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禁渔三年多 从水中到两岸有哪些新变化?

发布时间:2025-01-06 01:54:58 来源: sp20250106

  长江全面实施“十年禁渔”三年多来,长江流域内生态环境修复进程不断加快,生态环境日益改善。从水中到两岸,都有哪些新变化呢?

  看长江流域之变

  水清鱼丰生态美

  在前期考察过程中,重庆交通大学国家内河航道整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广阳岛河段的浅滩和深潭间隔分布,大量的鱼类于深潭中聚集,于是提出在水下给鱼类营造一片和原有水底环境相似的人工鱼巢,形成适合鱼类生存的栖息地。目前,在长江重庆段,当地已经提出广阳岛等四个鱼类栖息地生境营造方案。构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鱼类生境累计增加120万平方米。

  保护和修复长江水生生态资源,不仅要在水里发力,更要在岸上加强治理。在湖北宜昌的滨江公园,过去,这里的长江岸边码头林立,现在建成了绵延22公里的生态休闲廊道。这个正在进行施工的地方,是城市生态水网的一个雨污调蓄池。下雨时,水库可以把城区有污染的初级雨水存起来,等到晴天,雨水再送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一个设施,多种功能,让长江少一滴污水,让岸边多一片绿地。

  长江禁渔三年来,张家港清退沿江低效码头、清理畜禽养殖户、修复江滩湿地,将这段长江生产岸线全面调整为生态岸线。

  长江十年禁渔行动对流域内生态环境进行了全方位修复,也推进了对两岸的珍稀动植物的保护和繁育。在长江流域,生长着一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珙桐,又有“鸽子树”之称,繁衍速度很慢,数量十分稀少。为了集中给珙桐创造更好的繁衍条件,研究人员从2007年开始,从高山上往低海拔地区给珙桐搬家。从海拔1500米到1000米,再到500米,珙桐最后才在海拔一两百米的园区安家,搬家每个阶段要停留2到3年。

  长江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 吴锦华:我们从高海拔到低海拔驯化以后,树皮都还是比较完整的,没有受到灼伤的危害,所以这个树还是很健壮地生长。

  这里的工作人员说,刚开始迁地时,园区只有5到6株珙桐,十几年后的今天,这里已经有将近1万多株保育成果。从搬家、安家,再到回家,对珙桐的保护和研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上中下游接力

  共护一江水

  全面禁渔以来,长江鱼类资源量和生物多样性呈现恢复态势,禁渔效果初步显现。这不仅需要监管与执法部门的协同发力,也需要我们普通人的坚持与守护。

  周元杰是贵州的一名潜水教练,这次他和几名潜水爱好者一起,来到了位于贵阳息烽县养龙司镇的乌江水域。在18米深的水下,两名潜水队员负责拽着一个蓝色的筐,另外两名潜水队员开始搜索水下垃圾。大约半小时后,潜水队员们陆续浮出了水面,装着水下垃圾的筐也都满满的。

  以前,乌江息烽段的水域上密密麻麻都是网箱,大量的垃圾直接倒入江中。长江十年禁渔工作实施以来,当地全面拆除网箱养鱼,成立了乌江流域退捕禁捕工作专班。现在,水清了,鱼也多了。

  潜水教练员 周元杰:正是由于环境的改善,我们才能看到这样一个特别漂亮的,像水族缸一样的生态系统。它从底层的生物,中层的鱼类以及水生的植物都非常完善。

  长江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家住湖北武汉的80后李响,从小就在长江边长大。如今,从事长江生态保护的她,把大量业余时间,都花在对青少年的环保科普上。

  环保科普义务讲解员 李响:小时候我内心就有一种愿望,希望自己长大了可以保护长江里的生物。大学的时候我选择了生命科学相关的专业,我当时就有一种冲动,想要去向大众科普。

  李响告诉记者,她经常把孩子们画的长江大保护的画作向公众展示,还把孩子们带到江边,让他们亲近自然。

  环保科普义务讲解员 李响:长江生态的修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正是因为这样,才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坚守,我们得耐得住寂寞才行。

  最近一段时间,江苏南京的不少志愿者和热心市民会来到三岔河闸口,查看小螃蟹洄游过闸的情况。螃蟹成群洄游,被称作“蟹潮”,像今年这样大规模的小螃蟹的聚集,还是几十年来第一次。

  南京段的长江水位会随着潮汐变化而涨落,志愿者们需要下到水中,调整人工搭设的螃蟹爬行通道,有些迷路跑到河岸上的小螃蟹,大家会捡回来。因为要统计今年螃蟹洄游的数量,所有这些捡回来的螃蟹都要记下数量。

  南京江豚水生生物保护协会秘书长 姜盟:螃蟹洄游的高峰期是晚上九点之后,我们就尝试发起了夜间志愿者的值守。有的志愿者能够坚持到凌晨一两点钟,一直在这进行志愿服务。(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梁异】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