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着力推动产业与科技互促双强 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发布时间:2025-01-04 05:18:28 来源: sp20250104

  本报广州2月18日电 (记者胡健、程远州、洪秋婷)18日,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广东省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参会代表中,企业界和科技界代表超过一半。大会以视频直播的形式开至全省各地市、县(市、区)。

  2023年,广东高质量发展势头良好。向空天探索,“鲲龙”AG600研制成功,大疆无人机畅销全球,量子通信、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如火如荼;向深海挺进,冷泉生态系统、大洋钻探船、深海科考中心加快建设,深海开发能力大幅提升;向微观进军,散裂中子源为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发展提供了新工具,微生物研究找到了新的热量来源、蛋白来源;向虚拟空间拓展,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竞相发展,数字经济方兴未艾……

  目前,广东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四成,已形成8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企业超7.5万家;鹏城实验室、广州实验室、大科学装置等相继布局,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科技领军企业等积厚成势;全省拥有研发人员130万人,位居全国前列。

  18日的大会,向全省发出了高质量发展新的动员令:推动产业与科技互促双强。

  发展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驱动生产力向新的质态跃升。广东提出,抓实科技和产业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切实打通制约产业科技创新的卡点堵点,着力打造“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链,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更好实现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

  企业是创新的主角,广东将继续积极推动创新资源向优质企业集聚,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竞相发展,未来产业孕育孵化。今年,广东将推出一批新的重大科研项目,推动9000家工业企业开展技术改造,推动9200家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

  用市场育动能,广东将充分发挥产业体系完整、市场规模庞大等优势,推出一批新的应用场景,让更多新技术、新产品在广东市场率先应用推广,加速迭代升级。同时积极发展科技金融、技术、数据等创新要素市场,营造更好的创新生态。

  珠海力争工业投资实现两位数增长、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3000家;中山制定实施“科创强市15条”,投资50亿元推动传统制造业技改;惠州将全力稳企业、扩投资、强创新;汕尾将引入新能源汽车产业项目8个以上,在湾区新建2个以上“创新岛”,加快4个县级共建园区的建设,承接45个产业转移项目……

  “以奋斗的你我,成就奋进的广东”成为多名参会代表发言的主题。

  “今年安排省重点建设项目1508个、年度计划投资1万亿元,其中产业项目数量超过一半,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四大类产业汇集项目370余个、年度投资额约1500亿元。”广东省发展改革委主任、省大湾区办主任艾学峰说,将组建重大项目督导服务组,围绕促进产业和科技互促双强狠抓落实。

  “今年力争新增国家和省部级创新平台10个左右,转化创新成果2000项以上。”广东省教育厅厅长朱孔军表示,将开展百校联百县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行动,组织12所师范院校纵向帮扶15个欠发达地区,组织高校与52个涉农区结对,将教学科研成果转化为乡村产业发展的新动能,让广大师生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会场上,鹤山市委书记刘志刚说,作为广东省“百千万工程”典型县,鹤山将集中资源建好省产业转移重点主平台,加速壮大县域经济,推动镇村面貌发生显著变化。

  “比亚迪去年销售新能源汽车突破300万台,同比增长超过60%。”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说,“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广东‘心连心’的产业与创新要素高效协同策略,这为企业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人民日报) 【编辑:曹子健】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