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通用性泛化性显著增强 大模型迎来新发展浪潮

发布时间:2024-09-19 20:36:25 来源: sp20240919

近年来,大模型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包括芯片、资本、云计算、内容服务商纷纷置身其中,新一代人工智能再掀热潮。

近期发布的《中国大数据应用发展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大模型通过“大数据+大算力+强算法”的路径,增强了通用性和泛化性,推动人工智能从以专用小模型定制训练为主的“手工作坊时代”,迈入以通用大模型预训练为主的“工业化时代”,迎来了新的发展浪潮。

助力新一代人工智能稳定发展

当前,在创新力量共同驱动下,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蓬勃发展。数据显示,相关领域的企业超过4300家,核心产业规模达到5000亿元,核心基础设施布局加快,算力规模位居世界第二。

当前,大数据已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引擎,成为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并列的生产要素之一。参加《报告》发布会的专家表示,其应用场景非常广泛,几乎涵盖了各行各业。

“通过《报告》,我们分析了人工智能背景下,我国数字化发展的现状,涉及数字经济、大数据产业、关键技术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探讨了数据要素政策、数据交易和数据安全的现状,讨论了大数据与大模型之间的关系,总结了算力和大模型发展的趋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管理科学学会会长向锦武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刘世锦表示,我国经济发展拥有两个重要增长新动能,即数字经济和绿色转型。数字经济作为一种通用技术,产生的经济增长动能是全方位的。涵盖了“数字技术的实体化”和“实体经济的数字化”,一方面数字经济本身会有快速发展,但更多是数字经济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而带来的变革。

发展规范的制度设计,为行业成长提供了支撑。有业界人士表示,我国围绕数据要素流通的管理,目前集中在数据分类分级保护、明确数据流通安全规则、构建安全可信数据流通设施和数据流通安全技术创新等方面。这些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和应用,提供了基础保障。

大数据贵在应用、重在应用

“东数西算”带动新产业、大数据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前沿技术活力迸发……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达1.57万亿元,同比增长18%。各行各业的数智化转型是激活数据要素价值,助力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举措。

“未来产业也跟大数据相关联。”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产业科技创新研究部部长王晓明认为,对未来产业有两种理解,一是未来的产业,即现在还没形成但将来可能出现的产业;二是未来的产业,在我国“十四五”规划里有相关表述。这些都需要处理好科技与产业发展的关系、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围绕数字化发展的趋势和挑战,《报告》认为,在数据要素从资源化到资产化,数据交易精细化管理,算力基础设施协同化、智能化、绿色化,人工智能声场内容技术变革等方面,还有不小的提升和发展空间。为应对外部竞争压力、技术体系短板等挑战,我国需要打造基于网络空间发展的创新群体,促进高校、科研机构、创新组织与企业协同,提供开放应用场景和创新系统。

“发展数字经济,要落实中央的重要决策,保证大型科技企业的积极性,鼓励创新。创新意味着无先例可循,所以在加强监管时,要坚持负面清单制,给各类企业提供合理的创新空间。”刘世锦说。

(责编:申佳平、吕骞)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