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三评“教师减负”之一:不能承受之重,谁理解?

发布时间:2024-11-06 03:09:33 来源: sp20241106

“网络学习积分、普法考试,各种教学以外的任务数不胜数”“消防安全、防溺水、反诈、打疫苗、买保险,统统都是老师的任务,令人身心俱疲”……这样的忙碌,是个案还是“群像”?一段时间以来,“中小学教师课外负担重”等话题,持续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新学期伊始,这类话题又打开了讨论窗口。

从事任何工作,都会有压力,教师当然也不例外。但是,现实中社会事务加重教师负担的问题确实越来越突出,甚至已经影响部分教师正常开展教学活动。据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发展研究所与光明日报发布的联合调研结果显示,教师的非教学工作量增加,占用了过多时间精力。其中,60.8%的受访教师表示,参加各类检查考核、创建活动等非教育教学工作量“明显增加”或“增加”。不仅如此,“扫黄打非”宣传教育、禁烧秸秆宣传、家庭情况摸底、强制下载各类App、视频学习打卡、截图拍照留痕、填表造册、卖保险、催缴医保,统统压到了教师头上。有校长统计,最多的一年收到过4000多份来自各个部门的文件。还有校长感慨,“世界上所有的事(好像)都能关系到我们。”

由此可以看出,不少教师感到压力重重,面临的额外工作负担既来自教育内部,也来自教育外部。如,少数地方的党委、政府仍存在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倾向,“口头上”和“文件中”重视减负,实际仍将本部门工作层层加码给学校;部分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协同机制未建立,各类“进校园”事项审批制度不完善,监督制约、评估监测等难落地。

客观地说,教师适当承担一定的社会事务,也是在履行社会责任。但是,教师的主职是教书育人,对教师而言,超负荷的运转,尤其是各种与教学不相关的事务,不仅会降低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幸福感,带来不良生理和心理压力,还会导致教师投入备课和教学的时间精力相对减少,影响教学质量和学生全面发展。在接受调研的教师中,表示“不愿意继续从事教师职业”者占比达35.5%,“比较不愿意”占比26%。

减少非主责主业的工作任务,是中小学教师群体一直以来的心声与诉求。“最能治愈我的,就是上课;最让我感到满足的,就是学生的进步。”网络上,一位老师的心声令人感慨。教育是一个静待花开的过程,只有把教师从繁重的压力中解放出来,使其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他们才能更好地肩负起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在教书育人岗位上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责编:徐玉涵、曲源)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