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生态知识 讲好自然故事

发布时间:2024-12-23 00:38:21 来源: sp20241223

  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洋北街道文体中心图书室内,小朋友在阅读自然科普书籍。   陈少帅摄(影像中国)

  编者按: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高度重视科学普及,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科学文化素质。近年来,以自然科普为主题的出版物丰富多样、广受欢迎。本版约请记者走访书店、作者、出版社等,一窥当前我国图书出版行业自然科普读物的现状。

 

  书店——

  “生态百科类图书的销售量近几年一直在增加”

  本报记者  张丹华

  “妈妈,动物百科的书在这里,我找到了。”春节假期,陕西西安小学生庄子睿在妈妈李女士的陪同下来到曲江书城寻找自己喜欢的书籍。

  每逢节假日,位于曲江新区的曲江书城就格外热闹。走进书城,犹如打开一本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巨型时光廊桥将书城三层巧妙连接起来,让读者能自由穿行。在二楼通往三楼的电梯旁,各类科普图书有序陈列在展台和书架上。

  “通道位置人流量较大,把科普类图书布置在这里,人们经过的时候,很容易看到展台上摆放的畅销书。”曲江书城经营管理部文学部组长任钢介绍,“一楼主要是文创产品,二楼是书店主体售书区,三楼主要是少儿图书区。”

  畅销书展台上,《生物奥秘》《自然百科》《神秘动物图鉴》《自然笔记》等自然类科普图书有20多种,约占所有摆放书籍的40%。“图书印刷很精美,配有动植物的图片,非常有趣,文字也通俗易懂,十分受青少年欢迎。”任钢说。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儿子对大自然越来越好奇。我们也比较关注人类健康以及地球健康相关主题,所以经常阅读人类基因、微生物等方面的书籍,希望通过阅读走近自然。”李女士说。

  畅销书展台背后的书架上,摆放的是更为专业的科普类图书,包括《大秦岭蝶类志》《种业中国》等。“阅读这类书籍的一般是成年人,他们通常会根据需要在实体书店了解书籍内容,再通过网上书店购买图书。”任钢说。

  嘉汇汉唐书城是西安当地一家老牌民营书店,经营各类图书约26万种,书店附近有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出于增加曝光的考量,该书城把百科类图书摆放在连接二层南北厅的通道位置。

  “生态百科类图书的销售量近几年一直在增加。”嘉汇汉唐书城科技生活区区域经理董美莹说,“科普类图书销量排行榜上,生态类的常占不少席位。”

  董美莹介绍,近几年生态类图书受欢迎有多方面原因,比如学校开设劳动课、自然课,学生与大自然接触的机会增多等。包括自媒体在内的各类媒体平台对生态科普的宣传也日益加强。“像《海错图笔记·肆》《植物的战斗》等,都得到了一些自媒体博主的推荐。”董美莹说。

 

  作者——

  “做科普不是写专著,语言应通俗易懂”

  本报记者  强郁文

  清晨的湖畔,湖北武汉一名观鸟爱好者站在望远镜前,一边观察远处的鸟,一边和手上的书作对照。走近细看,这本名为《武汉鸟类图鉴》的书只有一个手掌宽,封面配有胶皮,可防水。该书主编、武汉市观鸟协会会长颜军介绍,这是为了便于读者野外观鸟时随身携带、随时取阅。

  据了解,2016年起,武汉市观鸟协会的观鸟爱好者持续开展鸟类动态监测,书中570幅照片全部在野外自然状态下拍摄,展现了武汉地区419种野生鸟类的真实生活状态和环境。

  “在武汉,哪种鸟最常见,哪种鸟较‘稀罕’,什么时间、到什么地点寻找目标鸟种,书中一目了然。”颜军说,这既是科普书,也是工具书。全书结构为“一页一鸟”,读者可以按图索骥,查询鸟类外貌、名称、生活习性等。

  生态科普出版物既可在本地发挥作用,又能服务游客。地质科普读物《恩施大峡谷的故事》就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李江风等为湖北省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恩施大峡谷撰写的,书中详细介绍了恩施大峡谷地质遗迹和地质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情况,便于各地游客了解大峡谷的形成和演化过程。

