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商业航天飞向更广空间(经济聚焦)

发布时间:2025-01-02 07:32:17 来源: sp20250102

  核心阅读

  抢抓商业航天发展机遇,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加速对接引进相关企业,做大做强航天产业链……位于湖北武汉新洲区的我国首个商业航天产业基地,经过5年发展,构建起星、箭、云和航天材料齐聚的产业主链,未来将打造更多商业航天应用场景,构建良好的商业航天产业生态。

  

  “点火!”随着指挥员响亮的发射口令下达,发射塔周围白烟腾起。近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快舟一号甲固体运载火箭拖着长长的烟柱一飞冲天。几十分钟后,这枚产自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的火箭,以“一箭五星”方式将和德三号A—E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圆满成功。

  快舟系列火箭是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快舟火箭产业园自主研发的固体运载火箭,第一批产自该产业园的快舟一号甲固体运载火箭于2021年下线。“我们的快舟系列火箭已成功发射20多次,将40多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航天科工火箭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鑫介绍。

  作为我国首个商业航天产业基地,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自2017年启动建设以来,已经实现最高年产50枚火箭的能力,构建起星、箭、云和航天材料齐聚的产业主链。如今,当地商业航天产业正“飞”向更广阔的空间。

  抢抓发展机遇

  提供专班服务

  沿着武汉市新洲区星谷大道向东而行,火箭产业园、卫星产业园、行云卫星科技园、航天产业港等产业园分列于公路两旁。很难想象,6年前这里还是一片人烟稀少的荒地。

  “由于位置偏远,原先区里要招引优质企业到这里落地并不容易。”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新洲区工作专班负责人罗高峰回忆。

  2014年11月,《国务院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提出,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建设。我国商业航天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当时,坐落于武汉的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中国航天三江集团有限公司也看到了商业航天的未来,正准备投入其中。“了解到三江集团的这一想法后,我们立即成立了工作专班,为企业在商业航天的基地建设、企业引进、人才招聘等方面做好服务。”新洲区科学技术和经济信息化局副局长王金霞介绍。

  “武汉是九省通衢,水陆交通便利,在这里打造航天产业,不仅便于运输航天产品,还可以辐射全国,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发展。”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更重要的是,武汉人才众多、工业基础雄厚,能满足商业航天发展的多重需求。”

  2017年,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决定与湖北省政府携手,建设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落子新洲区临江腹地双柳街道。

  “区里从一开始就充分做好基地的总体规划,布局了东部产业核心区、中部商务中心区、西部产业配套区、北部生态创新区四大板块,按照智慧园区标准对基地全域新建基础设施进行了设计。”罗高峰介绍。

  与此同时,新洲区还从各个职能部门抽调精干力量,成立航天专班,专门为基地的各项发展服务。“当时我们几乎全年无休,衣食住行基本在基地解决。”罗高峰说,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2022年,一个8平方公里的航天产城融合示范区基本成形。

  解决企业痛点

  完善产业配套

  在卫星产业园内,穿戴好白色工作服和帽子,除尘后便可进入我国首条智能化卫星生产线:10米高的立体卫星零部件库上,摆满了数十颗卫星制造所需要的零部件。出库、装配、总装、测试……整个生产流程基本实现智能化。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空间工程总体部武汉智能制造中心副主任刘峰介绍,生产线实现了卫星的柔性智能生产,既能研制生产单颗卫星,又能满足规模化定制生产的需求。

  近年来,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新洲区多方面的支持。“为了支持基地航天企业发展,我们创设了‘无证明’城区,企业只需填写告知承诺书,即可获得相关经营许可证。”罗高峰说,航天专班也会专门针对企业的痛点,提供个性化的“专用环境”,如“飞地”招聘等。

  招聘人才难,曾是航天科工空间工程发展有限公司面临的一大难题。由于公司离主城区较远,很多年轻人才不愿意到该公司工作。

  当时,新洲区为了吸引优质企业来航天产业基地,在武汉光谷租了一个1000平方米的场地,供该公司设计人才办公。王金霞说,除了航天科工空间工程发展有限公司,对于有意向入驻航天产业基地的优秀企业,在人才方面如有“飞地”招聘和使用需求,区里会主动与企业协商,为对方需要远程办公的人才提供场地。

  紧扣航天产业链,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做大做强航天制造业、航天服务业和航天配套产业。“基地吸引了商业航天、新材料、数据应用等领域的17个产业项目落地,累计完成投资近200亿元。”罗高峰说,航天专班还制订了《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2023年—2025年发展计划》,基地未来将以商业航天产业为主导,最终建成航天产业聚集区。

  探索应用场景

  拓展商业模式

  近两年,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涂装有各类品牌元素的快舟一号甲固体运载火箭一飞冲天,时不时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我们一方面通过提供卫星发射服务获得主要收益,另一方面为企业提供定制化的周边服务,获得额外收益,提升了商业火箭的整体效益。”刘鑫说,他们目前已经与10余家企业进行了品牌合作。

  除了在卫星和火箭上“做文章”,在长长的航天产业链上,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也在不断探索更多航天技术应用场景,拓展商业航天的发展模式。

  在航天行云科技有限公司测运控中心,千里之外的中欧班列集装箱地理位置、开闭状态以及仓内温湿度等信息,均实时显示在中心的大屏幕上。“我们2020年成功发射两颗通信卫星,在组网形成星座后,可消除海洋、极地、森林、荒漠等地面网络信号无法触及区域的通信痛点。”航天行云科技有限公司测运控中心部长皮本杰说,这一应用正是遥感卫星、卫星互联网和航天技术在环境监测、智慧出行、应急通信等领域交叉后诞生的商业航天发展模式。

  “为了做好商业航天产业强链、补链、延链,我们采用多种方式加速对接和引进。”王金霞介绍,今年以来,国内多家知名企业已与新洲区政府签约逾百亿元,共同打造不同的商业航天应用场景。

  《湖北省航空航天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要面向微小卫星提供廉价快速、响应灵活的商业航天发射服务,带动相关产业聚集发展。“下一步,我们还将构建良好的商业航天产业生态,加强龙头企业培育,发挥龙头企业带动效应。”王金霞说。

  《 人民日报 》( 2023年11月13日 13 版)

(责编:杨光宇、胡永秋)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