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教育科技人才战略性支撑作用

发布时间:2024-11-13 12:05:42 来源: sp20241113

原标题:强化教育科技人才战略性支撑作用

“实现教育、科技、人才协同融合发展的关键在人。”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该校在科技创新支撑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有组织地协调教学和科研等要素互补、资源共享,形成了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大成果的良性循环。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科技、产业、人才日益融合,正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三位一体”统筹发展从何处着力?多位代表委员聚焦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一体部署展开热议。

锚定国家重大需求布局学科建设

当选全国政协委员以来,重庆理工大学副校长刘小康围绕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履职尽责。

“一部分家长认为,只有读‘双一流’高校,才能找到好工作。其实这并不绝对,优势学科同样能培养出好就业、就业好的人才。”过去一年,刘小康参与了重庆理工大学科教融汇、产教融合等育人模式的探索工作,深有感触。

该校围绕高端装备产业需求,整合师资力量、科研项目及科技企业资源,形成一套高质量人才培养机制,以高水平科研引领高质量产业人才培养。结合这些工作实际,今年刘小康带来关于评选高校“专精特新”学科的建议,希望以此引导高校主动对接产业需求,做强做大优势学科,培养更多符合新产业、新赛道的优秀人才。

“学科建设是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深度融合和统筹推进的基础。”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院长潘教峰认为,当务之急是要根据国家目前在新领域、新赛道的战略发展要求,调整专业布局,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为解决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提供人才支撑。

严纯华介绍,近年来,兰州大学围绕国家核心领域关键技术和重大战略需要,在学科专业以及学院架构上进行改革,改进人才培养机制,引领学生尽早参与高水平科学研究,提升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他表示:“我们力争把大学的基础研究、发展方向与国家战略需求、区域发展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高校在基础学科方面的优势,使其真正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

打造新型劳动者队伍为新质生产力赋能

2023年12月,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有关负责同志在解读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时表示,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要把握的其中一个点是打造新型劳动者队伍,包括能够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人才和能够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

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正在成为加快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内容。“要给年轻人舞台,让青年科技人才在重大科技任务中挑大梁。”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科技大学教授万步炎是我国首台海底钻机的发明人。除了科研突破,作为人大代表和一名教师,他还始终关注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

通过走访多个高校实验室,万步炎发现,一些项目中,需要有工程师的投入,但工程师进入不了高校科研序列,上升空间狭窄,项目留人困难。科技人才选拔和评价体系不完善,制约着项目发展和人才的培养。

万步炎认为,现代科研必须是“大兵团作战”,需要各类专业人员协作攻关,这和旧有的体制产生了矛盾,亟待纾解。他建议:“要不断完善政策,为青年科技人才创造平台,让一代又一代青年不断成长成才,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技能人才也想拥有持久的发展与进步空间,应该为他们提供能持续精进、自我充电的平台。”全国人大代表、武汉一冶钢结构有限责任公司焊接培训中心技能指导老师赵宗合也呼吁,提升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职业荣誉感,包括畅通职业院校学生深造的通道、提高技能人才待遇等。

“三全”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

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基石,人才是科技创新的主体,科技创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动力,三者皆是国家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要素。

在全国政协委员、山西科技学院院长梁丽萍看来,教育、科技、人才三者系统集成、一体化发展、良性循环,是打造新型劳动者队伍、推动高质量发展、塑造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举措。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要在人才自主培养模式、产学研深度融合和高端人才服务保障上下功夫。

“要全周期深化人才自主培养模式、全链条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全要素加强高端人才服务保障。”梁丽萍认为,人才培养应统筹好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完善人才梯度培养。不仅如此,还要强化科学、技术、数学、工程等领域和新工科、新医科及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所需人才培养,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高端人才培养。

与此同时,高校还应完善“引育用留”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打破产学研合作壁垒,让人才在教育链、创新链、产业链中自由流动。“我们应遵循科技创新规律,提高科技人员积极性,营造激发人才活力的发展环境。”梁丽萍认为,政府要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发挥组织作用,做到企业主体、政府主推、高校主动,坚持人才主力、市场主导,打通创新链,融合产业链,加强创新成果转化。

(记者符晓波 韩荣 吴纯新 颉满斌 雍黎)

(责编:郝孟佳、李依环)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