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协调好学术追求与市场需求

发布时间:2024-12-02 15:52:07 来源: sp20241202

原标题:要协调好学术追求与市场需求

   随着国家对科技创新的持续投入,农林牧渔、制造业、建筑业、人工智能、信息科技等关键领域实现了技术成果的批量转化和产业创新的加速孵化。但农林科技成果转化及行业孵化的速率和效率还有待提高。作为传统农业大国,我国农业从规模优势向技术优势转型,必须依靠农业科技革新和创新驱动,这是实现现代农业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笔者团队基于多年从事盐碱地改良与高效综合利用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的经验,对农林科技成果转化形成如下思考。

   要以农林生产社会需求为导向。科研要根据国家需求调整个人兴趣。正是遵循这一理念,笔者团队在教学和科研过程中,对我国农业生产效率总体偏低、与发达国家粮食单产水平差距显著,且有大面积盐碱荒地等问题深有感触。解决盐碱地问题是国家的需要、农业发展的需要。农林科研就是要解决生产实践中的问题,只有这样,科技成果才真正具有生命力。挑战与机遇并存,极大激发了笔者团队的研究热情与创新动力。经过十余年探索,团队在当地盐碱地生态恢复和土壤改良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通过跨学科研究,实现了土壤质量的全面提升和生态系统服务的显著增强。

   要经得起实践考验。当前,多数农林科学研究依托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部委和地方科技项目开展。高校及科研院所相关工作者则更重视实验室研究,盆栽试验内容丰富而扎实,项目成果理论建构颇为合理,但其转化却较为困难。主要原因在于,农林科技成果必须经过生产实践检验,种籽、光照、积温、农田水利、土地平整、种植管理等都是农林生产实践中的重要因素,成果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要经过多次、多年、大面积的田间实验。因此,从行业全局视角来看,农林科技成果必须走出实验室,接受田间地头的实际检验,才能实现真正价值和有效转化。

   要经得起时间考验。科研成果的产出要经历长期艰苦的过程,尤其是农林科技成果,要遵循作物生长自然规律。在研究过程中,一个要素的探索和纠偏通常需要1个生长季或更长时间,证明则需要1至2个生长季,针对不同区域、不同作物的实验同样需要时间。正因农林科技出成果相对较慢,其转化的重要性往往被低估,从而导致成果转化率低,甚至使得多年研究成果无法得到有效应用,错失转化为实际农业生产力的机会。面对未来,农林科技研究迫切需要发展更可持续和生态友好的技术,从而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压力等新挑战,并确保食品安全和农林可持续发展。

   要有“三位一体”的转化基础。科技成果的成功转化,不仅需要大量科学数据和权威科学期刊发表的理论文章作为基础,还需要专利、发明等知识产权载体,以及经过实践检验的成熟技术模式,三者缺一不可。拥有这三大基础,发明人或专利人的知识产权得到保护,成果转化落地后才可以快速产生收益,进一步促进技术或产品迭代升级,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为进一步推动农林科技成果有效转化,笔者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着力。

   第一,建立农业科技与市场衔接机制。农林科研成果无法顺利转化,一定程度上归咎于科研项目立项之初就与市场脱节,研究过于注重创新而忽视市场需求,导致耗费大量人才和物力的创新成果未获市场认可,无法实现转化并形成商业闭环,进而被搁置。对此,应构建高效的科技成果与市场衔接机制及交流平台,并加强高等教育机构、科研机构与农林企业的合作,推动农林科技成果与市场快速对接。科研项目从立项之初就应以市场需求为核心导向,并在研究过程中进行持续验证,有效提高人力资源和资金使用效率,确保科研成果有效转化、顺利落地。

   第二,创新成果质量重于数量。数据显示,我国专利及发明数量已居世界前列,有效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不断提升,2022年达到36.7%,其中近七成国内发明专利由企业所有。企业的创新成果往往贴合实际需求,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主体地位突出,更能推动成果顺利转化。因此,未来应进一步提高农林科技成果质量,强调实际应用和市场适应性,以提升全国农林科技进步贡献率,为我国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迈进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第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保护知识产权不仅能保护创新的种子,更能激发科技创新的动力。近年来,我国颁布实施相关法律保护知识产权,提高了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专利申请数量持续增加。但由于农林的多方参与特性和开放性,其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面临诸多挑战,原创种籽侵权等事件时有发生。因此,未来还需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

   第四,对实现转化的农林科技成果给予适当的政策和项目支持。我国多个领域和行业之所以能持续发展壮大,并最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是因为在发展初期便得到了国家政策、项目和资金的有力支持。我国农林发展同样需要国家对新技术新成果的支持,从而拓宽我国农业从大到强的道路。

   笔者认为,在长期农林科学研究、创新与实践过程中,应始终致力于将科学探索与实际生产需求及国家发展战略紧密结合。这种深度融合不仅能够推动农林科学的前沿进展,还可为我国农林转型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保障我国食品安全和生态可持续发展。

   (作者:胡树文,系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

(责编:郝孟佳、李昉)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