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炼新时代乡村教育“大先生”

发布时间:2024-10-24 12:32:51 来源: sp20241024

原标题:锤炼新时代乡村教育“大先生”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202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第一师范学院考察时强调:“学校要立德树人,教师要当好大先生。”新师范作为近年来提出的一种专业教育类型的新概念,本质上是面向卓越教师培育的新型师范教育形态。新师范既是对传统师范教育的继承与超越,也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发展高质量教师教育的时代要求和使命召唤。面对乡村全面振兴新形势,如何打造一支有理想、有道德、有本领、有担当的乡村教师队伍,锤炼具有教育家精神的新时代乡村“大先生”?时代呼唤新师范书写一份“中国底色、师范成色、乡村特色”的行动方案。

立德为先:以“大思政观”优化育人体系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新师范必须与新时代相适应,将家国情怀、职业使命与师德品质等融入师范教育体系,重塑中华师范内在追求。这就要求服务于乡村振兴的新师范以引导学生铸就高尚师德为首要任务,持续优化“大思政观”引领下的育人体系,培养师范生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立师德,树牢乡村“大先生”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厚植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

一是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构建乡村学校校史馆、红色基地、乡村教育家纪念馆等多样化思政教学平台,深入挖掘百年党史、百年乡村建设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的红色资源、典型人物,丰富思政教学资源和教学形态,讲好乡村教育、乡村振兴的新时代故事,不断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国家意识、民族精神和公共责任。

二是促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以“大思政”引领各类课程建设,根据教师教育专业特点提炼课程思政元素,整合课程资源,将爱国主义精神、教育家精神、劳动精神贯穿教学全过程,推动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而行,形成协同效应,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乡村观、儿童观、教师观、教育观。

三是实现思政理论课与实践活动相互促进。通过“三下乡”、田野调查、乡村教育调研等社会实践活动,寓教于实践,让学生深入了解乡村社会和民生,沉浸式体验乡风文明,感受乡村振兴的脉搏,增强其责任感、使命感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对思政课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立业为本:以大系统观夯实在地实践

陶行知曾说:“使每个师范毕业生将来能负改造一个乡村的责任,就必须在他毕业之前就教他运用各种知识去作改造乡村之实习,这个实习的场所,就是眼前的乡村。”新师范强调回归师范教育的主体地位,将知识技能学习结果与教育教学鲜活实践关联打通,真正实现由“教育知能授受型”向“教育实践创生型”的历史性转变,这是新师范教育效能提升的必由之路。面向乡村教育的新师范要以大系统观贯彻实践导向的人才培养理念,统筹师范性、应用性与乡土性,夯实师范生知识、技能、精神的在地化实践,提高其乡村从教能力,铸就乡村“大先生”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和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

一是强化理论习得的本土化。相比于传统师范教育,新师范重点是培养师范生的教育知识生产能力,需要推动教育理论知识与教育实践的深度对接。因此,我们应发挥乡村教育的资源优势,从实际出发对接乡村教师培养的本土化需求,设计师范生在地化专业发展培养方案。推动师范教育课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培养师范生乡村生活力、适应力、回应力的亲农课程群,增加乡村社会学、乡村教育学、乡村情境文化、生态环境特色等知识,引导师范生形成科学的乡村观和积极的乡土认知。

二是强化技能掌握的在地化。新师范重点解决的是基本教育技能在真实教育生活实践中持续增值与生长的能力。对面向乡村的师范教育来讲,这种教育教学能力关系到师范生进入真实乡村场域后的态度和信心。应通过构建乡村教育教学能力培养专项训练课程,如乡村学校包班和复式教学、乡村学校班主任工作、留守儿童教育与管理、乡村寄宿制学校管理、乡土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乡村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乡村学校家校社协同育人方式等,有针对性地培养师范生的乡土性专业素养和职业技能,提高其把握乡村教育规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是强化精神养成的在场化。新师范教育中贯穿的精神,是教育情怀、道德责任感和对教育事业的深刻承诺。应通过师范生培养基地的下移、培养活动的拓展、培养方式的深化,让师范生以在场体验和切身体悟,提高情景专业性,在具有乡土特征的专业情感、知识结构、社会交往和生活习惯的培养过程中树立“为了乡村”的教育信念,激发乡村教育智慧不断生成。

立志为上:以大教育观强化乡村服务

新师范的时代意蕴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办好师范教育,将国家战略与民生发展的价值取向融入师范人才培养之中,努力实现当代师范教育的中国化。新时代的乡村教师肩负着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助力乡村振兴的时代使命。新师范要以天地人和谐的大教育观,提高师范生赓续乡土文化、培育乡村人才、服务乡村治理的意识、能力和信心。

一是激活身份认同,筑牢服务意识。乡村教师的社会角色是专业性与公共性的融合。新师范可通过“两手抓”来实现对师范生未来社会角色的塑造:一方面,通过“请进来”,邀请优秀乡村教师现身说法讲解乡村教育案例,邀请乡村干部解读社情民意、乡风民俗;另一方面,通过“走出去”,组织师范生沉浸式参加乡村研习见习、顶岗实习、乡村学校教育帮扶、乡村社会实践服务等活动,促进师范生完成对自我身份、专业身份和社会身份的乡土性认同、价值体认及使命践行。

二是引导终身学习,提高服务能力。新师范应将学生培养成终身学习者,其素养和能力内涵主要包括:有向乡村社区干部、乡村学校师生、普通村民学习的态度和意愿,有在处理复杂事件中不断学习历练的勇气和决心,有发现、借助并用好乡村资源助力乡村教育的眼光和视野,有分享教育资源为乡村社区服务的胸怀和境界,等等。通过不断锤炼学生的文化传承力、道德感召力、资源整合力、社会治理力,在持续的“育己-化人-厚乡”中螺旋式提升师范生的服务能力和价值获得感。

三是完善评价机制,践履服务责任。新师范应改革对师范生的考核评价体系,不以学业成绩作为唯一评价标准。应紧扣乡村需求的特点,建立以教育实践和社会服务为导向的过程性评价机制,将他们服务乡村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贡献度纳入评价体系。增强评价内容、评价主体的多样性,以科学、合理、具有大教育观大发展观的评价机制调动学生参加乡村实践、贡献乡村社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他们服务乡村社会、践行公共责任的自我效能感。

(作者:单莹,系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

(责编:李昉、孙竞)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