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风沙地 今朝万亩松(美丽中国)

发布时间:2024-12-16 10:56:16 来源: sp20241216

  辽宁省康平县的“万亩松”。   康平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核心阅读

  地处科尔沁沙地南缘的辽宁省沈阳市康平县,曾经饱受风沙困扰。为让沙丘变林海,当地坚持植树造林,建起防护林带,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转变。如今,当地持续巩固拓展治沙成果,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依托生态资源发展绿色产业,走出一条生态美、百姓富的发展路。

 

  登上辽宁省沈阳市康平县海洲窝堡乡育林村30多米高的瞭望台,一片面积1万多亩的松林在脚下铺展,郁郁葱葱,这里被当地群众称为“万亩松”。

  拿起望远镜,但见松林北部沙丘起伏。“那里就是科尔沁沙地,自从有了‘万亩松’,沙丘不再南侵了。”康平县自然资源局造林经营管理室主任王喜岩说,康平地处科尔沁沙地南缘,沙化土地面积一度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七成以上。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康平干部群众坚持造林治沙,全县沙化土地面积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240万亩下降到现在的68万亩,森林覆盖率由1.4%增加到24.1%,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造林——

  从“万亩松”到“新万亩松”,阻止科尔沁沙地南侵

  留校,还是进政府机关?

  1959年大学毕业时,张庆山做了个出人意料的选择——回到老家康平县海洲窝堡乡担任林业助理,造林治沙。

  当年的海洲窝堡乡,风沙地占比高。“刮风黄沙起,雨来洪水流,今年盼明年,年年都不收……”一首顺口溜,道尽当时海洲窝堡乡群众饱受风沙之苦的情形。

  上任第一件事,张庆山把自己的名字改为张青山,暗下决心:沙地不绿,誓不罢休!

  在沙窝子里种树,能行吗?“风沙大栽不活”“缺雨水不能活”“土质不好不适合”“咱这从来没栽过”……干部群众对种树治沙充满疑虑。

  张青山经过一年多的调查勘测,摸清了全乡每一座沙丘的情况。张青山的大儿子张晓利回忆:“我家前后院就是我父亲的试验场,栽了10多种树木,不同时期不同树种有不同栽法。”

  1965年春,海洲窝堡乡正式开始固沙造林行动。在张青山带领下,大家扛着铁锹、树苗,拎着水桶,奔向风口沙丘。

  黄沙弥漫,刮得人睁不开眼睛。“头一天栽的树苗,第二天就被黄沙埋上了,大家就把苗一棵一棵扒出来再种。”育林村村民孙德新说。

  到了夏季,张青山又带着大家栽植樟子松。“樟子松是雨季松,顶雨栽种,成活率肯定高。”他说。果然,一个月后,松苗成活率达到七成左右。人们奔走相告:“松树活了!”

  打那时起,每年春秋两季,海洲窝堡乡都要组织植树造林。

  就这样,一株株,一片片,十亩百亩,千亩万亩,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奋战,海洲窝堡乡形成了如今的“万亩松”,筑起一道绿色阻沙带。

  2001年,为了阻止科尔沁沙地继续南侵,康平县依托“三北”工程,筑起一条长128公里、宽1公里的“绿色屏障”。2008年,康平又对其进行扩建,使其部分宽度达到3公里。

  “万亩松”东南10公里外,是北三家子街道王平房村,这里曾是康平县最大的风口。2012年,康平县启动“新万亩松”工程,在王平房村、苇塘村栽植松树7000余亩,林地面积累计超过1万亩,堵住了科尔沁沙地南侵的最后一个风口。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见缝插绿’,扎实推进林业生态建设工程、‘新万亩松’工程等,累计植树18万亩以上。”康平县委书记王铁利说。

  护林——

  在几代人的努力下,康平县森林保有量达78.3万亩

  “绿了海洲地,白了青山头。”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海洲窝堡乡流传开这样一句话。《康平县志》记载,林业工程师张青山带领当地干部群众植树造林24个春秋,实现了全乡绿化。

  2006年,69岁的张青山因病去世。如今,在海洲窝堡乡政府院内,一棵糖槭树亭亭如盖。“这棵树是张青山1965年亲手栽下的,50多年过去,当年的小树苗长成了参天大树,记载了他与风沙搏斗的一生,也见证了康平干部群众‘敢把沙漠变绿洲’的奋斗历程。”海洲窝堡乡党委书记李星天说。

