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欣赏的“悦己”到表达的“悦人”

发布时间:2024-10-02 21:26:34 来源: sp20241002

原标题:从欣赏的“悦己”到表达的“悦人”

杨俊鑫向学生展示口风琴的演奏方法。

  刘项明指导学生演奏竖笛。

音乐课的上课铃响,走进教室的老师不是刘项明。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小黑河镇中心校牛场学校,刘项明请假的情况并不多见。

“看那儿!”课间休息时,孩子们隔着校门远远望到,刘项明的身影正在远去,融进了天空和草原的交界线。刘项明是远近闻名的音乐老师,许多城里的学校都想把他“挖”走——这些,孩子们都知道。大家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吗?孩子们出奇地安静,有几位同学默默回到了教室,拿起竖笛,吹奏起刘项明教的乐曲。这一刻他们似乎理解了音乐才能表达的难以言说的感情……

几天后,孩子们惊喜地发现刘项明出现在教室里。原来,刘项明只是被邀请到市里分享自己的教学方法。听孩子们讲述那天的担心,他又感动又心疼。孩子们并不知道,刘项明的想法一直很坚定:“孩子们离不开音乐,我离不开孩子们。”

我们为什么需要音乐课?在青年音乐教师们看来,“音乐是孩子们探索世界、释放天性、表达情感的窗口,也是在他们成长过程中启迪思维、滋养心灵的一股清泉”。在繁华都市的教室,在广袤乡村的课堂,在我们采访本记录过的很多地方,青年音乐教师们正用智慧和热忱,为孩子们种下艺术种子,引导他们发现美、表达美、创造美。

音乐课是一段风光旖旎的旅途

“小乖乖来小乖乖,我们说给你们猜。什么团团上天?哪样团团海中间?”音乐课上,云南省玉溪市元江第一小学音乐老师杨俊鑫用一句民歌开头,向学生抛出几个“谜语”,让学生用同样的方式回答。

“月亮团团上天,荷叶团团海中间。”学生们清脆的歌喉唱出了谜底,随后便是一连串提问,“老师,月亮不是一直团团的,还有弯弯的!”“荷叶为什么长在海里呀?”

这首《猜调》是云南脍炙人口的民歌,杨俊鑫特意把这首歌变成了思考题,让学生们自己去生活中寻找谜底,用自己的视角去诠释音乐。

“音乐艺术源自自然,源自人们生活的真实世界。”课堂上,杨俊鑫努力用音乐启发学生们主动观察生活。教授歌曲《两只小象》时,正逢云南亚洲象北上迁徙,在他引导下,学生们持续追踪新闻,学习亚洲象的科普知识,音乐课也成了生动的自然课。

“元江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都有独特的魅力。如果问孩子们,什么是自然,什么是家乡,他们不容易理解。但歌曲的民族特色、歌词中唱的山岳河流、日常生活,都是他们看得见摸得着的。歌唱时,他们会感受到,这就是自然,这就是家乡,从而认识自己生活的世界。”杨俊鑫说。

音乐课何以为课?这是青年音乐教师们一直思考的问题。在他们看来,与语文、数学、外语等学科不同,音乐教育没有一个明确目的地,它是一段风光旖旎的旅途,给孩子的童年更开阔的视野、更丰富的体验。

“音乐课对于孩子,尤其是农村孩子来说,太重要了。”刘项明感慨。

从2007年至今,刘项明在乡村小学任教已有17年,他还记得当初刚来学校上课的情景:“我问孩子们,图上是什么乐器,大家把手风琴说成钢琴、萨克斯说成喇叭,一唱歌全班没有一个人在调上。”更令他感到酸楚的是,“城里的学校,一个班总有几个有音乐特长的孩子,这里却没有”。

了解到班上许多学生是留守儿童,寄宿在学校,平时没有太多娱乐活动,刘项明向学校申请,为学生配发竖笛,从零开始,把音乐浇灌到他们的生活中。

从《茉莉花》到《小星星》,刘项明为学生开启了音乐的“环球之旅”,音乐课成了大家最期待的课程。“贝多芬是谁?”“萨克斯怎样演奏的?”随着一个个未知疑问被解开,孩子们的眼界也随之拓展。

“通过欣赏音乐,孩子们‘走出乡村’,接触到一个文化多元的世界。”刘项明说,“音乐丰盈了他们的童年,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这是他们一生的财富。”

