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

发布时间:2024-12-05 06:25:01 来源: sp20241205

  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美丽中国·关注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③)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系统部署2024年经济工作,明确要求“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环境基础设施是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增进民生福祉的基础保障,是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重点关注的内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近日公开通报福建、河南、海南、甘肃、青海5省的第三批典型案例,这5个典型案例均为一些地方环境基础设施,特别是水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存在的短板弱项。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协调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公开通报一些地方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存在的短板弱项,旨在发挥警示作用,切实推动问题整改,助力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

  一些地方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存在短板,生活污水收集处理不到位

  最近,中央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福建省发现,龙岩、泉州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短板问题突出,生活污水收集处理不到位。其中,督察发现,龙岩市污水管网建设改造工作不到位,老旧城区和40个城中村合计14.9平方公里区域雨污不分,占建成区总面积比例达20%以上,雨季大量污水下江入河。

  中央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河南省发现,洛阳、濮阳、信阳、驻马店等市部分地区水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不力,污水直排问题依然突出。其中,督察发现,洛阳市城区多座污水处理厂长期超负荷运行,今年前8个月,瀍东、涧西、新区污水处理厂开启溢流闸排污竟分别高达35次、36次、13次。

  一些地方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运行管理不到位

  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海南省发现,海南省一些地方生活污水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不力,管网缺失严重。《海南省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要求2020年完成133个污水处理项目,按期完成的仅50个,截至目前仍有10个未完成。其中,海口市江东新区水质净化中心2022年1月建成投运,但建成以来长期“吃不饱”,计划建设的66.9公里污水干管实际建成36公里,正常通水的仅6.9公里。

  中央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甘肃省发现,甘肃省黄河流域部分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运行管理不到位,存在环境污染和环境安全风险隐患。其中,督察发现,2013年起兰州市开发建设白道坪片区,目前片区入住人口已达6.5万,日均用水量约1.7万立方米,但至今未按规划配套建设污水处理厂,也未建设管网与其他污水处理厂连接,片区生活污水仅靠临时设施收集处理,实际处理水量约0.7万立方米/日。

  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青海省发现,西宁、海东两市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历史欠账多,污水处理厂建设滞后,排水管网中雨水、污水管道多处混接错接,污水溢流或直排,影响周边河流水质。督察发现,西宁市直到今年4月,才对主城区市政道路两侧的1897公里雨污管道开展排查,发现1419处雨污混接错接问题,截至督察时,尚有1171处未完成改造;海东市直到今年7月才组织各县区开展城镇生活污水管网排查,发现雨污混接错接问题924处,截至督察时才着手开始整治。

  近年来我国污水处理能力大幅提升,还须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并将其作为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水环境治理专家刘国华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污水处理能力和污水处理率大幅提升,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为我国改善水环境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从这次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公开通报的典型案例以及我们平时在各地的调查研究来看,应该认识到,一些地方当前的污水处理效率还不高,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还不相符,与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差距。这一问题值得高度重视,须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刘国华认为。

  第三轮第一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公开通报第三批5个典型案例后,福建、河南、海南、甘肃、青海5省高度重视,积极推进边督边改。5省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通过提出明确要求、现场调研督办、召开专题会议推进等方式,大力推动督察整改工作。

  专家建议,各地区各部门应严格落实《“十四五”城镇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发展规划》等各项任务要求,加快形成布局合理、系统协调、安全高效、节能低碳的城镇污水收集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新格局。加大科研力度,实现传统污水处理过程的提质增效和节能降耗。同时,创新实施模式,鼓励推广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环境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运营。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副教授易军认为,加快推进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不仅能够有效提升环境扩容能力,盘活存量环境资源,为经济发展释放更多环境容量,还将有力拉动投资、扩大需求、促进就业、推动经济增长,助力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人民日报记者 刘 毅 寇江泽 董丝雨) 【编辑:房家梁】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