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储能电站如何调节电力(经济新方位·能源新业态)

发布时间:2024-12-29 04:08:10 来源: sp20241229

  用电高峰期,白天限电、晚上赶订单的“夜班工厂”生产模式,曾困扰着一些企业。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电力紧缺一度是制约发展的大问题。

  如今,广州佛山之间、北江之畔,约5.5个标准足球场大小的场地内,一排排浅灰色的电池舱组成装机规模300兆瓦/600兆瓦时的新型储能电站,宛如一个超级“充电宝”,源源不断地为城市运行输送稳定电能。

  这是宝塘电网侧独立电池储能站(以下简称“宝塘储能站”)——粤港澳大湾区最大规模新型储能电站,从这里,预计每年可向粤港澳大湾区输送4.3亿千瓦时清洁电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0万吨。

   削峰填谷

  实现“毫秒级”响应电力系统调节需求

  “去年仅南海区西江片区500千伏环网的电力缺口就达到577兆瓦,在不增加供应的情况下,预计到2030年缺口将再翻一倍。”宝塘储能站项目前期策划负责人杨夏里说。

  “理想的城市电力系统,需要随时处于动态平衡状态,高效、节能地实现‘充、储、放’功能。”南网储能科技公司运行中心总经理王劲介绍,新型储能电站作为调节电力负荷的大型“充电宝”,可在用电低谷时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进行“充电”,在用电高峰时将储存的“绿电”稳定可靠地输送到千家万户,实现“毫秒级”响应电力系统调节需求。

  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清洁能源,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装机量快速提升。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我国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首次超过煤电;尤其在南方区域,新能源增长迅速,装机总量达1.58亿千瓦,成为南方电网第一大电源。

  受气候、季节等自然因素影响,新能源发电往往要“看天吃饭”,随机性、间歇性、波动性明显,难以稳定可靠地持续供电。大规模消纳并网,需要建设储能电站进行调配。

  “新型储能电站选址灵活、建设周期短、反应速度快,可以精确匹配区域电网负荷需要,帮助清洁能源大规模、高比例接入电网。”南网储能科技公司董事长汪志强说,相比于代表传统储能方式的抽水蓄能电站,包括新型锂电池、压缩空气、飞轮、重力储能等技术路线在内的新型储能电站发展更快,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的新型电力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

  国家能源局的统计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4444万千瓦/9906万千瓦时,约为两个三峡水电站的装机容量。其中,已投运锂离子电池储能占比97%。

  王劲介绍,宝塘储能站由88套可独立接受调度的磷酸铁锂储能系统组成。投运以来,发挥“削峰填谷”作用,储、放电量均已超过1亿千瓦时,让来自广东阳江的海上风电等清洁能源,成为珠三角腹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澎湃动力。

   技术集成

  搭配组合出9种差异化储能技术路线

  站上“风口”的新型储能产业,在安全、质量、效能等方面仍存在一些共性技术难题。比如,一条锂电池储能路线的性能好坏,与热管理、结构连接等多个因素有关,在业内尚无统一衡量标准。

  如何才能选出最为高效可靠的路线?

  “让多种储能技术在一个储能站里‘打擂台’!”汪志强说,聚焦热管理、结构连接、电池性能等三大主要技术领域,宝塘储能站搭配组合出9种差异化的磷酸铁锂电池储能技术路线,装机规模从5兆瓦到75兆瓦不等,相当于把9座不同技术特点的中型储能站聚到一起比优劣。

  步入宝塘储能站,88套磷酸铁锂储能系统犹如一个个大小不等的集装箱,分区域整齐排列。

  “外形都差不多,但里面各有乾坤。”宝塘储能站项目负责人周跃利介绍,按照不同的热管理方式,这些“集装箱”分别使用了给电池“吹空调”的风冷技术、“冷板接触降温”的板式液冷技术以及“冷却液直接浸泡电池”的全浸没式液冷技术等3种技术。

  “全浸没式液冷技术最为高效,能将不同类型的电池温差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温升不超过5摄氏度,有助于提高储放电效能、延长电池使用寿命。”周跃利说。

  宝塘储能站所采用的结构连接技术多达5种。其中,作为南方电网首批“揭榜挂帅”科研项目的攻关成果,高压级联技术在宝塘储能站有了应用上的新突破。

  周跃利介绍,新型储能电站的电要接入电网,就需要通过变压器将电压提升至10千伏,而高压级联技术省去了变压器,仅通过模块级联,便可将储能系统电压提升,直接“挂网”运行。

  “10年前,深圳宝清储能站首次使用了这项技术,当时2兆瓦时的装机规模占地面积达到上千平方米,现在一个集装箱大小的空间里装机规模就能达到3.5兆瓦时。”周跃利说,安装在宝塘储能站的高压级联系统,硬件结构及控制保护方面均实现了技术优化,使“挂网”电压更加安全稳定地提升至并网电压。

  “这意味着,摆脱了变压器的限制后,移动式储能电站成为现实。”周跃利说,“在应急救援、大型户外活动等场景下,这座电池舱可以哪里需要去哪里,作为应急电力,随时‘挂网’送电。”

  一站集成、以用促比。作为我国首个多技术路线锂电池储能站,宝塘储能站的“擂台赛”仍在继续,以运行实效促进技术精益化水平提升。

   精准管理

  对210多万个电芯的数据进行实时监测

  如此大规模的储能电站,如何实现精准管理和运营维护?

  走进宝塘储能站智慧控制中心,大屏幕上,数据闪烁不停。

  “我们对全站210多万个电芯的电压、温度、容量等数据进行实时监测,一旦出现异常,系统会立即报警。”宝塘储能站技术工程师张敏介绍,电芯是储能站的最小单元,每26个电芯组成一个电池包,16个电池包组成一个电池簇,多个电池簇再构成电池舱。整个系统,像搭积木一样,从小到大,层层镶套。

  储能站的核心设备是电池,尽可能保持电池性能一致性、优化电池控制方式是关键难题。张敏介绍,传统的电池舱,每一簇电池包都是串联的,同时充放电。因此,衰老最快、性能最差的电池包决定了整个电池簇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

  如何打破“木桶效应”?2020年,南方电网实施“揭榜挂帅”,广发“英雄帖”,开展关键技术攻关。

  “采用全电流控制保护技术,我们在每个电池包间安装了控制器,实现了对电池的‘包级管理’,可以远程精准调节每个电池包的运行状况。”张敏说,如此,一个电池芯出问题,再不用像以前那样更换整个电池簇。眼下,宝塘储能站正在研究如何将“精准控制之手”向更小的电池芯延伸。

  数字化运维的优势,还体现在精准安防上。

  “每一个电池包里,都有‘多合一’消防探测器,可以敏锐地捕捉烟雾、挥发性有机物、可燃气体等,一旦发现异常,会自动触发火警信号与灭火装置,向故障电池包注入灭火介质,‘点对点’灭火。”张敏介绍,在灭火工作中,不会影响其他单元的正常运行,确保平稳供电。

  “我们实时采集25项不同领域的关键技术指标,用数据说话,评定不同技术路线的运行性能。”王劲说,多个技术路线的运行数据,以及整个储能站的运维数据,日积月累汇成一个“数据富矿”,将为我国新型储能电站建设提供优化方案,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积累宝贵经验。

  (方东妮参与采写)

  《 人民日报 》( 2024年08月27日 02 版)

(责编:杨光宇、胡永秋)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