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故事|“感动香江”的单亲母亲和她的“朋友仔”

发布时间:2025-01-05 16:37:51 来源: sp20250105

新华社香港3月12日电 题:“感动香江”的单亲母亲和她的“朋友仔”

新华社记者张雅诗

中午时分,位于香港长沙湾工业区的一家餐厅,顾客盈门。厨房旁边的水吧传来“叮”的一声,代表饮料已准备好,服务员迅速将它送到顾客面前;另一位服务员看到有客人推门进来,殷勤地请他们入座。

这家名为“喜乐餐饮·教室”的餐厅聘用了多位在智力或学习上有不同程度障碍的员工。经过悉心培训,不论传菜送餐还是招呼客人,他们都能应付自如。


1月15日,宋罗孟君接受记者采访。新华社记者 陈铎 摄

1月15日,宋罗孟君接受记者采访。新华社记者 陈铎 摄

“喜乐”至今经营超过十年,创办人是被称为“宋太”的宋罗孟君。她希望通过开餐厅帮助这些特殊人群自力更生。这份对弱势的关怀令她当选“2023感动香江人物”。

困苦经历促成“喜乐”事业

“喜乐”的诞生源于一位特别的孩子。

1987年,宋太诞下女儿宋萃媛。女儿半岁时,丈夫因病去世,剩下宋太独力照顾女儿。在女儿成长的过程中,宋太发现女儿的发育比其他同龄孩子迟缓。十多岁时,女儿先后被诊断为轻度智力障碍和孤独症。


1月15日,宋罗孟君接受记者采访。新华社记者 陈铎 摄

1月15日,宋罗孟君接受记者采访。新华社记者 陈铎 摄

个性坚强的宋太未曾怨天尤人,一直咬紧牙关把女儿带大。“人的一生总会经历高低起伏,难道好的东西我们就要,不好的就放弃?”宋太声线温柔,眼里却闪着坚毅的光芒。

在香港,有智力障碍的孩子一般会入读特殊学校,校方除了教授课堂知识,也会为学生安排技能训练,让他们有一技傍身,以便日后融入社会。宋萃媛从特殊学校毕业后,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工作。宋太认为,女儿不能一辈子这样下去。她毅然把房子卖掉,筹资开设了“喜乐”,让女儿有了工作。

身为老板的女儿,宋萃媛在自家餐厅并没有特权,她在餐厅里所有杂活都得干。宋太回忆女儿第一天上班,有一桌客人的广东话讲得不标准,点菜时重复了很多遍也未能让女儿听明白,客人有些不耐烦,宋太便向对方解释。

“客人知道情况后都很体谅。”宋太说,“我们不是要特殊对待这些孩子,而是想做到共融。”


1月15日,宋罗孟君接受记者采访。新华社记者 陈铎 摄

1月15日,宋罗孟君接受记者采访。新华社记者 陈铎 摄

宋太开设“喜乐”不仅是为女儿的未来铺路,她还想利用餐厅作为平台,为孤独症或智力障碍的人士提供工作机会和职业培训,她称呼他们为“朋友仔”。

“除了给‘朋友仔’一份工作外,更希望社会能包容接纳他们。”宋太说。

乐见“朋友仔”成长

宋太和一班“朋友仔”的动人故事逐渐受到社会关注,也得到了政府资助。不少社会福利机构和家长找到他们,希望为有特殊需要的孩子寻找就业出路。

“很多人觉得这些‘朋友仔’很幸运,能获得‘喜乐’聘用,但其实幸运的是我。”宋太说,看到女儿和“朋友仔”们不断成长令她感到欣慰。


1月15日,宋罗孟君(左)与女儿宋萃媛在工作闲暇给宠物猫喂食。新华社记者 陈铎 摄

1月15日,宋罗孟君(左)与女儿宋萃媛在工作闲暇给宠物猫喂食。新华社记者 陈铎 摄

经过一番磨练,宋萃媛已成为“喜乐”的好帮手。采访当天,正好是餐厅向长者免费派饭的日子,宋萃媛在厨房把碗洗好之后,立刻到店面帮忙打点派饭的事,做得有条有理。

说到进步最明显的,非老员工“大师兄”莫属。今年36岁的他在“喜乐”开业初期便入职。“大师兄”属于轻度至中度智力障碍,并且有语言障碍,表达和自理能力较差,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说不清楚。

