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一粒好种子”(暖闻热评)

发布时间:2024-11-20 06:15:16 来源: sp20241120

  【人物】南繁种业科学家

  【故事】海南三亚崖州湾边,垄纵沟横,良田万亩,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就坐落在这里。每年冬春,来自全国数百家农业科研机构的科技人员汇聚于此,从事农作物繁育工作,“南繁”由此得名。这里充足的光热像“加速器”:温带地区需要10年才能产出的育种成果,在南繁可能只要3年。一代代南繁科学家俯身田野,箪食瓢饮、细心钻研,我国已育成的农作物品种中70%以上经过了南繁基地培育。

  【点评】

  “南繁南繁,又难又烦。”这句广为流传的顺口溜,是早年间南繁艰苦环境的真实写照。没有自来水、没有电,每天要砍柴做饭,时常因下雨没柴烧火而吃不上热饭;为防止当地散养的家畜家禽破坏农作物,只能在田间搭一个草棚,横几块木板当床,一待就是半个月;生病了,仍然带着满满一箱子药坚持到南繁育种……这样的故事,发生在一代又一代南繁育种人的身上。

  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袁隆平曾说:“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南繁种业科学家在学术界垦荒、在大地上躬耕,用言行深刻诠释了科学家精神。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农业种质资源是现代种业发展的基础。优良品种拥有抗病虫、产量高、品质优等特性,能降低农民劳动强度,保障粮食稳产丰产,有效满足多元消费需求。为了将原产于西北内陆的哈密瓜推广到南方沿海地区种植,吴明珠像候鸟一样,在海南和新疆之间“迁徙”,年复一年地进行着育种研究。“日出就干活,一直干到日落。没有节假日,没有星期天”,李登海就这样在南繁的玉米地里度过了40多个春节,见证杂交玉米从亩产不足700公斤到1600公斤的飞跃。在南繁科研育种基地,种业科技创新的故事不胜枚举。一代代农业科学家怀揣梦想、接续奋斗,用心血、智慧和汗水浇灌出了广袤大地上的累累硕果,让一粒粒“好种子”长出五谷丰登、家给人足,让中国饭碗成色更足。

  当前,以三亚崖州湾科技城为中心,种业创新、服务全国的“南繁硅谷”正加快建设。30余个省部级及以上科创平台、10个院士创新团队、10余所知名高校分支机构……“南繁硅谷”发展蒸蒸日上,引导技术、人才、资本等要素向优势企业集聚,加快完善现代种业全产业链。促进产学研用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

  现代科技日新月异,其发展的深度、广度和复杂程度前所未有,各个学科间不断交叉融合是必然要求。放眼望去,从国产大飞机、国产航母等大国重器,到5G应用、清洁能源等先进技术,再到港珠澳大桥、“华龙一号”核电机组等标志性成果,近年来的一批重大科技成果都是集智攻关、协同创新的产物,也都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孕育“良种”。一粒粒“好种子”撒向科创沃土,将会长出创新密林,结出累累硕果。

  “不能总是用别人的昨天来装扮自己的明天。”广大科研人员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志存高远、爱国奉献、矢志创新,一定能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托举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美好未来。

  《 人民日报 》( 2024年10月30日 05 版)

(责编:卫嘉、曲源)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