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抓小才能抓好(一线行走)

发布时间:2024-09-17 02:58:20 来源: sp20240917

  很多看似不起眼的小点子、巧办法,来自基层干部的亲身实践,简便易行,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推动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

  

  最近,记者在山西太原采访时听说,当地不少社区工作人员和群众沟通有独特的方式。

  “拉窗帘,是我们跟老人们约好的‘暗号’。”万柏林区公园路社区党委书记陈芳指着辖区一户居民的窗户说,“对于独居老人等重点居民,社区干部要早看窗帘晚看灯。”

  陈芳介绍,公园路社区老年人居多,不少高龄老人独居在家,又不会用手机,给日常生活带来很多不便。去年,社区与山西省红十字志愿者协会合作,召集辖区党员与群众在内的420人组成了志愿者队伍,针对群众需求开展服务,“窗帘行动”就是其中之一。“我们和老人们约好,早上7点到9点间把窗帘拉开,晚上把窗帘拉上,这样我们在楼下一看就知道老人生活正常。”陈芳说,“每天在社区干部微信群里,大家会定时发布检查的照片,看到窗帘准时拉开、准时拉上,才能放心。”

  和泽苑社区与独居老人沟通的“暗号”是一块安全提示牌。“牌子正面画着笑脸,反面画着哭脸,遇到不是很紧急的困难或问题时,老人就把‘哭脸’冲外挂在窗户上。”和泽苑社区工作人员说,“社区干部或者热心群众在不影响老人日常起居的前提下,每天在社区遛弯时就能时时留意老人的生活状况。”

  这些“暗号”慢慢变成拉近干部群众感情的纽带,居民与社区干部一起“坐一坐”“聊一聊”的意愿更高了,老人们在生活中遇到急、难、琐事,常会第一时间想到社区干部。

  从个性化约定“暗号”,到制度化上门问需,社区干部在精细化服务中一点一滴建立起与群众之间的信任。沟通多了,对群众的诉求了解得更加充分,服务也更有针对性。有老人生病,社区就帮忙买药;有老人理发不方便,社区就联系志愿者上门;老人们爱热闹,社区就定期组织开展文艺活动……

  基层治理如何创新?大到出台一项制度规章,小到制作一块安全提示牌,答案贯穿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细微处。基层治理,抓小才能抓好。很多看似不起眼的小点子、巧办法,来自基层干部的亲身实践,简便易行,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推动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

  (作者为本报山西分社记者)  

  栏目投稿邮箱:yxxz8494@163.com

  《 人民日报 》( 2024年03月15日 10 版)

(责编:胡永秋、杨光宇)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