宋太让“大师兄”尝试不同岗位的工作,并且手把手教他做一些简单菜式。在这过程中,“大师兄”克服了不少困难,比如送外卖如何认路。


1月15日,宋罗孟君在餐厅前台工作。新华社记者 陈铎 摄

1月15日,宋罗孟君在餐厅前台工作。新华社记者 陈铎 摄

在宋太的耐心教导下,现在的“大师兄”跟以前相比可谓判若两人。个子小小的他,眼神充满自信。他主要负责送外卖等工作,交给他的任务总能妥善完成。如今的他变得开朗,更加善于与人沟通,不时主动去买材料给同事做饭,还会为菜式取名字。


1月15日,宋罗孟君(右)与“大师兄”交流。新华社记者 陈铎 摄

1月15日,宋罗孟君(右)与“大师兄”交流。新华社记者 陈铎 摄

大约两年前,“大师兄”的妈妈去世,照顾患病爸爸的重任落在他的身上。“他现在懂得给家人做饭,承担照顾人的角色。”宋太说起他时面露欣慰之情。

希望区区有“喜乐”

“喜乐”的环境宽敞明亮,纯白色的墙上以彩色图案和“双喜”等字眼作点缀,加上店员们周到的服务态度,就如店名一样,令人感觉喜气洋洋。

每逢周一周三周五,“喜乐”会向70岁以上的长者免费派发盒饭,每次200份盒饭。采访当天正好是周一,下午3时,长者们一个接一个进入餐厅,宋萃媛跟妈妈一起核对长者手上的登记号,盒饭很快就发完。


1月15日,宋罗孟君(右)在餐厅前台工作。新华社记者 陈铎 摄

1月15日,宋罗孟君(右)在餐厅前台工作。新华社记者 陈铎 摄

除了年龄外,宋太没有限定长者们领取饭盒的资格,他们只需预先登记。宋太认为,香港有今天的繁荣,是长者们以往辛勤苦干打下的基础,因此她希望能做一点事情回馈他们。

活到老,做到老。宋太今年踏入65岁,跻身长者行列,但她仍未言倦,坦言暂时未有退休计划,希望起码再干十年。“75岁也不算很老啊,仍然可以做很多事情!”宋太自信地说出她的未来蓝图。


1月15日,宋罗孟君(右二)在工作闲暇跟员工交流。新华社记者 陈铎 摄

1月15日,宋罗孟君(右二)在工作闲暇跟员工交流。新华社记者 陈铎 摄

“有机会的话,我想在附近多开一家餐厅,营业时间长一些,聘用多一些‘朋友仔’。”宋太表示,现在“喜乐”周一至周五营业,主要做午市,其余时间用作培训基地,让一些机构和学校等给“朋友仔”做职业培训。这也是餐厅名字带“教室”二字的原因。

目前“喜乐”的主打食品是港式烧味和点心,广受顾客欢迎。宋太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设立一个点心制作工场,并在不同地点设置零售小店,由“朋友仔”打理。

“希望由我们的‘朋友仔’将‘喜乐’带到全港各区,让每一区的市民都能享用‘喜乐’的食品,做到区区有喜乐!”她说。


1月15日,餐厅员工在为长者准备免费派发的盒饭。新华社记者 陈铎 摄

1月15日,餐厅员工在为长者准备免费派发的盒饭。新华社记者 陈铎 摄


1月15日,餐厅员工向长者免费派发盒饭。新华社记者 陈铎 摄

1月15日,餐厅员工向长者免费派发盒饭。新华社记者 陈铎 摄


1月15日,“大师兄”在送外卖的路上。新华社记者 陈铎 摄

1月15日,“大师兄”在送外卖的路上。新华社记者 陈铎 摄


1月15日,“大师兄”将外卖送至顾客门口。新华社记者 陈铎 摄

1月15日,“大师兄”将外卖送至顾客门口。新华社记者 陈铎 摄

(责编:曹欣悦、崔越)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