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实践中绽放青春之花(金台随笔)

发布时间:2024-12-16 09:31:26 来源: sp20241216

  不断加强文化场所与校园之间的互动,建立起精准对接机制,将丰富文化资源持续不断地转化为思政教育的鲜活教材

  

  探访北京大运河博物馆,感受运河2500多年文脉悠悠;来到新宫遗址,在对一件件文物的整理、修复中,触摸历史的脉动;将原创作品搬上首都各大剧院,为观众带来精彩的“青春大戏”……这个暑假,不少北京高校学生走出校园,投身火热的文化实践,为首都文化图景增添别样色彩。

  北京正在开展的“‘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让青年学子与丰厚文化资源实现深度链接。在这一行动计划的推动下,学生们不仅能在校园里接触更多理论专家、文化名家,欣赏更多经典剧目、文艺佳作,还能有更多机会“打卡”文化坐标、开展文物研究、参与志愿服务等,沉浸式体验京华大地的文化魅力。送进来、走出去,优质文化资源得以更好滋养莘莘学子。

  博物馆、纪念馆、影剧院、文化产业园区等文化场所,蕴藏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彰显着一座城市的人文风貌与精神气质。文化场所“敞开大门”,提供更多深度了解文化知识、利用文化资源的机会,是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题中应有之义。

  在北京,首都博物馆在闭馆期间,开启展柜,拿出一批“压箱底的宝贝”,供大学生近距离研究。在陕西西安,秦岭生态博物馆、老物件博物馆、版画博物馆等各具特色的博物馆被“搬”进校园,成为学生们“博悟”成长的新课堂。不断加强文化场所与校园之间的互动,建立起精准对接机制,将丰富文化资源持续不断地转化为思政教育的鲜活教材,能够更好助力学生们在欣赏文化之美中,涵养文化情怀、厚植文化自信。

  青年成长,离不开文化滋养;文化创新发展,同样需要青年的“奇思妙想”。青年与文化的“亲密接触”,应该是“双向奔赴”。比如,北京首钢文化产业园、798艺术区等多个文化产业园区,邀请北京高校师生以“园区体验官”“园区小助教”等身份,为园区发展建设“把脉问诊”、出谋划策;山东一些高校组织研究生实践团队,深入全国各地探访红色文化,并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传播……青年人不只是参观者、体验者,更是参与者、建设者。年轻人的加入,新观念的融入,为文化传承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让文化呈现“年轻态”。

  文化,因传承而熠熠生辉,因发展而生生不息。让青年学子有更多机会参与文化实践,不仅能为他们朝气蓬勃的青春岁月注入深厚的精神力量,也能够以年轻人的朝气、锐气更好激活文化创新的“一池春水”。这样促进青年成长与文化发展“双赢”的实践探索,不妨更多一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人朝气蓬勃,是全社会最富有活力、最具有创造性的群体。”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文化浸润下成长成才的新时代青年,必将在文化传承发展中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 人民日报 》( 2024年09月06日 11 版)

(责编:袁勃、曲源)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