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评:千方百计挖掘资源开展儿科诊疗服务

发布时间:2024-12-18 23:18:07 来源: sp20241218

随着全国多地冬季呼吸道疾病流行期叠加,儿童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明显增多。国家卫健委办公厅近日发布《关于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做好冬春季呼吸道疾病健康服务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要“千方百计挖掘资源开展儿科诊疗服务”,各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全面向儿童开放,不得拒诊。

秋冬季是儿童呼吸道疾病高发期。网上网下一幕幕画面,写下家长的焦虑与奔波,医院的紧张与忙碌,医生的尽责与劳累。面对这轮叠加的儿童呼吸道感染潮,社会各界人士都在自身职责和岗位上辛勤付出,努力应对。但不可否认,一些就诊需求和看病诊疗服务仍未得到较好满足保障,仍有可以挖掘和提升的空间。

也因此,此次《通知》提出“各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全面向儿童开放,不得拒诊”“简化优化就诊流程,缩短就诊停留时间”等具体要求,有着相当的现实针对性和紧迫性。事实上,就在《通知》下发前几天,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刚下发了《关于指导妇幼保健机构做好儿童呼吸道疾病诊疗服务的通知》,也提出多项要求。一系列政策通知,鲜明折射出维护保障好儿童健康权益的态度,同时也传递出多措并举增加供给与服务保障的信号。

面对儿童就诊服务需求增加,当务之急是统筹资源,加大儿科医疗服务供给。儿童生病,有自身抵抗力弱、学龄人群交叉感染等复杂因素。儿童疾病更具有起病急、变化快,十分考验医护经验等特点。对此,一方面要在药品、耗材、诊疗设备等层面优先保障好儿科,但更重要的是,要协调“挖潜”医疗机构内部资源,科学合理增加诊室和医护、弹性排班、延长看诊时长等。只有在增加供给、挖潜提升服务的基础上,亮明“不得拒诊儿童”等态度,才能较好对接眼下激增的就诊服务需求。

不过要看到,增加供给与增加医护压力往往是会呈现出“矛与盾”的效应。眼下,不少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早已超负荷运转。这启示我们,在做“供给”加法时,还要做好就诊流程环节的“减法”。比如,北京多家医院从11月起就开始实施“先化验再诊疗”措施,优化就诊流程。又如,保障基层医疗机构人员、设备在岗的基础上,引导患者和家长分级诊疗,初诊优先到有儿科资质的社区医院和二三级医院。还有,鼓励有责任、有经验的签约家庭医生、基层疾控人员等下沉到社区和家庭,向家长提供咨询、诊疗等服务,分流部分焦虑盲目和重复就诊的需求。

这轮呼吸道疾病叠加而产生的就诊需求,还照射出一个现实——儿科人才的培养储备和职业保障亟待优化。有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我国儿科医师数量为20.6万人,在全国420万医生数中占比仅约5%,而我国0-17周岁的儿童数量占比为21%。而儿科医生的职业保障和面临的医患关系风险不容乐观。甚至有从业者表示儿科医生少的原因是“累、穷、险”。对此,我们要加大对儿科医生尤其是基层医疗机构儿科人才培养与职业状态的调查研究,促进政策力度、待遇保障、引人留人等机制的不断完善。

儿童健康事关家庭幸福和民族未来。各方要沉下身、静下心,积累经验教训,从政策、机制、人才等层面多措并举,真正保障好儿童健康权益。

(责编:徐玉涵、曲源)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