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农业文化遗产“活起来”(暖闻热评)

发布时间:2024-12-28 09:15:58 来源: sp20241228

  【事件】去年,河北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今年,当地一家合作社发起梯田春耕计划,组织村民开垦撂荒的梯田。与此同时,涉县还针对旱作梯田建立了“农民种子银行”,强化梯田系统内的传统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种种努力,让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焕发新生机。

  【点评】

  “我们村祖祖辈辈靠梯田生活,我也是吃梯田粮食长大,靠家里卖农产品上学。看着梯田撂荒,很心疼。”在涉县王金庄村,梯田春耕计划的发起者、村民王虎林的一席话,道出了当地村民和旱作石堰梯田的依存关系,也表达出当地人对梯田的浓浓情感。

  数百年来,涉县山区人民针对当地石多土少、土地贫瘠、干旱少雨的条件,因地制宜发展农耕技术,用山石垒起梯田田埂,覆土耕种。石堰梯田系统采用的“悬空拱券镶嵌”式石堰结构和多种作物轮作制度,解决了石堰稳固与空间最大限度利用问题,实现了山坡利用的最大化,成为当地粮食供给的重要保障。规模宏大的涉县旱作石堰梯田既是涉县山区人民发扬“愚公精神”的写照,也蕴藏着尊重自然、巧用自然的农业智慧。

  与人们熟知的其他遗产相比,不少农业文化遗产至今仍在使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护农业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责任。”农业文化遗产的特点在用,精髓在用,因而更要注重对其进行活态保护与传承。对于涉县旱作石堰梯田,让撂荒地“复活”和建立“农民种子银行”的意义正在于此。目前种子银行已保存171种传统农作物的种质资源,涵盖26科57属77种。农技人员将这些种子定期进行田间种植和更换,提纯复壮,恢复种性,留下老品种的基因库。把这些梯田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保护好,是农业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题中应有之义,对当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水土流失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保护好农业文化遗产,也为乡村振兴蓄积着潜力。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的活化利用,既丰富了当地居民的粮食供给,也夯实了乡村产业的基础,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支撑。为提高农民素质,当地农业农村局定期组织农技员指导农民群众科学耕种管理,促进增产增收;村民成立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辐射带动周边农户2500余人。通过产、供、销一体化服务,2022年,相关合作社售出梯田产花椒25万斤、黑枣22万斤,开辟了致富新路子,村民的腰包更鼓了,实现了农业文化遗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每一个农业文化遗产地,都是重要的生物、文化和技术基因库。把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好,更新保护的技术和理念,让农业文化遗产“活起来”,使其更好助力乡村振兴,古人的智慧也可泽被当下、启迪未来。

  《 人民日报 》( 2023年11月09日 05 版)

(责编:袁勃、赵欣悦)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