  李江风介绍,为了编写这本书,他和团队精心搜集了上百张高清图片和地形图纸。“文字是必要的,但更要注重视觉体验,图文并茂,才能更好地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李江风说,“做科普不是写专著,语言应通俗易懂,不宜过于深奥。”

  近年来,李江风已陆续主编10多本地质科普出版物,并受聘为自然资源部“首席科学传播专家”。他的作品中既有适合大人阅读的地质旅游指南,也有专为孩子编制的画册绘本,市场反响超出预期。

  “楝花,一头亲情,一头爱情”“绶草,美女的披肩发”……翻开《身边的草木》一书,除了四季常见植物的介绍,书中还融合了植物意象、文学诗词及作者本人的生活经历与见闻故事。图书作者、武汉大学植物标本馆副馆长杜巍长期从事植物分布调查与分类学研究,同时热心于植物科普活动。

  “植物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植物多样性与人类生存、文化传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很多人对于这些生活中的‘朋友’却了解不多。”杜巍认为,生态科普不仅要传递科学价值,还应体现出美学和人文价值,“仅是信息介绍,难免显得‘干巴巴’。要以科学知识为‘骨’,保证内容准确;以人文生活为‘肉’,让图书更可读,实现科学性与趣味性兼备。”

 

  出版社——

  “要持续耕耘,也需要一代代的编辑去传承”

  本报记者  尹晓宇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图书展览室内,两本书摆放得格外显眼——《嘉卉:百年中国植物科学画》《山川纪行——臧穆野外日记》。前者曾获得2019年度“中国好书”、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装帧设计奖等荣誉;后者曾获得2021年度“中国好书”、第七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普图书类特别奖等荣誉。

  值得一提的是,这两本书都属于该出版社的“青鸟新知”系列。2006年至2016年,“青鸟新知”的前身“青鸟文丛”共推出39种图书,主要聚焦生态文化领域,以关爱生命、绿色环保为主题。此后,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推出旨在使科学与人文交汇的科普文库“青鸟新知”。

  这一次融合创新,还得从一场植物科学画的展览说起。

  2016年,广东深圳仙湖植物园举行“丹青芊卉——华南植物科学画展”,展出了华南植物园几位画师的代表作。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的编辑周远政第一次了解到中国的植物科学画师有如此精美且丰富的画作,颇受震撼。得知主办方想把植物科学画展作为国际植物学大会的正式展览单元并准备结集出版后,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努力拿下了出版合同。2017年,《芳华修远: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植物艺术画展画集》出版。

  中国科学院院士洪德元在该书序言中提出,与一般艺术绘画不同的是,植物科学画带有明显的科学目的——记录植物物种或局部的形态特征。周远政说:“植物科学画的内核是科学,但兼具了艺术之美,它的每一片叶子、每一片花瓣、每一粒果实都有植物学的依据,这是与艺术创作的极大差异。”

  《芳华修远: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植物艺术画展画集》被评选为2017年度“中国最美的书”,在业界获得诸多赞誉,这些都让出版社有了底气,决定循着这条路试一试。后来,《嘉卉:百年中国植物科学画》出版。这本首部以中国植物科学画为主题的人文科普图书选用680余幅植物科学画精品,涉及860余种代表性植物,系统梳理了中国植物科学画的百年历史,并由编辑团队对画作做了点评,方便大众阅读。

  进入自然科学画领域,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又顺藤摸瓜找到了另一个选题——臧穆的野外考察日记。臧穆是国际著名的真菌学家。2021年,《山川纪行——臧穆野外日记》出版。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文采在序言中写道:“我个人认为,《山川纪行》可称当代植物学界乃至生物学界图文版的《徐霞客游记》。”

  周远政坦言,自然生态科普原创虽然相对小众,却是个宝库,需要培养既有专业知识又适合大众传播写作的作者,“要持续耕耘,也需要一代代的编辑去传承”。

  《 人民日报 》( 2024年02月19日 14 版)

(责编:孙竞、熊旭)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