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我国铁路投产新线3637公里 高铁里程达4.5万公里

发布时间:2024-12-22 09:39:52 来源: sp20241222

  2023年我国铁路投产新线3637公里

  高铁里程达4.5万公里(经济新方位)

  成自宜高铁通车,与成贵高铁四川成都至乐山至宜宾段组成高铁环线,成都都市圈与川南城市群快速连接;

  杭昌高铁全线贯通运营,串起浙皖赣三省众多名城、名镇、名湖、名山,形成黄金高铁旅游线;

  汕汕高铁广东汕头南至汕尾段开通运营,东南沿海高铁通道建设迈出重要一步;

  …………

  1月9日,记者从国铁集团获悉:2023年,我国铁路累计投产新线3637公里,其中高铁2776公里;34个项目建成投产、102座客站投入运营;老少边和脱贫地区完成铁路基建投资4076亿元,22个县结束不通铁路的历史。截至2023年底,全国铁路运营里程达15.9万公里,高铁里程达4.5万公里。

  “八纵八横”主通道已建成投产约80%

  2016年,《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提出构筑“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设计总规模约4.5万公里。截至2023年底,“八纵八横”主通道已建成投产3.64万公里,占比约80%;开工在建0.67万公里,占比约15%。

  “八纵”通道,指的是沿海通道、京沪通道、京港(台)通道、京哈—京港澳通道、呼南通道、京昆通道、包(银)海通道、兰(西)广通道。

  “八横”通道,指的是绥满通道、京兰通道、青银通道、陆桥通道、沿江通道、沪昆通道、厦渝通道、广昆通道。

  “其中,京沪通道、京哈—京港澳通道‘两纵’,青银通道、陆桥通道、沪昆通道、广昆通道‘四横’已实现贯通。”国铁集团发展和改革部规划处副处长邓立红介绍,2023年京港(台)通道、沿海通道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以沿海通道为例,其北起辽宁大连(丹东),南至广西北海(防城港),连接东部沿海地区,贯通京津冀、山东半岛、长三角、珠三角、北部湾等城市群。

  “2023年开通的福厦高铁、广汕高铁、汕汕高铁都属于沿海通道的一部分,沿海通道建设实现重大突破。”邓立红介绍,目前,沿海通道福建漳州至广东汕头段已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仅剩沪乍杭、温福高铁仍在进行前期工作。2024年,国铁集团将加快广东深圳至江门、广西合浦至广东湛江段建设,争取尽快开工建设漳州至汕头段。

  作为国家铁路网的主通道,“八纵八横”干线铁路经济带动作用明显。

  先看京沪通道。京沪高铁开通前10年,累计运送旅客13.5亿人次,累计行程超15.8亿公里,相当于绕赤道近4万圈。2023年上半年,京沪高铁列车运送旅客2499万人次,同比增长299.7%。

  作为当今世界运营时速最快的高速铁路,京沪高铁发车间隔最短只有4分钟,带动沿线地区人才流、技术流、资金流、信息流快速有序流动。以这条高铁为依托,沿线崛起24个高铁新城、高铁新区,已成为吸引产业聚集和促进产业优化布局的重要载体。

  再看京哈—京港澳通道。以其重要组成部分京广高铁为例,北京至广东广州的旅程时间由40多小时压缩到约7.5个小时,实现了京津冀、长江中游、珠三角城市群的串联。数据显示,开通前10年,京广高铁累计发送旅客16.9亿人次,沿线区域发展动力更强,老百姓日子越过越好。

  2023年新开通沿海通道中的福厦高铁、广汕高铁客流也颇为火爆。福厦高铁日均客流达2.4万人次,高峰可达3.8万人次;广汕高铁开通以来,累计开行列车7378趟,运送旅客226.7万人次。

  建设工艺、装备制造等领域均实现突破

  万吨级、超长悬臂、异形的转体桥梁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建设中。

  “经过多年摸索积累,我国桥梁转体施工技术已颇为成熟,几乎每月都有大吨位转体桥施工。”中铁二十四局高级工程师刘亚帅介绍。2023年11月中旬,国内首座三维不对称挂篮施工转体桥在安徽合肥实现成功转体。

