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买回”到“归还” 更多文物“回家”

发布时间:2024-12-17 21:34:03 来源: sp20241217

  从“买回”到“归还” 更多文物“回家”

  我国持续加大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工作力度

  站在重归故土的圆明园7根石柱前,一位妈妈牵着她的儿子,不止一次地说:“你看,只有国家强大了,更多被偷被抢、流失海外的文物才能回家。”

  10月29日,“五首重聚·故园新语”圆明园兽首铜像特展最后一天,大家奔赴正觉寺,是为了见证这场等待了163年的重逢——这是自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后,五兽首首次重聚圆明园。同样在正觉寺同公众见面的,还有重归故土的圆明园7根石柱。

  每每有文物归家的消息,总能在社交网络上掀起一阵热潮。

  每一件流失的文物,都藏着中国文化的一个密码。每一次流失文物回归的历程,都凝结着无数人的努力和接力。它们的回归,让我们看到了更多流失文物回归的可能性。

  更重要的是,越来越多国家主动向我们归还文物。

  就在圆明园兽首铜像特别展览收尾之际,当地时间10月25日,澳大利亚向我国返还共4件流失文物艺术品与1件古生物化石。

  无独有偶,今年5月,美国向中国返还两件非法流失的重要石刻文物;8月,瑞士向我方归还了近两年的4起刑事案件中,查获并没收的5件中国文物……

  越来越多漂泊在外的文物回到故土,是我国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的体现,这对流失文物追索工作非常重要。近年来,中国与20多个国家签署双边协议,建立合作机制,主导制定反映文物流失国诉求的《敦煌宣言》,坚持呼吁历史流失文物应回归原属国,为完善文物返还国际秩序贡献中国方案。

  1.“家”中相聚

  如果没有遭遇那场劫难,7根汉白玉石柱也不至于颠沛流离海外百余年。

  它们原是圆明园西洋楼的石构件。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万园之园付之一炬,珍贵文物被掠。总重达2.6吨的这7根石柱也没能幸免。

  回归故土之路,曲折且漫长,待石柱回到家园,已然过去163年。2023年10月13日,重归故土的圆明园7根石柱,在圆明园正觉寺首次同公众见面。

  正觉寺变身圆明园博物院揭牌,230余件(组)文物和展品向观众展示了圆明园文物保护成果。7根石柱是作为“明星展品”展示在最上楼的。

  而在正觉寺最上楼的二层,摆放的是保利艺术博物馆所拥有的牛、虎、猴、猪四件兽首真品。它们与圆明园馆藏的马首,组成“五首重聚·故园新语”圆明园兽首铜像特展。

  不过,四件兽首在它们的“家”里,也只能待上10日左右。兽首铜像特展是在圆明园罹难163周年之际,也就是10月18日开幕的,只持续到10月29日。和兽首铜像特展不同的是,7根石柱为长期布展。

  一名在文化单位工作的观众分享道,当她走到这里,看到兽首安静地摆成一排,瞬间想保持安静几秒钟,“突然特别感动,第一次在圆明园看到五尊兽首聚在一起,堪称‘有生之年’系列!”

  “真的很精美!难以想象鼎盛时期的圆明园是什么样子”,一位观众在看到兽首的时候,心潮澎湃,他热切期盼见证十二兽首全部回归祖国的那个时刻。

  “很激动。它们就像游子一样,终于回到了家。”圆明园管理处副主任王猛这样描述第一次看到这些石柱时的心情。

  据国家文物局组织中国社科院、故宫博物院等专家进行的实物鉴定,7根石柱立面有雕花造型:正面纹饰以西式番花、贝壳纹等西洋雕花为主,侧面花瓶内花束则以具有吉祥寓意的牡丹、玉兰、荷花、菊花等中国传统花卉为主。

  王猛提到,西洋楼建筑的主体结构采用了西式的技术和风格,但屋顶则是偏向于中国传统建筑的琉璃瓦,“无论是西洋楼建筑、石柱,还是十二生肖兽首,都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实践和例证。”

