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 梯航万国——世遗泉州面朝大海的答案

发布时间:2024-11-02 09:29:40 来源: sp20241102

  1053年,泉州城东北的洛阳江上,一项耗时6年的造桥工程开始了。如今看来平平无奇的洛阳桥,在当时首创“养蛎固基”等技术,是一座前无古人的跨海大桥。石桥建成之后,海洋与内陆在泉州勾连起交通。此后,泉州开启了约3个世纪的造桥运动,见证着“涨海声中万国商”的历史。

  时间很快,过去了900多年。刘大山,一名泉州的文物修缮工匠,一双手修了46年文物。生在、长在洛阳桥边的他,从小就有一个梦想——修好洛阳桥。终于,1993年,作为洛阳桥保护修缮施工队的队长,他的梦想实现了。

  2021年,洛阳桥作为22处遗产点之一,成为中国第56项世界遗产——“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这个世界遗产的名字,罕见地将世界、一个国家与一座城市联系在一起。相对于人类文明进程的整体,泉州是一个重要的图斑;而对于中国来说,在宋元时期,何以中国有了面朝大海的答案。

  世遗之城 向海图强

  历史悠久的世界海洋贸易,在10-14世纪迎来了一次异彩纷呈的繁荣期,形成了学者们研究界定的“首个世界体系”。福建泉州远离黄河、长江流域,大规模开发进程晚于中华文明的核心区。自8世纪中叶以来,欧亚经济与文化交流在海路上日渐兴盛,泉州终于迎来了属于它的时代。

  1291年,当马可·波罗来到泉州,他目睹的已是一座海舶云集、樯桅林立的东方贸易大港,其香料贸易之盛,甚至远超地中海地区的亚历山大港。1346年,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图也来到这里,盛赞刺桐港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甚至可以把“之一”划掉。

  从泉州的经验来看,一座城市何以成为海洋商贸中心?专家总结为:交通基础设施、商品生产、营商环境和人。而22处遗产点,涵盖了社会结构、行政制度、交通、生产和商贸等诸多重要文化元素,共同促成泉州在公元10-14世纪逐渐崛起并蓬勃发展,成为东亚和东南亚贸易网络的海上枢纽,对东亚和东南亚经济文化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作为“Zayton刺桐”之名流传于世的“东方第一大港”,当年的“港口”配置,至今清晰可辨:晋江北岸的江口码头,石湖半岛西岸的石湖码头;万寿塔是商船抵达泉州港的地标,六胜塔则是商船由泉州湾主航道驶向内河港口的地标;安平桥、顺济桥、洛阳桥等桥梁,连接起水陆转运系统。

  如果你是一个宋元时期的商人,要从泉州出海经商,流程可能是这样的:从德化窑、磁灶窑或者安溪青阳的冶铁厂,装载货物;去开元寺、清净寺、真武庙或者天后宫,祈祷平安,或许还应邀参加了九日山的祈风仪式;在市舶司开具出海公凭,从石湖码头或者江口码头出发,再看一眼六胜塔和万寿塔,起航!

  2021年7月25日下午5点38分,中国福州,世界遗产大会主会场的落槌声响起,大会主席宣布“泉州全票通过”。不知是谁先起的头,《爱拼才会赢》这首代表闽南人敢闯敢拼精神的歌曲,响彻全场。也许不是巧合,这首歌的词曲作者、台湾音乐人陈百潭,祖籍泉州。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梯航万国,向海图强。泉州见证了中国的海洋文明、中国人的航海基因。

  非遗记忆 海丝延绵

  什么是中国?来自世界的回答中,丝绸一定是重要答案。而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代表了中国古代海外贸易最辉煌的一段历史。

  中国丝绸博物馆有一件镇馆之宝——出土于福州的南宋紫褐色罗印金彩绘花边单衣。单衣用纱罗制作而成,织造难度极大,同时出土的还有354件丝绸服饰,这位墓主人黄昇的父亲黄朴,官至“泉州知州兼提举市舶司”,即身兼泉州行政长官和海关关长。

  海上丝绸之路在宋代进入一个鼎盛时期。1087年,北宋朝廷在泉州设置“市舶司”,大量出口丝绸、瓷器、茶叶。史料记载,从泉州出口的丝绸,远销越南、印度、坦桑尼亚等20多个国家。南宋初年,外贸收入占国家财政收入20%。其中,丝绸功不可没。

  丝绸与中华文明一路同行,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文明标识。丝路因丝绸而生,丝绸又因丝路而成为全球化物品,影响人类文明进程。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而“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又赋予古丝绸之路以新的时代内涵。

  中国至今被称为“China”,瓷器也一定是答案。在泉州22处遗产点中,与瓷器有关的磁灶窑址、德化窑址,占据两席。德化瓷还有个好听的名字——“中国白”,显然,这是来自域外的赞誉。

  德化陶瓷博物馆馆长郑炯鑫介绍,宋元时期是德化窑业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期,在10-14世纪,成为以“外销为主、内销为辅”的外销陶瓷生产基地。比如,泉州的博物馆里常见的“军持”,就是东南亚穆斯林的定制品。

  据《德化县文物志》,德化县境内目前发现的古窑址多达239处,窑址更是遍布德化全境,有的从宋元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其中,在尾林窑遗址,地面至今满目瓷片。考古发掘显示,从宋代的斜坡式龙窑到元代的分室龙窑,再到明清的横室阶级窑,这里的瓷火千年不灭,一眼千年。

