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太空“千里眼”配“角膜”

发布时间:2024-09-10 12:17:05 来源: sp20240910

  平均年龄31岁、硕博占比超7成,这支高精尖团队让遥感卫星星座“吉林一号”俯瞰地球更清晰——

  为太空“千里眼”配“角膜”

图为李岩(左一)与团队成员进行技术切磋。本报记者 彭冰 摄

  换上白大褂,戴好工作帽,经过风淋吹扫,记者进入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光卫星公司)光学技术研究室光学加工组所在的车间。只见约2600平方米的偌大厂房内,工作人员正“指挥”着一排机器人安静地研磨光学反射镜。

  作为我国第一家商业遥感卫星公司,成立9年多来,长光卫星公司已将百余颗自主研发的卫星送入太空,建成了世界最大的亚米级商业遥感卫星星座“吉林一号”。

  “如果把遥感卫星比作太空中的‘千里眼’,其中的光学反射镜就是‘角膜’,我们这个团队就是为‘千里眼’配‘角膜’的人。”光学加工组负责人李岩比喻说。

  这支28人的光学加工团队,平均年龄31岁,硕士、博士占比超70%,他们一次又一次的技术突破,让遥感卫星将世界“尽收眼底”。2023年,这支高精尖团队获评吉林省“工人先锋号”。

  精益求精打磨“角膜”

  绿色的地面光可照人,车间内处处纤尘不染,团队成员将头发严实地裹在帽子里,接触加工件时都戴着一次性手套——光学加工组的工作环境,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洁净。

  “我们加工制造的卫星相机系统反射镜,如同相机的‘角膜’,核心作用是从卫星轨道采集地球发出的光信息,使这些信息尽量以原貌进入相机‘视网膜’。”李岩告诉记者,“角膜”对精度要求极高,加工过程中若有一粒尘埃、一根发丝掉落其上,都将给产品质量带来致命影响。

  反射镜的加工精度有多高?答案是纳米级。1毫米等于100万纳米,一根头发丝的直径大约是0.1毫米,也就是说,反射镜的加工精度相当于头发丝的万分之一。

  “加工一个反射镜要经过10多道工序,首先要将微晶玻璃等原材料铣磨成型,接着研磨修形,然后反复精修……”李岩告诉记者,反射镜的加工过程必须精益求精。

  一遍遍研磨抛光,是个相当“熬人”的活,不仅要十分细心,还要极其耐心。

  “加工一个反射镜往往需耗时几个月。不过当你真正热爱一份工作时,就会满心期待自己做出来的产品变得更好。”李岩话语间满是真诚。

  为提升加工精度,团队成员绞尽脑汁。起初抛光镜面时,很容易出现划痕或瑕疵,他们连续加班了3个多月,做了很多试验,不断修改加工参数,尝试不同材质的抛光工具和不同粒径的磨料,更换不同的添加剂、摸索不同的组合,终于找到了最佳工艺参数。

  怀着对工作的无限热爱,光学加工团队通过一次次不懈探索,将“角膜”加工精度从最初的12纳米,提升到7.5纳米,直至优于2纳米,使“吉林一号”星座俯瞰地球时“看”得越来越清晰。

  创新攻关实现自主加工

  在光学加工车间,矗立着两个长宽高在3米左右的“庞然大物”。“这是铣磨机。”团队成员郭鑫垒向记者讲起了一段故事。

  原来,铣磨机最初只能采用回转对称式工艺加工圆柱形镜体。“如何赋予其更多功能?”郭鑫垒和两位组员冥思苦想,历经半年攻关,最后通过为铣磨机加装运行轴,并自主编写设备软件,使铣磨机成功实现了多种异形镜体的铣磨加工。

  “每道工序,都有我们自研自编的改造。”李岩告诉记者,这支高知团队每年都要承担二三十个科研创新项目。

  车间里颇为打眼的“智能机器人研抛平台”,就是团队的研发成果之一。

  “以前我们主要依靠进口机床加工反射镜,但进口设备接口固定,能改动的工艺参数有限,而且设备一旦出故障,委外维修费用很高。”为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李岩带领几名组员在5年间开展了上千次试验,攻克了众多技术难点,终于开发出了新的智能平台。

  给反射镜镀膜,也是关键的加工环节。“我们重点开展了3个方向的技术攻关,以提升表面反射率为目的的高反射膜;以提升镜面可加工性能为目的的改性膜;以调制光谱通过特征为目的的滤光膜。”该项目研发领衔人马赫表示,基于系列攻关成果,今年他们就可以实现镀膜工序的自主生产。

  聚成一团火

  “大家年龄相仿、志趣相投,都想把自己的研究方向做好。”谈及团队管理,光学加工组所属的光学技术研究室主任李艳杰博士一脸轻松:“面对这样一个年轻的高知团队,我要做的主要是尊重和协调,努力为成员成长搭台铺路。”

  李艳杰告诉记者,公司科研项目众多,为员工提供了施展才华的机会,大家有想法,都可以主动申报项目,自己当项目负责人。同时,对于科研岗位员工,公司每年会根据论文、专利及项目完成情况,进行相应的绩效奖励,在这样的机制激励下,员工们大都“不用扬鞭自奋蹄”。

  近几年,光学加工组新入职的员工较多,为帮助新人尽快成长,老员工悉心指导新人一起做项目、搞研发,团队还积极开展“人人上台当讲师”活动,每周六都会组织集中培训。

  2020年入职的朱锋告诉记者:“我刚上岗时,对专业技能不熟悉,遇到的困难较多,是团队里的‘老人’抽丝剥茧地给我讲原理,帮助我顺利完成了从校园到职场的过渡。”

  “加工过程中偶尔出现失误,大家都不会互相埋怨,而是一起讨论问题是怎么出现的,集思广益总结经验教训,互相勉励,避免再犯相同的错误。”入职3年的伊力奇很喜欢团队成员之间互帮互助的工作氛围,“与这样的伙伴同行,感觉工作很有动力。”

  “每每看到自己亲手打磨的反射镜从浩瀚银河发回清晰的图像,大家都感到振奋而自豪。共同的事业追求,让我们愿意拧成一股绳、聚成一团火,为推动中国商业航天事业发展做出新贡献。”李岩说。(本报记者 彭冰 柳姗姗 本报通讯员 王璐)

  来源:工人日报

【编辑:曹子健】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