持整体谋划、稳中求进、循序渐进,增强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各领域各行业之间、产业链供应链之间的政策系统性、协同性。要大力优化新型基础设施的管理措施,提升互联互通水平,加大产业共性技术供给,创新共建共享机制;提升数字治理现代化水平,完善数据资源流通、交易、安全保障、基础设施监管等机制;从全球视野布局产业链供应链,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大力培养数字化规划、工业数据分析、工业互联等方向的专业技术人才,为数实深度融合提供人才支撑。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系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 郭万达】 【编辑:叶攀】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