  圆明园遭劫掠后,这些石柱被狂热的中国艺术品收藏家蒙特收藏。后来,它们跟随蒙特漂泊异乡,几经辗转,到了上世纪60年代,最终在挪威卑尔根科德博物馆及西挪威艺术博物馆“落脚”。

  从此,它们便陈列在挪威的展厅里,直到2013年,被一位叫黄怒波的中国人看见。

  北京中坤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创始人黄怒波初次见到圆明园石柱,是在那年8月。他当时眼圈就红了,“很伤感”,于是当即向科德博物馆馆长爱兰德表达了希望石柱能够“回家”的愿望。

  “黄怒波先生说,中国的文物流散在外,他想让这些石柱回归到祖国,让它们来教育我们的后人铭记住历史。”王猛对记者回忆道。

  从被“发现”,到真的“回家”,7根石柱历经十年,终以“文物”名义顺利入境。

  “1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可能只是一瞬间,但相对于很多没有回来的文物,10年已经很短暂了。”王猛说。

  目前为止已回归的文物,仅是流失文物中的沧海一粟。

  圆明园流失在外的文物,据估算至少就有150万件。大英博物馆现藏中国文物2.3万件,和千万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相比,回归的也只算得上是“冰山一角”。

  “吃下去了,再吐出来是很难的。”国家博物馆原副馆长陈履生一语道出文物“回家”的困境。

  以博物馆为例,若不想归还,方法很简单——不告诉你入藏前的流传情况,你就无法知道如何流失以及其中的过程,而这往往是追索的关键证据。

  “也就是说,现在的持有者既有文物又有证据,那么,这官司该如何打呢?”陈履生说。

  2.回归之路

  从前些年大手笔“买回”文物,到如今一些文物流入国主动“送回”文物,细窥文物“回家”之路,可见这一变化。

  目前,流失海外文物回归主要有三大渠道:购回、捐回、追索。这三个方式之间有交叉,也各有利弊。

  商业购买被视为一种权宜之计,但在中国海外文物回流的过程中发挥过巨大作用。

  其中最有名的案例当数圆明园兽首的回归——虎首、牛首和猴首,均为中国保利集团购回,猪首则是港澳知名企业家何鸿燊以捐款形式购回,后转赠保利集团的。

  追索返还,是最符合相关国际公约精神和伦理道德原则的一种回归方式,即按照国际公约、各相关国家的法律来解决流失文物归属纠纷。但这也是难度最大的一种返还方式。

  目前,追索流失文物时可利用的国际法主要有:1954年《武装冲突情况下保护文化财产的公约》、“1970年公约”“1995年公约”,以及我国与秘鲁、意大利、美国、澳大利亚等签订的双边条约。

  “国际公约只对缔约国有效,许多作为文物进口国的欧美国家游离在公约之外,因此我国成功追索的例子不多。”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王开玺说。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教授霍政欣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尽管已有多个国际公约可作为追索流失文物的依据,但现有国际公约缺乏溯及力,且约束力有限,难以通过法律途径追索更早之前流失的文物。

  最近几年的成功追索案例,多为当代非法出境的走私文物。意大利2019年返还中国的796件(套)中国文物艺术品,是2007年被意大利文物宪兵在本国文物市场查获的,随即启动国内司法审判程序。历经10余年漫长追索,2019年年初,意大利法院作出向中国返还这批文物艺术品的判决。

  相较于购回和追索,捐赠是目前最通行的文物回归途径。圆明园的7根石柱,便是在政府、高校、机构、社会力量通力合作下,最终促成挪威向中方捐赠的。

  需留意的是,在国际社会各方压力下,近年,以法国、德国、荷兰为代表的国家,对待殖民背景文物的态度发生了明显的转变。

  “这些文物是如何从北京到德国的?它们是否为德国在殖民战争中非法掠夺的战利品?”2021年年底,德国7家博物馆联手启动了“追踪义和团文物”溯源项目,这是西方世界首次系统地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的流失文物进行研究。

  研究旨在深入了解德国博物馆所藏的义和团时期艺术品,并反思德国的殖民历史。据报道,项目预计在今年11月完成,德国方面也与故宫博物院建立合作,将德方挑选出的70件代表性文物,进行追溯工作。

