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和管理要‘两手抓’”(“我是党员,我在岗位”)

发布时间:2024-09-27 05:42:12 来源: sp20240927

  李华在车间检查设备情况。   周宇旗摄

  李华(左)带领团队检查新品生产现场。   严立政摄

  穿上白大褂,用工作帽罩起一头利落的短发。下午3点,广西南宁百会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李华快步走进固体制剂车间。

  “新药生产的岗位,还适应吗?”

  “一定要熟悉流程,按规范操作。”

  来到生产流水线,与员工交流;转到药品包装车间,细致查看情况……这是李华的日常巡查。从初出茅庐的大学生成长为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当选为党的二十大代表,18年来,李华始终奋战在生产一线。

  2006年,李华从哈尔滨医科大学药物制剂专业毕业后回到广西,成为百会药业固体制剂车间的一名技术员,从事生产工艺技术管理工作。

  “药品生产是十分严谨的,每个环节都不能出差错,原料哪个先投、温度控制在多少摄氏度,都要经过工艺论证。”在药品生产一线,李华不断扩充自己的专业知识,在实践中积累和总结经验,一路成长为公司技术骨干。

  2018年,为了更好地清洁药品生产线,防止药品交叉污染,她和团队进行技术创新,研发申请了“一种便于清理的压片机料斗”和“一种制药用压片机”两项国家专利。

  “现在设备技术更新换代很快,新设备来的时候我们都要调试,有的甚至要重新进行工艺摸索。李书记总是把问题考虑在前,在拿出方案的同时准备好备用方案,统筹下阶段工作。”固体制剂车间主任李枝惠指着车间崭新的压片机说。

  “技术和管理要‘两手抓’。不仅要在技术创新上打头阵,还要抓好管理,带领员工为企业创造更大效益。”李华说。

  李枝惠自实习起就由李华亲自带教,时至今日,回忆起多年前的一幕场景,她依然记忆犹新——

  那时,老药厂经济效益有待提升,面对缺乏竞争力的薪资待遇,常有员工跳槽。在一次固体制剂车间的巡查中,刚升任车间主任不久的李华用试制的药片拼出了“5000”的字样。

  “李主任,这是我们今天的任务数吗?”有人发问。

  李华笑着摇头,“这是我的目标,一年时间,我要带着你们实现这个工资数。”

  “我当时的工资只有2000多元,大家都觉得李书记说的是玩笑话。”李枝惠说,“没想到不到一年的时间,李书记带领我们结合新设备操作钻研改进工艺,鼓励我们参与技术改进课题、车间管理、生产管理等,随着生产效率的提高,这个目标真的实现了!”

  在李华的影响和带动下,李枝惠也一路成长为固体制剂车间主任,“李书记面对困难有冲劲、敢担当,我们看着也很受感染,不由地想要向她看齐。”

  身为党员,李华觉得自己的责任不仅于此,“许多员工都很信赖我,碰到什么困难也愿意和我说。”

  前些年,为了适应生产扩大化、现代化的要求,百会药业需从旧厂区搬迁至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员工中出现了一些担忧情绪。

  身为工会主席,李华做了大量调研,她发现,工人们主要是担心不能适应现代化的机器生产操作,也担心新厂区生活不方便。

  “公司一线,绝大多数是在老药厂干了半辈子的老员工,在适应生产现代化的同时,我们也要尽量保住大伙儿的饭碗。”在李华等骨干的建议下,百会药业大力培训员工掌握新设备操作技能,分阶段上线现代化包装生产线,并在新厂区内设置了员工食堂方便员工就餐。

  结束日常巡查,已到了临近下班的时间。

  “还不能下班。”回到一楼换装区,李华脱下白大褂、摘下工作帽,快步向办公楼走去,“有一件大事耽搁不得!”

  “类似的一款胃药,原研药的价格约是我们的10倍。”拿着铝碳酸镁混悬液的小条袋,李华骄傲地说,“这是继2021年后,我们又一个申报国家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产品。”

  说完,李华一头扎进了液体条袋生产线的生产规划工作中。

  

  版式设计:蔡华伟

  《 人民日报 》( 2024年02月27日 19 版)

(责编:岳弘彬、牛镛)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