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自然博物”,是个什么样?

发布时间:2025-01-09 04:37:58 来源: sp20250109

【生态聚焦】

博物学是人类与大自然打交道的一门古老学问,指在宏观层面上,对动物、植物、生态系统等所做的观察、描述和分类等。近年来,在位于深圳东部的坪山区刮起了一股“自然博物风”——每逢晴朗的周末,越来越多的人携亲朋来到自然研习步道,一路听风声鸟语、赏蓝天碧水、远眺田头山尖,从认识家门口的一草一木开始,逐渐进阶到识花、观鸟、辨虫,在“观自然”中体悟良好的生态环境与美好生活……

“青山半入城,碧水长相依”是坪山区的自然底色。如今,人们走进坪山,宛如走进一座没有围墙、没有穹顶、四季开放的全域博物馆。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坪山区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来谋划推动,自2020年以来,依托田头山、马峦山、坪山河等优越的生态资源,以“无痕山林”理念打造“全域自然博物”,用自然教育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让生态文明成果更好地惠及民生。

全域全景 全民共享

“‘树之八美’,即忠厚之美、根须之美、果实之美、花朵之美、叶片之美、形体之美、面容之美和时间之美。如果我们用飞鸟的视角近距离观察一棵树,就会发现每一棵树都有讲不完的故事和说不尽的美丽……”在坪山中心公园自然艺术步道的树冠长廊,导赏员向前来参与自然博物公开课的市民讲述如何观察一棵树,引发大家的无限遐想……

类似的场景在坪山区已成常态。有自然爱好者自发组织,也有学校、教育机构带领孩子专门前来——这一切,得益于“坪山全域自然博物”项目。它串联起全区境内的山水,精心设计打造出融合人文艺术的自然博物游览线路,共建成15条自然研习步道,总长度达106公里——这些步道打破空间和区域边界,形成全域贯通的格局,覆盖坪山区所有地理形态和自然鉴赏路线;沿途设置的408个实地观察与研习点、1200个自然研习博物牌,让人们能轻松接触山谷、森林、溪流和飞瀑,在亲近自然的同时享受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

不同于“大动筋骨”的基建工程,这些步道根据“无痕山林”理念建设而成,遵循水泥步道零增长、生命物种零冲击、生态环境零损害的“三零”原则。每条线路配置图书、课程、标识指引以及线上解说系统、语音导览,是国内首个零机械建造、智慧型呈现的博物研习步道系统。

“天气晴朗时我会带孩子来坪山,现在已经‘打卡’3条线路,完善的博物标识不仅让孩子,也让大人学到不少知识。”市民于伟告诉记者。正如他所言,人们可以在马峦山自然笔记步道学习观察、认识自然的方法,掌握与自然相处的方式;在坪大诗歌步道一边看山听海,一边欣赏自然题材的诗歌;在坪盐赏梅步道邂逅梅园胜景,领略暗香浮动……据悉,仅坪山区马峦山郊野公园,日客流峰值就高达3.7万人次。

令人期待的是,深圳市“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之一的深圳市自然博物馆已落户坪山,正在火热建设中。该项目旨在探索全域、全景、共生的自然生态文明理念,建成后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第一座综合性自然博物馆,并与这些自然步道联动,形成独具特色的全域全景式博物馆。

自然博物 启润人心

“这是深圳本土植物禾雀花,每年春季开放,成串的白色、紫色花蕾酷似雀鸟栖枝,形神兼备,灵动有趣。”

“这潭水中生活着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香港瘰螈,它们是‘娃娃鱼’大鲵的近亲,对水体的水质要求极高。”

……

采访途中,记者遇到众多生动有趣的博物牌,用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还能观看动植物更加详细的资料和视频。

“坪山的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仅马峦山郊野公园内就有植物1048种,其中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36种;爬行动物29种,包括国家一类重点保护动物蟒蛇和二类重点保护动物金线龟;此外,还有池鹭、白鹭、白胸翡翠等86种鸟类。”深圳市坪山区马峦山郊野公园管理中心工作人员黄裔锴希望将自然博物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结合起来,在传递知识的同时,增强公众对生态保护的认知,开展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试点与探索。

为此,坪山区开发了全域自然博物小程序,配套408节线上解说课程,集地图导览、图文展示、语音播放、影像库、物种数据库、线路打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市民要想认识一棵树、一种鸟,只需动动手指,就可以获得想要的信息。

“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我们特意采取‘手作’的方法建设脚下这些步道。”坪山区全域自然博物项目服务单位负责人南一方介绍,这些步道不动用机械设备、不使用水泥、不破坏生态,全部依靠双手修建而成,过程中所用到的石块、木头取自周边的山石和倒木,可谓就地取材、变废为宝。“而且,这些‘手作’步道的修建鼓励公众报名共同参与,志愿者们可以通过学习步道的修建工法,亲身体验切割、搬运、夯实、制钉、打钉,收获保护自然的快乐。”

春风化雨 共护自然

“博物的过程也是观自然的过程。当人们开始对某一自然事物感兴趣,就会逐渐走向自然、亲近生物,去感知它们的习性与美、发现它们的奥秘,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的爱护之情也会油然而生。”坪山自然博物图书奖评委、北京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中心教授刘华杰说。

刘华杰注意到,在深圳市坪山区政府的倡导和推动下,当地民众爱护自然、关注自然、体验自然的意识和能力整体得到提升,对自然界一草一木的关心与热爱成为一种文化时尚。

“我们始终立足全域、全景,将自然禀赋、本土文化与城市发展逻辑有机结合起来。”深圳市坪山区副区长刘理介绍,坪山还依托全域资源建立起自然教育中心,面向公众开展自然科普教育活动65场,近万人次受惠。

金龟村的发展就是一个生动的例证。2019年,该村开放了以自然为主题的书房——“金龟自然书房”,拥有3000多册可免费借阅的自然图书。2020年,金龟自然教育步道落地金龟村。同年,金龟自然教育中心正式成立,将村落文化研习、自然观察和地质观察课程有机结合起来,成就了一个充满文化味的自然博物村。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坪山区开始评选坪山自然博物图书奖,并开展丰富的主题阅读推广活动,营造浓厚的全民自然博物氛围。目前该活动已成功举办四届,成为中国自然博物出版的风向标。

如今的坪山,让公众“走得进山、亲得近水、赏得了城”。“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绿水青山好生态转化成绿色发展的强大动能,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幸福城区,助力深圳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典范。”刘理说。

(本报记者 党文婷 严圣禾)

(责编:薄晨棣、王潇潇)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