找到节奏感,营造氛围感

音乐的大门对所有人敞开。没有条件购置多种多样的乐器,刘项明就用竖笛带学生进入音乐的世界;没有音乐基础,他一个一个音符地教学生吹奏。

“哆,来,拉,嗦,嗦……”让刚刚掌握音阶指法的学生直接吹奏乐曲难度很大,刘项明就把音符画在黑板上,并用指挥棒“点吹”——他指什么,孩子们就吹什么。这看似笨拙的方法却有奇效,很快就有学生感觉到,这些看似毫无规律的音符连起来就是大家十分熟悉的“一条大河……”他们不知不觉吹出了熟悉的旋律,自豪感油然而生。等学生们掌握了主旋律,刘项明又划分了声部。在旋律的叠加中,学生们进一步感受音乐的丰富性。

刘项明认为,无论物质条件如何,只要音乐老师找到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节奏,学生都能享受到音乐的乐趣。在这里,他用“连点成线、织线成网”的方式,一步步地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启发他们对音乐的理解。

在几千公里之外的福建厦门,90后音乐教师朱晓丹的课堂节奏则迅速地把所有人都包裹在音乐这张“热情的大网”中。

“多幸运有像你这样的朋友……四季飞快像坐过山车。”在厦门英才学校的课堂上,朱晓丹与学生围坐在一起,大家放声歌唱,随着节奏律动,音乐课变成了“演唱会”现场。当一名男孩主动拿起麦克风,走到大伙儿中央唱跳起来,孩子堆里爆发出一阵尖叫和掌声。

在朱晓丹的音乐课上,很少出现“安静”的时候,学生们此起彼伏的笑声、活力四射的歌声充满了课堂的40分钟。在她看来,打造一堂令人喜爱的音乐课,高超的音乐专业技术也许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和孩子们一起营造热烈的氛围。“音乐是人们语言表达的一种延伸,是人类情绪最酣畅淋漓的一种表达方式。”朱晓丹认为,一堂音乐课可以成为孩子们情绪的释放点,大家被热烈的氛围感染,情不自禁地放声高歌、手舞足蹈。也许音准有误,也许拍子不对,但“快乐不断蔓延,烦恼烟消云散”,这便足够。

在孩子心灵留下悠长余音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人们常常用这样的比喻来形容音乐之美。正如好的音乐作品能久久触动人心,好的音乐课也将在孩子的心灵留下悠长余音。

“音乐教育并不只是教会孩子吹拉弹唱。”刘项明认为,音乐教育,重点不在音乐的形式,而在教育的内涵。

竖笛合奏曲通常有多个声部,在刘项明的竖笛课上,学生被分为高、中、低声部,要让声部配合恰到好处,大家必须反复练习。“当某一声部出现问题,其他的声部也需要配合他们练习来解决问题,没有人能置身事外。我在设计曲目的时候,让每个声部都有演奏主旋律的段落,让孩子们觉得,无论我在哪个位置,都有出彩的机会。”随着杂乱的音符逐渐变为优美的和声,学生们理解了从“我”到“我们”的意义。

“音乐是追求和谐的艺术,与教育向善的目标殊途同归。学习音乐的过程,也是不断完善人格的过程。”刘项明说,“感受音乐之美,最终是塑造人性之美。”

音乐不仅是内心的滋养,还是情感的流露。在杨俊鑫看来,音乐课要教会孩子欣赏美、向往美,更要教会孩子创造美、表达美。

“我曾经无数次听过《隐形的翅膀》这首歌,最动听的一次,是我的学生唱的。”杨俊鑫言之动容。课堂上,他让学生自己选择想唱的歌曲,大家选择了这一首,起初他没有在意,“这首歌大家太熟了”,没想到,孩子们特意选择这首歌,是为了在教师节的时候送给杨老师。

舞台上,所有的孩子眼神“前所未有地坚定”,这是他们排练合唱以来最出色的一次表演,让杨俊鑫十分意外。“杨老师,谢谢你带我们在音乐的世界里遨游。这首歌是专门唱给你的,你就是我们隐形的翅膀。”走下舞台,孩子们纯真的话语,瞬间击中了杨俊鑫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我落泪了,孩子们用音乐向我表达爱。”杨俊鑫说,“这让我觉得,我的音乐课是有意义的。”

“从欣赏音乐的‘悦己’,到表达情感的‘悦人’,归根结底是创造快乐的能力。我想用音乐课,让孩子们具备这样的能力,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与美同行。”杨俊鑫说。

(记者 安胜蓝 殷泽昊 通讯员 张 熙)

(本版照片均为受访者供图)

(选题支持 高 平 王建宏 张 锐 冯家照 徐鑫雨)

(责编:李昉、郝孟佳)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