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公布全国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优秀组织奖

发布时间:2024-09-16 06:52:51 来源: sp20240916

人民网北京8月7日电 (白炅 鲁婧)声情并茂的精神礼赞、亦古亦今的歌舞演绎、AI赋能的千古绝唱……6日,教育部公布全国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优秀组织奖及各项目评选结果。

今年6月,一场超万名师生参与的全国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在湖北襄阳倾情上演。本届展演以“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为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跨界融合的高校艺术实践活动,推进高校美育浸润行动的深度实施,成为学校美育改革发展中的靓丽航标。

声声入心,青年爱国情怀的生动演绎

艺术与情感的交融在本届展演中激发了青年学生的爱国情怀,广大参展师生深入挖掘艺术作品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仅以艺术让人动心,更让人精神经受洗礼。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的《铁血忠魂》、河海大学的《南水北调》、中央民族大学的《大河之子》、北京大学的《太阳颂》、浙江音乐学院的《国风》等,通过在作品中感悟家国情怀,激发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深的理解,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学生们尽显艺术才华,以各具特色的表演将爱国情怀、传统文化、民族风情、现代审美融合创新。艺术点燃了文艺的活力与激情,每个学生都是传播者,也是受益者。

古今对话,艺术创新与传统文化的交融

14场声乐、器乐、舞蹈、戏剧、朗诵等艺术专场,57个艺术实践工作坊和286件艺术作品的展出……同时,展演还覆盖绘画、书法和篆刻、摄影、设计、微电影等美术设计类,全国高校参与率达到90%,参展作品水平高超,丰富多彩,带来视觉、听觉的双重震撼。

创新与传统的结合在安阳师范学院的《甲骨问寻》和云南艺术学院的《纳西古调·随想》这两部作品中得到充分体现。《甲骨问寻》通过提炼“甲骨文”的文字形态,创造出特有的舞蹈语言,还原了“甲骨文”的起源和发展,从不同角度呈现出殷商时期的文化习俗及文化内涵;而《纳西古调·随想》将原生态、美声等多种音色融为一体,古调与花腔,将听者一步步引入空灵的人间仙境。

科技赋能,艺术与科技的跨界融合

AI赋能的曾侯乙编钟奏响中华文明悦耳之音;3D打印的“襄船”木艺让一百多年前的南湖红船再现;漆器、汉绣、花艺等各类别具匠心的艺术作品让人目不暇接……艺术点亮科技之光,科技展现艺术之美,科技与艺术的融合在本届展演中尤为突出,AI技术的应用让古文物焕发新生。

四川轻化工大学的"叠纪元森林"恐龙村文创工作坊制作的霸王龙模型,生动地展示了科技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历经金属骨架造型、电气机械布置、外形细节雕刻到皮肤仿真上色等步骤,一个活灵活现的霸王龙模型诞生了,吸引了众多小观众的围观。这些创新实践培养了他们对科技、文化、艺术的兴趣,展现文化科技的无穷魅力。据了解,教育部评出了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优秀组织奖、高校优秀组织奖、艺术表演类集体节目奖项、艺术表演类个人专项奖、优秀创作奖、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奖项、艺术作品类奖项、高校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案例等,鼓励更多的高校和学生参与到美育活动中来。

(责编:唐婕、刘凡)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