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皮书指中国社会企业总体实现稳健式发展 社区化是未来发展趋势

发布时间:2024-09-06 13:56:47 来源: sp20240906

   中新网 上海12月24日电 (记者 许婧)上海交通大学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3日在上海共同发布的《中国社会企业发展研究报告(No.2)》蓝皮书显示,中国社会企业总体实现了稳健式发展,中国社会企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是社区化。

12月23日,上海交通大学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社会企业蓝皮书:中国社会企业发展研究报告(No.2)》。图为发布现场。 上海交通大学供图

  社会企业以社会目标为使命驱动,同时开展商业运营,商业利润在有限度分配的基础上又被重新投到社会事业中。蓝皮书根据上海交通大学公益发展研究院与社会企业服务平台(CSESC)共同编制并发放的“中国社会企业行业调查问卷(2023)”数据,结合各位作者的调研资料综合分析而成。

  据了解,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公益发展研究院联合社会企业服务平台(CSESC)发布的“中国社会企业行业调查问卷(2023)”2021-2022年间,回收的126份有效问卷中有39家保持盈亏平衡,占比为31.0%;能保持盈利状态的社会企业共有57家,占比为45.2%,其中盈利在100万元及以上的有8家,占比6.3%。过去两年总体上处于亏损状态的社会企业有30家,占比为23.8%。

  统计数据显示,面对外部环境的不利影响,仍有接近八成的社会企业能够避免亏损,实现良性运行。蓝皮书提出,总体来看,2021-2022年我国社会企业实现了稳健式发展,主要活动地域范围扩大,认证比例提升且大部分能保证收支平衡或盈利,但同时依然承受人才与资金双重压力。

  蓝皮书显示,社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共有63.5%面临“专业人才缺乏”这一挑战。有59.5%的社会企业面临“资金紧张”这一挑战。“品牌营销乏力”也是受访社会企业的痛点,占整体的51.6%。除此之外,中国社会企业还面临着“产品创新不足”和“组织战略不清晰”的挑战,分别占整体的28.6%和17.5%;可以看出,社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专业人才、资金紧张和品牌营销乏力等问题的困扰,这对组织的长期可持续运行构成挑战。

  尽管中国社会企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进展,尤其是在地方政策创新和社会企业认证方面,但中国社会企业发展仍然面临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等难题,社会企业发展需要率先在制度层面实现破局。蓝皮书建议,未来,中国社会企业的制度化支持体系建设可考虑通过制定社会企业的专门法律、探索建立全国性社会企业行业组织、委托中央部委及相关单位建立政府购买社会企业服务制度等方式加以完善。

  蓝皮书指出,在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社会企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是社区化。社区社会企业作为社会企业的一种形式,与社区居民有着天然的联系,其服务内容大多是国家层面无法直接提供、企业没有获利空间的事务,如居家养老、心理咨询、邻里矛盾化解、物业纠纷等。与此同时,社区社会企业更容易形成本土化运营的模式,建立稳定的客户群体,吸引社区资源。(完)

【编辑:黄钰涵】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