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上班、晚上学艺,各地夜校助力青年自我提升

发布时间:2024-12-28 13:36:13 来源: sp20241228

  “白天上班、晚上学艺”成为新潮流——

  各地夜校助力青年自我提升(新生活 新体验)

  本报记者 宋豪新 邵玉姿 姜晓丹 范昊天

  作为一种利用晚上非工作时间进行再教育的教学模式,夜校曾经在上世纪80年代受到许多年轻人的欢迎。后来,随着高校扩招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各地夜校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近一段时间以来,各地夜校又得到年轻人的关注。在上海,市民艺术夜校即便“季季扩容”仍是“一课难求”;在杭州,“白天上班、晚上学艺”成为年轻人的新潮流;在长沙,“充电学习”“上兴趣班”成为年轻人“夜生活”的新场景……“夜校热”的出现,反映了目前中青年群体对艺术教育的强烈需求,也折射出当下公共文化服务的高质量发展,更彰显出我国学习型社会建设正加快推进,“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全民终身学习服务体系正加快构建。

  ——编 者

  华灯初上,在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汇泉南路的成都市文化馆新馆,老师还没到,不少年轻面孔已经坐在小提琴教室内,开始练琴。“这次上夜校的机会是我拼手速‘抢’来的,可得好好珍惜。”正在准备练习的覃女士说。

  “夜校”,这个听起来似乎已是“过去时”的教育形式,如今正以新姿态“闯”进年轻人的夜生活。提供夜校培训课程的文化馆、美术馆等文化场馆也努力升级、扩容,让人们有机会在忙碌的工作之余,找到自我提升的机会。

  公益、优质,青年夜校的重要吸引力

  夜校为何能在年轻群体中“出圈”?公益、优质,是青年夜校吸引力的重要方面。

  在上海市民艺术夜校,一个季度12次课,学费仅需500元,价格不高,质量却不低;在浙江省杭州市,多家文化场馆开设青年夜校,一杯咖啡的价格就能上一堂高质量的兴趣班;在湖北省武汉市,青年夜校于2023年11月上线后,“0元学费,满分体验”的课程受到年轻人的欢迎。

  青年夜校并非个别大城市的专有现象。近年来,随着《“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等文件出台,以夜校为代表的优质教育资源加速下沉,将更多公共文化资源带进普通人的生活。

  夜幕降临,药店营业员张洛珊走进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文化馆古筝教室,坐定后,便熟练地戴上护甲,开始练习指法。2023年6月,安次区首期“艺术夜校”开班,张洛珊第一时间就报名了古筝课。“我从小就喜欢古筝,可是一直没机会学,这回咱们区开设的夜校还能免费学古筝,弥补了过去的遗憾。”

  作为一种社会教育形式,夜校始终承担着提升教育水平、提高文化素质的社会职责。随着社会发展,如今的夜校不断与时俱进。从非遗制作到短视频剪辑,从传统茶道到手冲咖啡,新颖多样的课程,折射出夜校在创新发展模式、走近年轻群体等方面的努力与尝试。

  2023年7月,广东省广州市青年文化宫开办青年夜校。课程开设前,青年文化宫面向18岁以上青年通过电子问卷的方式开展需求调研,重点调查参加动机、课程偏好、时间要求等,经过一个多月的课程探索和需求调研,青年夜校“发展兴趣爱好”“促进人际交往”等功能定位基本确定。

  需求的多样化决定了课程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要灵活、丰富。广州市青年文化宫副主任欧小媛介绍,在课程类型上,设置了主题公开课和主题进阶课。主题公开课侧重知识普及,拓宽知识边界;主题进阶课则侧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用8节系列课程帮助青年掌握一项技能。不管是公开课还是进阶课,都相对固定在每周五晚上7点半到9点,按每周一节(次)的频次来开展。这也是年轻人“票选”出来的理想上课时间和时长。

  在夜校,年轻人既能充实生活、增长技能,还能收获友谊。香港青年刘芷玮此前参与过广州市青年文化宫的活动,这次得知青年夜校开设公开课“岭南押花艺术”,第一时间报了名。“不少香港同学对传统文化感兴趣,来夜校学习,也是与内地朋友沟通交流的好机会。”刘芷玮表示。

  精准、实效,课程设计着眼时代需求

  青年夜校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填补了中青年群体艺术教育的空白,也是各地文化机构从供给侧入手,丰富文化供给样态的重要体现。

