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港澳合作交流 珠海如何成为大湾区实力担当

发布时间:2024-10-16 02:22:13 来源: sp20241016

  深化港澳合作交流,增强珠西都市圈经济实力和辐射能力

  珠海如何成为大湾区实力担当

  珠海市委“1313”思路举措提出,要抓住“粤港澳大湾区自贸试验区”谋划建设的重大机遇,积极对接香港“八个中心”定位和澳门“1+4”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策略,推动港珠澳联动形成具有更强辐射服务与龙头带动作用的都市圈。

  从“管好用好港珠澳大桥”到“湾区通”工程深入实施、珠港、珠澳合作不断深化,近年来,珠海坚持软硬联通并举,全力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全面对接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抓住机遇,打开城市乘势而起的新窗口,奋力书写特区发展的新故事。

  高水平推进新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珠海如何拥抱湾区、奔向未来?在全新的谋划和部署之下,携手港澳加强各领域对接合作,持续深化港珠澳大桥经贸新通道建设,不断增强珠西都市圈的经济实力和辐射能力。路径已明,目标可期。

  南方日报记者 吴冠霖

  打开新窗口▶▷

  从交通互联向经贸互通

  2023年7月1日零时九分,一辆车牌号为LL7999的香港机动车经港珠澳大桥驶入珠海,成为首辆进入广东的香港单牌车。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拉开新的序幕。

  在“港车北上”之前,“澳车北上”政策已于同年1月1日落地实施。目前,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的港澳单牌车近140万辆次,占比超过50%。

  珠澳与深港,扼守珠江口东西两岸,可谓镶嵌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四颗明珠。独特的区位、特区的优势,注定珠海在全省全国发展大局中承担重要使命。

  2019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颁布,澳珠极点被赋予发挥引领带动作用的使命,成为湾区重要一极;2021年3月,《关于支持珠海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的意见》印发,赋予特区发展新定位;同年9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正式运作,粤澳合作进入全面实施、加快推进的新阶段。

  一系列城市发展的战略动能不断积聚,打开珠港澳三地合作的新窗口。

  珠海市委全会提出,抓住“粤港澳大湾区自贸试验区”谋划建设的重大机遇,积极对接香港“八个中心”定位和澳门“1+4”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策略,推动港珠澳联动形成具有更强辐射服务与龙头带动作用的都市圈。

  具体部署上,珠海将开展“大桥功能服务区”研究,持续深化港珠澳大桥经贸新通道建设,持续完善物流通行政策,大力引进物流龙头企业,推进大桥延长线重要节点工程建设,做好“粤车南下”实施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早在2022年8月,珠海提出加快建设港珠澳大桥经贸新通道,使粤港澳三地跨境物流运输、产业协作不断加强。如今,大桥运送的货运类别愈发丰富,沿线跨境物流产业配套也愈发成熟。以桥为媒,以港澳单牌车进出内地为基,珠海与港澳的合作纵深推进,助力珠海构建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

  拿出新案例▶▷

  加速规则衔接要素流动

  不久前,2023粤港澳大湾区服务贸易大会在珠海举行,大会创新采用“一会三地”模式,其中主会场位于珠海,分会场分别设于香港和澳门。

  加强与港澳服务业之间的合作,持续优化城市营商环境建设,正成为珠港澳合作的新趋势。而在更大的层面,珠海如何进一步拓宽与港澳合作领域和空间,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新作为?

  全会提出,要实施好“湾区通”工程,从粤港澳三地发展所需、群众所盼出发,在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上拿出新的典型案例,继续实施好港澳居民在珠生活就业的各项便利举措,全面聚人、聚商、聚产。

  在过去较长一段时间的合作中,进入珠海的港澳资本主要集中在加工制造业。如今,服务贸易自由化是粤港澳经济合作的重点内容,也是珠海深化与港澳合作的重要工作。

  数据显示,目前服务贸易已成为珠海重要的经济增长点,2018年到2022年,珠海全市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从457亿元增长至658亿元,年均增长9.5%。

  在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看来,珠港澳合作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改革开放后的加工产业转移阶段;第二个阶段是CPEA实施之后的服务业开放阶段;而如今正在走入第三个阶段,即以创新资源、高端生产要素集聚为核心的合作阶段。

  “这个阶段需要珠海通过深化与港澳合作更好地链接全球创新资源和高端要素。”郭万达说。

  事实上,香港拥有较为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以及科技研发资源,但珠海目前与香港之间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合作并不多,香港创新资源对珠海的辐射带动作用并不大。

  “珠海可探索打造珠港澳人才试验田,以国际接轨的工作环境和文化吸引各类创新资源集聚。”丝路智谷研究院院长梁海明建议,港澳地区拥有国际一流水平的高等院校、科研能力、良好的教育资源,国际化的贸易与金融人才以及来自北美和西欧国家的顶级科研人才,可弥补珠海科研水平和培育创新人才不足等短板。而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还可在金融、语言、法律、会计等专业服务领域,为珠海创新企业提供与国际接轨的路径。

  拓展新空间▶▷

  深化区域合作协同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越来越像一个城市”的说法早已流传多年,突破行政边界的限制、积极相拥,正在成为珠江口两岸都市圈、城市群建设的大势所趋。

  立足珠海,全会提出,牵头编制珠江口西岸都市圈一体化建设方案,推动珠中江阳四市协同发展,促进珠西都市圈与广州、深圳两大都市圈联动合作,与湛茂、汕潮揭都市圈携手打造沿海经济发展轴,支持企业双向投资、产销对接,在服务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中赢得更大市场,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拓展新空间。

  就在上个月,广东省政府网站发布《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发展规划》(下称《规划》),明确将以珠海为核心,以中山、江门、阳江为增长极,构建“一核三极、两圈四轴”的都市圈总体发展格局。

  广东省发展改革委主任艾学峰表示,推进珠西都市圈建设,将进一步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高效集聚和合理流动,形成一批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载体,有利于提升珠西都市圈整体实力和区域竞争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重要增长极。

  而随着深圳、珠海两座城市互动日渐增多,呼之欲出的深珠通道让两地再次携手站到了聚光灯下,成为串联两市产业合作、人文交流的重要“桥梁”。

  位于珠海高新区后环片区的深珠合作示范区,是承接东岸创新资源向西辐射的首站。从前一片滩涂地,现今建起一座现代化产业新城,创造了两岸城市间经济互动的新平台。

  “谋划建设深珠合作示范区,是破题大湾区城市群协同发展的重要探索。”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林江认为,从珠三角城市经济体量来看,东岸城市强于西岸城市,《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提高珠江西岸地区发展水平。

  “实现深圳对珠江西岸的产业辐射,需要一个枢纽城市。”林江认为,珠海最有优势担当,但仅依靠珠海还远远不够,“如果深珠携手,将会助推珠海产业能级量级实现更大提升,这是一个‘双赢’的尝试。”

  硬联通推动来往频密顺畅,软联通推动要素便捷流动,在大湾区时代,珠海定将携手港澳地区、联动珠江两岸,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新作为。(南方日报) 【编辑:李岩】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