  转体桥,只是我国铁路工程科技实力的一个缩影。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铁路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实力水平迈上新台阶。

  ——重大工程彰显非凡实力。

  一座大桥,创造3个世界之最。随着成自宜高铁开通运营,宜宾临港公铁两用长江大桥正式投用。这座世界最宽、跨径最大的公铁两用钢箱梁斜拉桥,呈现高铁、汽车、行人同层通行的壮观场景。

  一座站房,创造4项世界纪录。38个标准篮球场大小、4300吨重的钢结构如何修建?中国工程师想出了顶推工艺,先在附近空旷位置完成结构件焊接,再整体顶推到位。

  2023年底,江西庐山站东站房高架层钢结构成功横跨10条铁路干线,一举刷新钢结构跨线顶推施工宽度、重量、面积、滑轨数量4项世界纪录。

  跨江河、越湖海、穿峡谷、连群山……2023年中国铁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一批超级工程顺利竣工,赢得世界瞩目。

  ——装备制造实现重大突破。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过去的一年里,我国铁路装备持续创新出彩,助力工程建设更加智能高效。

  2023年12月8日,“京滨同心号”盾构机顺利始发,负责新建京滨铁路天津机场1号隧道施工。

  “这台盾构机首次将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技术应用于泥水大盾构项目,盾构机可自动接收并处理海量数据,实现无人自主巡航掘进。”中铁四局京滨铁路二分部项目技术负责人李安说。

  2023年12月26日,广州白云站顺利投用。这是我国首个大规模运用机器人施工的铁路工程项目,先后有18种智能机器人参与建设。

  “太行号”换梁机实现4小时换梁,即换即通车;全球最大直径盾构机主轴承顺利下线,国产高端地下掘进装备从此有了全系列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心”……2023年,技术创新与广阔的交通应用场景交汇融合,推动我国铁路装备制造水平显著提升。

  ——运输装备迎来新的升级。

  2023年6月28日,搭载CR450新技术部件的试验列车在福厦高铁湄洲湾跨海大桥,跑出了单列时速453公里、相对交会时速891公里运行的新纪录,标志着CR450动车组研制取得阶段性成果。

  作为新一代动车组,CR450动车组力争实现更高速度、更加安全、更加环保、更加节能、更加智能,继续巩固和扩大中国高铁世界领跑优势。今年,CR450动车组有望完成样车制造并开展型式试验。

  2024年计划投产新线1000公里以上

  “2024年,国铁集团将高质量推进铁路规划建设,加快构建现代化铁路基础设施体系,计划投产新线1000公里以上。”国铁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一方面,以国家102项重大工程中的铁路项目为重点,统筹推进重点项目实施;另一方面,抓好联网、补网、强链工程,集中实施一批“短平快”项目。

  有序推进在建项目。铁路工程投资大、周期长、辐射广。国铁集团将做好渝万、武宜、成渝中线等110多个在建续建项目建设工作,确保完成年度投资投产任务和实物工作量。2024年,上海至江苏苏州至浙江湖州高铁、浙江杭州至义乌至温州高铁等工程有望建成投产。

  推动项目尽早开工。2023年12月以来,贵州黄桶至广西百色铁路、湖南邵阳至永州高速铁路、山东潍坊至江苏宿迁高速铁路、沪渝蓉沿江高铁合肥至湖北武汉段等项目集中开工建设。

  岁末年初,大江南北,铁路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在西部地区,重庆有6条高铁线正在同步施工,4.3万人坚守岗位、持续奋战。成渝中线、渝昆、西渝、成达万、渝湘、新渝万高铁建设稳步推进。

  在黄浦江畔,1月3日,东方枢纽上海东站的工地上,桩基林立、车辆穿梭,2700多名建设者干劲十足,力争月底完成站场区地下土建桩基全部施工任务。

  中铁二十四局上海东站项目经理向科告诉记者,自2023年开工以来,这一大型综合交通枢纽正持续从蓝图变实景。未来,上海东站将集国铁铁路、市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及机场捷运等交通功能于一体,实现便捷换乘。

  国铁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国铁集团将高质量推进铁路规划建设,确保全面完成国家铁路投资任务,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人民日报 记者 李心萍) 【编辑:张子怡】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