  安次区文化馆馆长孟庆伟介绍,文化馆常年开设公益培训班,但由于开班时间都在工作日白天,来的大多是一些退休老人。“我们开设的都是艺术普及课程,很多年轻人也感兴趣,但没时间来。”如何让上班族也有学习的机会?“在各地‘夜校热’的启发下,安次区探索开办‘艺术夜校’,在晚间时段为18岁以上、55岁以下的中青年提供艺术普及课程,通过错峰学习的方式更好地满足年轻人的需求。”廊坊市安次区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刘海斌说。

  “2017年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施行后,文化馆的夜间培训就已经开始了。2021年,我们正式开设了针对20至45岁的青年班。”成都市文化馆艺术普及工作部主任刘砺介绍,“在传统课程之外,我们还推出课时更短、更能满足大众兴趣的主题特色班,比如春夏季有针对清明节的课程,冬季则开设年俗文化体验班。”刘砺说,不久前,文化馆总校的夜间培训课程开始线上报名,27门课程名额瞬间被“秒”光。

  青年夜校的开设,拓展了艺术普及空间,也为全民艺术普及工作营造了良好氛围。“以青年夜校为代表的公共文化空间是一个平台,为了让更多人群就近享受、积极参与高品质文化活动,推动全民艺术普及,还需要进一步增强文化服务的精准性、实效性。”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董子铭表示,不只是青年夜校,当下,从家门口的城市书房,到乡村的农家书屋,从博物馆、美术馆,到艺术节、戏曲节……在我们身边蓬勃生长的文化现象,几乎都是全民艺术普及的硕果。“全民艺术普及的开展、实施,是贯彻落实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具体实践和有力支撑。各地开设夜校课程的文化机构所倡导的体系化、标准化、建立反馈和评价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服务等内容,正是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所要求的。”董子铭说。

  升级、扩容,夜校“长红”的必由之路

  某平台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夜校”的搜索量同比增长980%。火热数据,折射出各地青年夜校近年来主动求索、积极作为的成效。但也要看到,目前夜校发展还存在一些亟待补齐的短板,例如,师资力量参差不齐、招生数量规模较小等。针对这些问题,不少夜校通过提升软硬件条件,提供更优质、更丰富的文化产品。

  为确保课程质量,广州市青年文化宫聘请了一批行业专家担任青年夜校的专家导师,持续为青年夜校的课程提供专业指导和内容保障。课前,围绕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授课导师进行充分沟通;课中,安排工作人员随堂听课;课后,组织青年学员进行教学评价,力求对课程质量的全过程把控。

  随着热度持续攀升,夜校场地和服务时间都接近饱和,“抢课难”的矛盾愈加凸显。“我们还私下建了群,一有课程放出,谁看到就赶紧转到群里。”广东省江门市台山市的中学教师谢嘉娜透露自己在当地青年夜校的抢课妙招。“成都市文化馆总校的夜间培训课程抢课开始后第一秒,平台的点击迸发量就达到每秒26万次。”刘砺介绍,下一步文化馆将会在课程的可选择性、上课时间等方面做进一步调整,同时也会探索更多元的开课时间段,让优质公共文化服务惠及更多群众。

  为了进一步解决青年夜校“一课难求”的现状,多地夜校持续“扩容”。在上海,市民艺术夜校从最早只有1个总校,目前已扩展到143个教学点,覆盖全市16个区;在广东,21个地市均已试点开办至少一所青年夜校,中山、梅州等地在部分街道、区县开办青年夜校;在武汉,全市目前已有12个区开设青年夜校。“下一步将不断完善夜校的服务供给,扩大夜校的地域范围。”武汉团市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当下,为进一步呵护好这股“夜校热”,相关部门需要在优化政策环境、整合社会资源、提升利用质效等方面下足功夫。“从总体来看,城市公共文化资源尤其是丰富青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场所平台仍然比较稀缺。各地应坚持规划引领,强化资金支持,依托街道、社区等,改扩建更多的活动场地和平台,同时招募高校退休教师、职校教师等力量,让更多资源下沉到基层一线,为更多青年提供学习机会。”武汉大学城市安全与社会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尚重生表示。

  《人民日报》(2024年01月01日第07版) 【编辑:刘星辰】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