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亚运会)车轮上的亚运:交通保障各方“使命必达”

发布时间:2024-12-26 00:42:47 来源: sp20241226

   中新网 杭州10月7日电(鲍梦妮 徐丽婷)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曾说,每一届运动会,交通都是最忙碌的部门。杭州亚运会的赛场上,运动员们为荣誉而奔跑;赛场外,交通服务人员为保障亚运各类群体的“使命必达”争分夺秒。滚滚车轮连接赛场内外,助力一个个精彩亚运故事得以顺利书写。

  走进位于杭州亚运会总指挥部的交通指挥中心,智慧大屏正动态记录各项交通服务计划的数据,监测着班车、集体用车、公交等运行情况。针对OCA大家庭成员、运动员及随队官员、技术官员、注册媒体等9类人群各具特色的线路需求,交通指挥中心制定了精细的出行保障方案。

杭州亚运会不同群体的交通指南。浙江省交通运输厅供图

  以团体项目运动员为例,工作人员会提前到达候车位置,待运动员集体到齐后根据其需求直接出发。对于非集体项目的运动员,工作人员则在赛事前后三小时内安排密集、不停班的班线,确保运动员都能上车。

  “比如前几日在黄龙体育中心举行的足球比赛,开始时间是晚上七点半,但实际情况是运动员还需要热身、提前到场熟悉情况,等到人员到齐后,我们的车在五点多就出发了。”亚运交通指挥中心需求计划组副组长钟璧樯介绍。

  据了解,杭州亚运会共有1.1万余名注册媒体记者,相当于此次参会人数的三分之一。行为机动灵活、人员数量庞大,媒体记者们“追着热点跑”的职业特性使得杭州亚运会主媒体中心的交通调度更为复杂。

  作为重要交通枢纽,包含外场(外围交通场站)和内场(主媒体中心)两大发车区的主媒体中心用24小时运转的41条班线交出了一张满意答卷。

主媒体中心外围交通场站俯拍。浙江省交通运输厅供图

  其中“星型连接”式的交通保障网络以主媒体中心为中心,连接着媒体村、竞技场馆、媒体酒店等区域。作一个形象比喻,媒体记者可以在主媒体中心这座“长途汽车站”选择对应“站台”,乘坐班车。

  “媒体村的班车到了,我们就知道发往竞赛场馆的班车高峰要来了。”杭州亚运会主媒体中心交通运行主任孙海旭说,在田径、游泳、乒乓球等热门赛事开始前,外围交通场站会迎来瞬时客流高峰。于是运行团队采取高峰期集中发班,平峰时期一个小时一班的方式保障媒体出行。

  除上述“汽车站式乘车”之外,2000余辆网约车随时待命为媒体记者提供定向服务。通过“媒体在线”线上接口约车,媒体记者可享受优先打车服务。

  本届亚运会中,志愿者“小青荷”的表现着实亮眼。做好他们的通勤保障,亦是交通运行团队的重要工作内容。

临平体育中心部分交通志愿者。浙江省交通运输厅供图

  在承办足球、排球、空手道比赛的临平体育中心场馆群,共有500多名“小青荷”服务其中。面对各服务领域要求志愿者到岗时间不同等情况,临平体育中心场馆群运行团队交通主任张萍及其同事没有选择“一刀切”地安排早、中、晚三班车。

  “这些‘小青荷’非常不容易,又都还是大学生,我们就想多照顾照顾孩子们。所以我们每天都会有一个车辆动态调整方案,给他们多提供几趟班次,让他们来来回回方便一点。”

  此外,让观众安心、便捷、顺利地赶上比赛,也是亚运期间杭州公共交通系统的使命之一。

  例如,考虑到部分场馆与就近地铁站之间距离较远,杭州公交新增16条场馆接驳线,将比赛场馆与周边地铁站相衔接。此外,持票观众可通过小程序“亚运PASS”享受比赛当天0时至次日4时之间的免费公共交通出行服务。

  虽然杭州亚运会接近尾声,但亚运交通保障团队依旧步履不停、各司其职。一场精彩的体育盛会,离不开他们与各方一同追求的“使命必达”。(完)

【编辑:唐炜妮】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