  可以看到,越来越多国家主动向我们归还文物。

  此次澳大利亚返还文物,是继2015年澳方向我方返还1件“清代观音像”以来,再次向我国返还文物艺术品,同时也是澳大利亚国家美术馆和澳大利亚公民首次向我国捐赠文物艺术品。其中,明清或近现代牺尊和清代发簪分别由澳大利亚国家美术馆和澳友人约翰·麦克唐纳先生捐赠给国家文物局。约翰·麦克唐纳表示,这件有价值的文物更应该属于中国的博物馆,希望这一返还举动能增进澳大利亚与中国人民之间的团结和情感联系。

  “文化艺术的力量在于与人们对它的美丽和非凡价值的分享。”澳大利亚国家美术馆馆长尼克·米兹维奇表示,期待与中方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通过促进彼此的交流与理解,继续巩固并发展更牢固的合作关系。

  2019年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回归之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归成果展”,从70年来促成的300余批次、15万余件流失文物回归中,遴选了25个案例、600余件回归文物。

  王猛至今记得展览中提到的一句话,“由于国家的积贫积弱,我们的很多国宝、文物飘落到异国他乡,随着祖国的不断强大和日益繁盛,它们逐渐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3.加大追索

  实际上,且不说追回文物,单就是找到有多少文物流失在外、身在何处,都十分坎坷、困难重重。

  研究圆明园流散文物20多年的刘阳曾提到,多年前圆明园管理处成立工作组去美国找资料时,一些博物馆甚至以为中方人员是去“抢东西”的,接待时还带上了律师。

  每每有文物归家的消息,总能在社交网络上掀起一阵热潮。有人感慨“回家不易”,也有人为依旧飘零、未能归家的文物感到惋惜遗憾——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寄托着中国人民质朴深沉的历史情感和文化记忆。

  “是盏,是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小玉壶嘟起嘴来,纠正道。在今年夏天爆火的《逃出大英博物馆》中,“小玉壶”在记者张永安的帮助下回到中国,找到瑰葭路。短剧中提到:“它们承得住偷盗者的歉意,却载不动故人流连的目光。”

  与其说人们为其中的家国情怀动容,不如说,是对文物于华夏大地延续文化和血脉传承的共鸣。

  在短剧爆火之前,英国大英博物馆约2000件藏品“失踪”丑闻爆出,公众对中国流失海外文物的关注也直冲热搜,诸如“你要带我回中国吗?”“没有一个中国人,能笑着走出大英博物馆”等话题都受到极大关注。

  服饰史学者、中华服饰文化研究会理事陈诗宇,在复原古人形象的时候,时常会被文物背后颠沛流离的故事所感触:

  做唐代复原需要参照敦煌壁画,可是,不少供养人等题材的敦煌绢画被收藏在大英博物馆等世界各大博物馆内;龙门石窟的《北魏孝文帝帝后礼佛图》已经被盗凿成了上千片,藏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和纳尔逊艺术博物馆……

  “众多中国古代的艺术瑰宝流落海外,确实感到很痛惜。我们在做复原呈现时,通常会去了解文物的身世,去了解它的故事。它们不只是一件艺术作品,还投射出了活生生的历史。”陈诗宇说。

  此次回归的7根石柱虽然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但不属于稀有文物。与其艺术价值、文物价值相比,回归这件事本身的价值更高。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表示,7根圆明园石柱回归原属地,是政府、高校、社会力量,通力合作、久久为功,助力流失海外中国文物回家的最新案例。

  近年来,中国持续加大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工作力度。

  据了解,中国与157个国家签署文化、文物、旅游合作协议,与25个国家签署防止文物非法进出境政府间协定。党的十八大以来,已有37批次、1800多件流失海外中国文物回归祖国,涉及美国、意大利、法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瑞士、加拿大、埃及、土耳其,以及我国港澳台等13个国家和地区。

  “回归文物作为博物馆展品,向人们展示流失文物的‘回家’之路,不仅是中外交流的印记,是民族强大的体现,更是伟大新时代的生动印证。日后愿与各方共同努力,促成更多国宝回家。”黄怒波说。

  南方日报驻京记者 刘长欣 段江含

  统筹:伍青 【编辑:曹子健】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