  明清时期,德化涌现出了以何朝宗为代表的一批瓷塑大师。相传,何朝宗每创作一个作品,如果发现瑕疵,就立刻砸碎重做。这种匠人精神,大概也是德化千年窑火不断的秘密。现在,德化县陶瓷企业多达4000余家,从业者10万余人,德化瓷销往世界190个国家和地区。

  截至目前,泉州拥有南音等世界级非遗6项、德化瓷烧制技艺等国家级非遗36项。泉州非遗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它曾依托繁荣的海上丝绸之路,普遍走出国门,与海洋、与世界有着千丝万缕、延绵不绝的关联。

  如今,千载帆影的泉州依然是世界非遗的荟萃之处。2023年12月,第三届海上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在泉州举办,来自15个国家的非遗传承人,携118个中外非遗项目,汇聚一堂。同期举办的第十四届泉州国际南音大会唱,吸引来自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以及福建省内外的38个南音社团;第七届中国泉州国际木偶展演则汇集30多个国内外木偶团体。

  这些传承至今的遗产,是古代中国的记忆,也是当代中国的写照。在薪火相传的文化传承与创新中,人和手艺在,中国就在。

  文明互鉴 海纳百川

  宋代,适宜远洋的福船定型,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东南沿海发达的经济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中国人开启了大航海时代。有一艘著名的南宋商船,现在被称为“南海I号”,当然在800多年前,它应该有一个更响亮的名字。它再次驶入人们的视线,是1987年,被发现于广东台山、阳江交界海域。

  2007年,“南海I号”被打捞出水,发掘出文物近18万件(套),其中瓷器16万件,铁器凝结物124吨。沉船中有一件德化窑瓷罐,上有“癸卯”年墨书,南宋淳熙的癸卯年为1183年。由此推测,商船出航应在1183年,经研究是从泉州出发。

  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副主任、“南海Ⅰ号”保护发掘项目领队孙键介绍,“南海Ⅰ号”上铁器的数量非常庞大,其中,既有工业制成品的铁锅等,又有作为初加工的铁锭。铁制品的出口,将中国的文化、习俗、生活方式传播到了不同地区。而船上大量金叶、银铤、铜币的出现,显示出当时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体系的成熟。

  任何有效而持久的交流一定是“双向奔赴”的。“南海I号”上发现的胡椒,玻璃等,都是来自异域的物种和制品。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共同参与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拓与利用,是受益者,也是传播者。

  古有福船,今有邮轮。2024年1月1日,中国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开启首航。变的是时代和技术,不变的是中国人锐意创造、逐浪前行的精神。据透露,“爱达·魔都号”还将适时推出“海上丝绸之路”中长航线。

  船舶曾为古泉州,这座被刺桐树掩映的城市,载来东南亚、波斯、阿拉伯、印度、锡兰乃至地中海地区的使臣、商贩与香客,串联起古代中国文明、东南亚文明、印度文明、波斯-阿拉伯文明乃至地中海文明。因此,泉州拥有极富文化多样性的城市景观:通淮关帝庙与清净寺比邻而居,佛教与印度教和谐共处;摩尼光佛的背光,照亮了城郊的草庵;寓居泉州的锡兰人,今日依然生活在这里……

  许世吟娥,土生土长的70后泉州人,她还有一个身份——锡兰王子后裔。据《明史》,1429年,锡兰(今斯里兰卡)国王派王子随郑和的船队出使中国。就在王子即将从泉州登船回国时,却得知国内发生政变,王子从此留在泉州,家族绵延至今近600年。现在斯里兰卡国家博物馆里,还珍藏着一块郑和纪念碑。2002年,许世吟娥受斯里兰卡邀请,踏上寻根之旅,之后多次参与中斯友好的交流活动。

  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清净寺在当时泉州城的南墙外开工建设。这条街现在名涂门街,从西往东,依次坐落着代表儒家文化的府文庙、代表伊斯兰文化的清净寺,以及民间信仰的重要代表——关帝庙。不同族群,不同文化,和谐共处在一条街道上。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不同文明的交流与互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永恒主题。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中华文明展现出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雍容气度。

  志合者 不以山海为远

  2011年,83岁的泉州籍台湾诗人余光中曾经从桥南到桥北,用1060步丈量洛阳桥。他还写了一首题为《洛阳桥》的诗,其中写道,“多少人走过了洛阳桥,多少船驶出了泉州湾”。

  马尔代夫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郑和曾率船队两次抵达,马尔代夫国王也曾3次派使者来到中国。现在的马累国家博物馆,陈列着当地出土的中国古代瓷器和钱币。马尔代夫各小岛间的交通,过去只能靠轮渡。拥有一座跨海大桥,是马尔代夫人的世纪梦想——造桥太难了。

  刘波,中马友谊大桥总设计师,参与设计了马尔代夫的第一座跨海大桥,“老祖宗在1000多年前就会用牡蛎固基造桥,我们可不能砸了‘中国桥梁’这块金字招牌”。最终,从开工到通车,33个月,2018年8月30日,大桥正式通车,当地连续办了7天庆祝活动。

  现在,大桥还成为很多新人办婚礼的地方——年轻人相信,大桥打开了希望之门。2024年首位来华国事访问的外国元首——马尔代夫总统穆罕默德·穆伊兹,正是当时大桥马方的管理代表。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古往今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走过洛阳桥,驶出泉州湾,向着更广阔的世界讲述中国故事,回答何以中国。故事未完待续,没有标准答案,千帆竞发,耕海牧渔依然熙熙攘攘,历史翻开新的一页,涨海声中,扬帆远航。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田博群】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