  栽上了树,治住了沙,更要护好这片绿。

  采访间隙,记者遇到徒步巡山的护林员孙洪山。他中等个头,脸膛微黑透红,腰杆挺直,恰如一株挺拔的樟子松。

  “林子里积了这么厚的雪还要巡山?”记者问。“那可不,得留心大雪压折了树枝没有,还得提防着有没有人趁雪后钻进林子里下兽夹和猎套。”今年55岁的孙洪山已在万亩松林中度过了30多个年头,对这里的一草一木再熟悉不过。

  “天不亮就出来了,巡逻到中午回去吃口饭,吃完饭继续上山,天黑以后就在山上的值班点凑合一晚,生怕出一点险情。”每年春秋两季防火关键期,孙洪山就“长”在了林子里。

  “刚开始当护林员那会儿,松林有几千亩,后来逐渐增加到1万多亩。”孙洪山说,“看着树越来越多、越长越高,我这心里也越来越敞亮。”

  守护绿水青山,不止一个孙洪山。在北三家子街道“新万亩松”,李海和李洪威父子接力护林,一干就是10多年。

  2012年,“新万亩松”工程需要一名护林员来看护幼苗。得知这个消息,王平房村的老党员、退伍军人李海第一时间报了名。

  “巡林一圈要4个多小时,一天最少要巡护两次。”每天只有看到松林安然无恙,李海的心里才会觉得安稳,“三分栽种、七分管护,管护可是慢功夫、细功夫、长功夫,来不得半点虚的。”

  2017年,李洪威从腿脚不便的父亲手里接过“接力棒”。从那以后,李海经常和儿子一起进山,父子俩一起巡林、护林、防火、定期补植,用心守护“新万亩松”。

  “到了种树补植的时候,老爷子天不亮就起床,和我一道进林区栽树,一直干到天黑。”李洪威说,寒来暑往,当初不到膝盖高的小树苗如今已有碗口粗。

  “在几代人的努力下,目前全县森林保有量已达78.3万亩。”王喜岩说,到2025年,康平县将再植树8万亩,届时森林覆盖率将达到29.3%。

  发展——

  治沙成果巩固拓展,绿色产业不断延伸

  每年11月,康平卧龙湖自然保护区都会迎来候鸟南迁高峰期。“卧龙湖是辽宁最大的平原淡水湖,也是东北亚鸟类迁徙的重要驿站。”沈阳卧龙湖湿地科普馆馆长张宇迪说,经过多年的建设和保护,卧龙湖生态环境日益改善,每年都有上百万只候鸟在这里栖息和繁殖,水鸟单日最高观测记录突破15万只。

  “近几年,我们结合防沙治沙工作,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大力实施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等工程,全面形成带、片、网、点相结合的生态安全防护体系,为巩固拓展治沙成果提供坚强保障,全域生态环境显著提升。”王铁利说。

  既要生态美,也要百姓富。

  走进位于海洲窝堡乡海洲窝堡村的康平县兴果花生专业合作社,一股花生的清香扑面而来,合作社负责人季秀丽正和几个工人忙着将花生粒打包装袋,“销售旺季时,一天的出货量能有上千斤。”

  季秀丽打小跟着父母种花生,“以前风沙大,前脚刚种完,后脚风就给刮走了,一块地得种上四五回才能打出点东西来。”

  如今,“万亩松”挡住了风,拦住了沙,海洲窝堡乡的花生亩产从两三百斤一跃提升到500多斤。“我们的特色品种‘四粒红’花生,一斤能卖到20多元。”季秀丽说,今年合作社产值预计能达到500万元。

  “我们通过大力发展花生特色产业,把沙土地的劣势转化为优势,走出了一条花生产业规模化、绿色化、品牌化的发展之路。”李星天介绍,截至目前,全乡花生种植面积稳定在8万亩以上,年总产量约2.5万吨,总产值达2亿元。

  肆虐的沙被降服,强劲的风也被充分利用。“康平是全国风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风电并网发电装机容量已达80万千瓦。”康平县发展和改革局局长刘德民表示,正在建设中的135万千瓦风光火储一体化基地项目优先利用风力、光伏等清洁能源,同时适度配置储能设施。

  2023年8月,《辽宁省科尔沁沙地歼灭战和荒漠化综合防治行动方案(2023—2030年)》印发,明确到2030年,全面打赢科尔沁沙地歼灭战,现有沙化林草用地植被综合盖度达到80%以上。

  “下一步,我们将以沙化土地全面治理为重点,围绕退化林修复、沙化耕地治理和小流域综合治理,有力推动森林抚育、补植补造、流域治理等重点工程,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王铁利说。

  《 人民日报 》( 2024年02月22日 14 版)

(责编:白宇、卫嘉)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