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山东威海碳纤维企业:一根碳丝拉动一个产业

发布时间:2024-10-10 18:23:20 来源: sp20241010

   中新网 威海4月19日电(记者 王娇妮)细如发丝、轻如鸿毛,简简单单一根“丝”,却耐得住3000摄氏度的高温,是钢铁强度的7至9倍——这就是被誉为“新材料之王”的碳纤维材料的能力。

  近日,记者跟随山东省委宣传部组织的“行走先行区看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媒体行活动走进威海市临港区,了解当地碳纤维企业的创新发展。

工人在威海拓展纤维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作。(资料图)受访企业供图

  在威海拓展纤维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T700级、T800级等各种高性能碳纤维产品已实现批量生产。

  “如今我们的产品除了应用在渔具等体育器械领域外,还应用于航空航天、氢能源、风电等领域。”威海拓展纤维有限公司董事长丛宗杰介绍称,国产碳纤维从“出生”到崛起,经历了曲折的过程。

  1998年,做渔具起家的光威集团被碳纤维卡住了“脖子”——国际市场上最受欢迎的鱼竿是碳纤维制成的。想要进口碳纤维,面临流程复杂、周期长、成本高等种种难题。不甘受制于人的集团创始人陈光威决定搞自主研发,建设碳纤维生产线。

  2002年,威海拓展纤维有限公司成立,成为中国第一家从事碳纤维研发生产的民营企业。历经3年不懈研发与调试,2005年,该企业承担的相关碳纤维项目圆满验收,从此中国有了自己的碳纤维。

  近年来,该企业产品不仅实现了航天航空、轨道交通、风电等领域应用,还完成了大型风电碳梁、碳纤维工作梯、碳纤维包装箱、无人机平台等多项新产品的交付应用,实现了从行业“跟跑”到“自主创新”的转变。

  时下,在山东威海,一条贯穿“装备制造—原丝—碳纤维—织物—预浸料—碳纤维制品—检测分析—回收再利用”的碳纤维全产业链正加速崛起。

  当地近年来抢占碳纤维这一新兴产业高地,打造碳纤维产业园,广聚各地新企业,面向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的广阔应用前景构建产业“生态圈”。2023年,该产业园已集聚碳纤维复材产业链规上企业50余家,带动碳纤维产业实现营收270多亿元人民币。(完)

【编辑:张子怡】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